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掌櫃听了想了一下說︰“沙延驍是什麼時候跟你說?”
“昨天,從周氏裁縫鋪出來,把桃花送回了外宅後,回帥府的車上。”
“不好,已經過了一段時間了,如果他要行動的話,恐怕早就下手了。”劉掌櫃說。
“那我們該怎麼辦?要不要轉移?要不要去找宋署長,唉,都是我,這下連累同志了。”張掌櫃懊悔的說,她現在已經亂了分寸。
桂兒連忙說道︰“這倒不會,沙延驍向來對這些抓革命黨的事情不感興趣的,他昨天也跟我說了。我是以防萬一。”
劉掌櫃說︰“你這孩子還是太松懈了。政治斗爭是很殘酷的,現在這種情形連你都要看看情況再決定回不回帥府。”
桂兒一听就慌了,她非常確定,沙延驍是絕對不會害自己的,但是如果真像劉掌櫃說的那樣,所有人都轉移的話,反而會讓事態失控。
她對劉掌櫃說︰“不如這樣吧,現在事情既然已經到了這個地步那我們就算跑也跑不了的,我就在這里等消息,你派伙計送一包藥去裁縫鋪看周掌櫃在不在?如果在的話,說明沙延驍並沒有要對他不利,那他的轉移就可以安排一個適當的時機,這樣如果他馬上轉移,反而會打草驚蛇。”
劉掌櫃沉吟了一下,點點頭說︰“你說的也有道理。”轉身出去了。
過了一會又走進來說︰“我已經安排人去了。然後外面剛好鄉下采藥的老鄉送了一筐子藥材過來,你留下來幫我處理一下,借口在這里等消息。”
桂兒點點頭,隨手抓了一把補氣養血的黃 當歸放在一張紙上包好,當做自己找到的藥方拿著出來。
果然,外面有兩個大筐子,是一個鄉下老人送過來的,里面有葛根,牛大力,土茯苓,正等著劉掌櫃結賬呢。
這時店里剛好又進來了兩個客人,伙計又出去送藥去了,桂兒就對阿誠說︰“阿誠哥,現在店里那麼忙,我要多留一會幫劉掌櫃把這些藥材處理好。你要是覺得無聊就去周圍走一圈再回來吧。”
阿誠說︰“不要緊,你們忙你們的,現在廠里面治安不太穩定,少爺不讓我離開你半步。”
桂兒只好坐下來整理藥材,把它們分類放放開。
等到分好了,劉掌櫃也已經幫兩個來抓藥的客人抓好了藥過來過秤,那個去送藥的伙計回來了,拿著55文散錢交給劉掌櫃說︰“周掌櫃說謝謝你,這是他給的藥錢。”
劉掌櫃看了一眼。數了數錢數笑著說︰“好,知道了。”然後轉頭對桂兒說︰“孩子,這里沒事了,你去忙你的吧,幫我給桃花帶個好,祝賀她要結婚了。”
桂兒知道肯定是周掌櫃還在裁縫鋪里,就點點頭,說︰“好的,那我走了,回見。”
然後就坐著阿誠的車來到了桃花這里,心里還在想著剛才的情形,有些忐忑不安。
桃花一看到她就興高采烈的走上來,拉著她說︰“我讓廚房做了好些點心,等著你過來呢。”
桂兒有點莫名其妙笑著說︰“怎麼了?好像很高興的樣子。”
桃花一邊拉著她在桌子前坐下,一邊說︰“我看見小姐了。”
“哪個小姐?”桂兒愣了一下,才反應過來她說的是宋婷婷。
“也不奇怪啊,畢竟是她的娘家。經常回去也是應該的。你在從樓上的窗戶看到她的吧。”
桃花神秘的一笑說︰“我還听這里的媽媽說了,說這個宋家的小姐在這附近,可出名了,典型的賠錢貨,隔三差五的就拉著她那個偷情找來的姑爺回娘家打秋風,�,當初在宋府的時候,她一開始待我那樣好,我還以為她也把我當做姐妹來看待的,沒想到宋太太想要害我的時候,她屁都不放一個,後面機緣巧合成了我們的大嫂,也是趾高氣昂的,沒個好臉。現在她過得不好,我老開心了。”
桂兒嘆了一口氣,搖搖頭說︰“都是不相干的人了,還管她做什麼?”
“話說我可做不到像你這樣寬宏大量,她還在帥府的時候,你還得在南京跟她一個屋檐下,想必是受了不少的磋磨吧。”桃花說道。
“其實還好吧,我會刻意跟她保持距離,反正面子上過得去就行了,而且我是二哥哥的人,她也不敢太過分。”桂兒平淡的說道,她對宋婷婷也沒有什麼好感,覺得這個人膽小,怕事沒擔當,典型的是一個被寵壞了,不知道對自己的人生負責。
“好了,我今天過來就想著帶你出去逛逛,看還有什麼缺的東西,可以再采買一些到時候帶過去,走吧,咱們去永安百貨。”
于是兩人又出門了。
來到了永安百貨,桂兒對桃花說︰“你看一下,還有什麼缺的?哥哥給了一些錢,說讓你填這些缺的東西。”說著拿出那一小袋銀元。
桃花先是錯愕,非常吃驚的說︰“這麼多錢啊?”
桂兒笑著說︰“我是想著,你出嫁嘛,最好還是要添置一兩樣壓箱底的貴重物品。要不給你買個銀手鐲怎麼樣要不給你買個銀手鐲,怎麼樣?”
桃花一听,眼神中透出期待,但是又不好意思的說︰“那太貴重了,而且我們這樣的人家怎麼能帶首飾?”
桂兒笑著說︰“女人家出嫁怎麼都要有一兩件首飾的,你看像張四小姐,還有她那兩個姨娘都有手鐲的。”
桃花听了,想了一下說︰“也對。可別被比了下去。”
桂兒連忙說︰“我這樣說並不是說讓你做比較,只不過希望你心里面,別老想著省錢罷了,咱們去選一選吧,如果這里面的錢不夠,我再貼一點。”
兩人來到首飾櫃台,那些貴重的,很厚,很大的款式,桃花一應不看,專看那些薄款小的,款式稍微精致一點的。
桂兒知道她是為自己省錢,不過自己也確實囊中羞澀,要是有剩錢的話,她還想給桃花添置一雙鞋子或者絲巾之類的東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