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2月13日,武漢漢正街碼頭
陰冷的江風裹挾著柴油味撲面而來,謝一揚站在“揚帆貨運003號”的甲板上,指尖摩挲著珠海填海工程的合同副本。身後,趙三爺叼著煙斗,眯眼望向碼頭工人卸貨的集裝箱群,低聲道︰“海關新調來的稽查科長老魏,是鄭國勤的連襟,昨晚帶人扣了咱們兩船‘家電’。”
謝一揚輕笑一聲,將合同撕碎撒入江中︰“那就讓他查個夠。”
三小時後,揚帆集團地下會議室。
工程師老吳推了推眼鏡,指向投影屏上的三維圖紙︰“這是新設計的‘液壓夾層集裝箱’,夾層厚度可調,能塞下20台東芝錄像機,x光掃描顯示為實心鋼材。”屏幕切換,另一組工人正將走私空調外機拆解成零件,混入“三峽移民建材”的報關清單。
“不夠。”謝一揚敲了敲桌面,“海關的離子探測儀能識破金屬密度異常。”
角落里,一個穿工裝的年輕人突然開口︰“用磷化液浸泡貨櫃內壁,干擾探測信號——我在武鋼實驗室試過。”
謝一揚挑眉︰“你叫什麼?”
“陳小刀,武鋼質檢科的‘幽靈工人’。”年輕人咧嘴一笑,露出被鐵水燙傷的左臂。
次日凌晨,漢正街3號倉庫。
海關稽查科長老魏帶人破門而入,卻見謝一揚正親自清點一摞“三峽工程捐贈證書”。老魏冷笑︰“謝代表,有人舉報這里藏匿走私家電。”
“請便。”謝一揚側身讓路。
稽查員掀開貨箱,全是印著“援建庫區”的劣質鋼筋。老魏不甘心,命令拆解集裝箱,液壓鉗剛切開鋼板,一股刺鼻的磷化液噴濺而出,腐蝕了他的制服。
“哎呀,這是武鋼的新型防腐涂層!”謝一揚“懊惱”地遞上毛巾,“要不……我陪您去協和醫院驗傷?鄭組長夫人正好在那兒當副院長。”
老魏臉色鐵青,甩手離去。
傍晚,東湖賓館。
周明遠將一份《長江航道局測量船調度令》推到謝一揚面前︰“明天起,你的貨走軍山錨地,航道局的人我打點好了。”
謝一揚卻搖頭︰“我要的是‘合法’。”他翻開《武漢晚報》,頭條赫然是《愛國企業家謝一揚捐贈千萬支援三峽建設》,“走私?那叫‘跨境供應鏈創新’。”
周明遠眯起眼︰“你要洗白?”
“不,是讓黑變成灰。”謝一揚撥通電話,“陳小刀,把‘液壓集裝箱’專利掛到林振華教授實驗室名下——對,申報‘國家技術發明獎’。”
深夜,長江江心。
一艘日本貨輪與揚帆貨船接舷,戴羅斯柴爾德家族徽章的代理人遞上清單︰“10台佳能光刻機,換三峽庫區的地震數據。”
謝一揚掃了眼數據,突然冷笑︰“秭歸段岩層參數是偽造的。”
代理人變色︰“你怎麼——”
“因為我上周剛炸過那片山。”謝一揚揮手,趙三爺的小弟將兩個麻袋拋進江中,浪花濺起猩紅,“告訴你的主子,下次派個懂地質的來。”
2月14日,《長江日報》頭版刊登︰《漢正街試點“智慧物流”,獲省委專項扶持》。配圖中,謝一揚與周明遠握手,背景是貼著“海關監管試點”標語的集裝箱。
而碼頭陰影處,陳小刀將一沓“幽靈工人”名單塞進焚燒爐,火光映出他臂上的燙傷——那分明是紅星幫的烙印。
喜歡重生1990︰江城造物主請大家收藏︰()重生1990︰江城造物主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