老吳站在人群外圍,看著眼前這鬧哄哄的場面,嘴角微微上揚。
“顯靈?狗屁!”
他心里清楚,這根本不是什麼鬼神顯靈,而是“聲認人”!
是銅鍋記住了許母的聲音,並在特定的頻率下,將它釋放了出來。
“這幫愚民啊……”老吳搖了搖頭,轉身離開了人群。
他知道,自己要做的事情還多著呢。
再說林小滿。
自從上次在靜音亭听到那句詭異的話語後,她就一直耿耿于懷。
“你听,它在學我們……”
這句話,就像魔咒一樣,在她腦海里揮之不去。
為了弄清楚真相,她決定策劃一個名為“聲音返鄉”的行動。
她找到縣圖書館,把館藏的那些老舊的cdr光盤翻了個底朝天。
這些光盤里,記錄著上個世紀末,民樂縣的各種生活音效叫賣聲、吆喝聲、風吹過的聲音、雨打瓦的聲音……
她把這些音效,精心挑選、整理、編輯,然後,匿名刻錄成一批黑膠唱片。
為了不引起注意,她沒有署名,而是把這些唱片,悄悄地寄回了本地的供銷社,當做贈品。
“能不能火,就看天意了。”林小滿心想。
還真別說,沒過幾天,就有一張唱片被一個小學生撿到了。
這孩子屁顛屁顛地跑回家,把唱片放在家里的老式錄音機上。
這台錄音機,年頭太久了,轉速不太穩定,時快時慢的。
長針劃過唱片,發出“吱吱呀呀”的聲響。
突然,一陣刺耳的噪音傳來,緊接著,掃帚掃地的聲音被拉長、變形,變得異常詭異。
“嘶——噗——”
巧合的是,這節奏,竟然和陳伯某次在靜音亭掃地時,因為咳嗽而中斷的節拍完全一致!
“咳咳……嘶——噗——”
陳伯當時就愣住了,手里的掃帚也停了下來。
他覺得,自己好像听到了某種失聯已久的回音。
為了確認,他緩緩抬起拐杖,在亭子的鐵架上,多敲了一下。
“當——當——當——當!”
那是四下有力的敲擊,像是在回應冥冥之中的某種召喚。
遠在千里之外的林小滿,並不知道自己的行動已經產生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此時的她,正在省城一家咖啡館里,和周曉芸聊著天。
“曉芸姐,你最近在忙啥呢?”林小滿問道。
周曉芸嘆了口氣,揉了揉發脹的太陽穴。
“別提了,最近新成立了一個‘非遺數字化監管中心’,我被調過去了,專門負責清理那些‘非標音頻污染’。”
“啥?‘非標音頻污染’?”林小滿一臉茫然。
“就是那些不符合規範的、亂七八糟的聲音唄。”周曉芸解釋道,“現在啥都要標準化,非遺也不例外。上面說了,要建立一個統一的音頻標準,把那些亂七八糟的民間聲音都給規範起來。”
林小滿听得直皺眉頭。
“這不扯淡嗎?非遺的魅力,就在于它的多樣性和獨特性啊!要是都標準化了,還有啥意思?”
“誰說不是呢?”周曉芸無奈地聳了聳肩,“可上面就是這麼要求的,我也沒辦法。”
說著,她打開電腦,給林小滿展示了一下她們的監管系統。
“你看,這是我們系統自動攔截的一段錄音,說是‘疑似靜音亭殘余信號’,來源是民樂縣某小學音樂課的作業。”
林小滿好奇地湊,過去一看,屏幕上顯示的是一個音頻文件。
她點開一听,頓時樂了。
原來,是幾個小學生用鍋蓋、拖把、水桶等各種物件,組合成打擊樂器,模仿“三短一長”的節奏。
“噗……這也能算‘音頻污染’?”林小滿哭笑不得。
“誰知道呢?”周曉芸聳了聳肩,“按理說,這種‘非標’的聲音,都應該直接刪除。可是……”
她猶豫了一下,壓低聲音說道“可是我總覺得,這段聲音挺有意思的,孩子們挺有創意的。所以,我就悄悄地把文件重命名為‘城市節奏適應性研究樣本’,移入了‘待觀察’隔離區。”
林小滿朝她豎起大拇指“曉芸姐,還是你仗義!”
當天晚上,周曉芸做了一個奇怪的夢。
她夢見自己站在一片火光之中,趙衛國站在她面前,手里拿著一張沒有標簽的黑膠唱片,遞給她,卻什麼也沒說。
畫面一轉,陳伯的壽辰到了。
村民們自發組織了一個“靜音亭守護隊”,每人每日輪流值班,負責清掃亭子,並敲擊鐵架。
老吳暗中觀察,發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十個村民里,有七個在敲擊鐵架時,手腕都會微微顫動,節奏竟然自動趨近于“丙三調”的基準。
他忍不住問其中一人“你學過‘丙三調’嗎?”
那人一臉茫然地搖了搖頭“沒學過啊,就是敲著順手。”
老吳頓時明白了身體的記憶,已經越過了意識,成為了本能!
“有意思,太有意思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當天晚上,老吳做出了一個重要的決定。
他把最後一塊電路板,從自己的工具箱里拿了出來,小心翼翼地埋入了靜音亭的基座之中。
然後,他又把那張趙衛國的紙船殘片,壓在了電路板上面。
做完這一切,他抬頭望著星空,喃喃自語
“衛國啊,現在,輪到地來記了……”
老吳第二天如常在靜音亭附近出現,像往常一樣擦拭著石凳,好似昨天的事情沒有發生。
林小滿的“城市生音考古”直播開始了。
她對著鏡頭,充滿熱情地介紹著民樂縣的歷史文化,以及靜音亭的傳說。
就在她準備開始現場錄音的時候,意外發生了——她的設備突然出現故障,全場瞬間陷入一片死寂……林小滿的直播間,瞬間炸了鍋。
“臥槽,啥情況?直播事故?”
“小姐姐,你這設備也太拉胯了吧,關鍵時刻掉鏈子?”
“不會是故意的吧?想搞點噱頭?”
彈幕瘋狂滾動,各種質疑聲、嘲諷聲不絕于耳。
林小滿心里咯 一下,臉上卻依舊保持著職業的微笑。
“稍安勿躁,各位,稍安勿躁。”她對著鏡頭,輕聲說道,“技術上的小問題,不影響我們今天的‘城市聲音考古’。”
說著,她緩緩閉上眼楮。
那一刻,整個世界仿佛都安靜了下來。
她能清晰地感覺到,風穿過話筒防風罩的呼嘯聲,如同低吟,又如嘆息。
這聲音……
林小滿猛然一驚。
這聲音,竟然和她在靜音亭初建的那個夜晚,所記錄下來的環境音,完全一致!
那種空曠、悠遠、帶著一絲神秘感的聲響,仿佛跨越了時空,再次回到了她的耳邊。
她猛地睜開眼楮,
“各位,我們現在听到的,不是故障,是延續。”她對著鏡頭,輕聲說道。
“是這片土地的聲音,是歷史的回響,是永不消逝的文化記憶!”
直播間的彈幕,瞬間被這句話刷屏了。
“臥槽,小姐姐牛逼!這波強行解釋,我給滿分!”
“厲害了,我的姐!這都能圓回來,佩服佩服!”
“這才是真正的專業!臨危不亂,化腐朽為神奇!”
鏡頭外,老吳正蹲在地上,用鐵絲重新編織著“節奏標尺”。
他那雙粗糙的手,靈活地穿梭在鐵絲之間,仿佛在編織著一張無形的網。
新編的格子,不再對應任何已知的節拍。
它們隨著風的吹拂,輕輕搖曳,輕微變形,就像活過來了一樣。
他抬頭望天,風正從民樂縣的方向吹來,帶著一絲泥土的芬芳,也帶著一絲難以言喻的……異樣。
他停下了手中的動作,緩緩站起身來。
“這風……”他眯起眼楮,喃喃自語,“有點意思……”
林小滿還在努力地用自己的熱情和專業知識hold住場子,試圖將這場突如其來的直播事故,變成一場別開生面的“文化行為藝術”。
但她心里清楚,這玩意兒能不成,還得看天意。
而老吳這邊,他眯著眼楮,感受著從民樂縣方向吹來的風。
這風,帶著一股子說不清道不明的勁兒。
“有點意思……”老吳嘀咕著。
他蹲下身,重新拿起那些被他拆散的“節奏標尺”。
這些鐵絲在他手里,就像有了生命一樣,靈活地彎曲、纏繞。
但是這一次,他沒有再刻意地去對應什麼固定的節拍。
他只是隨心所欲地編織著,讓這些鐵絲隨著風的吹拂,自由地搖曳、變形。
新編出來的格子,歪歪扭扭,毫無規律。
但就是這種毫無規律,反而讓老吳覺得……順眼。
他突然想起以前在廣播站的時候,那些老舊的設備,總是需要他一遍又一遍地調試,才能發出準確的聲音。
但有時候,那些設備在沒人調試的時候,反而能發出最真實、最動听的聲音。
“沒人調音的時候最準……”老吳喃喃自語。
他放下手中的鐵絲,走到那口銅鍋旁邊。
他發現,這口銅鍋的共振頻率,竟然開始偏離他之前人為設定的數值。
一開始他還以為是自己年紀大了,耳朵不好使了。
但仔細一听,他才發現,這口銅鍋的共振頻率,竟然開始與當地的地下水脈波動同步!
這可就太玄乎了。
老吳心里咯 一下。
他知道,這口銅鍋,絕對不是一口普通的銅鍋。
喜歡港片制霸港島,從自立門戶開始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港片制霸港島,從自立門戶開始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