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茹,一會兒你去地窖里抱倆白菜,我再給你拿倆雞蛋,咱們吃白菜雞蛋餡餃子。”
罵的差不多了,賈張氏用毛巾把身上的泥擦了擦,開始安排任務。
一說到餃子,賈張氏心里又是氣不打一處來,“哼!狗日的易中海。我咒你不得好死!”
以往過年的時候,都是去對門吃,賈家就帶幾張嘴去。
本來以為今年也一樣,但沒想到臨了易中海突然變卦了。
也不能說變卦,今兒早上秦淮茹像往年一樣,早早的就被賈張氏派去對門幫忙了。
幫忙殺殺魚,宰個雞炖個肉什麼的。
畢竟一大媽還得看孩子,可能顧不過來。
秦淮茹也是,高高興興的領著棒梗就過去了。
想著這過去了,先給孩子拿塊糖甜個嘴。
沒想到去了易中海家里,糖是吃上了,但飯不讓吃了。
“懷茹呀,芳芳現在正是長身體的時候,今年花銷大,我們今年準備的不多,這糖你拿回去給老嫂子甜個嘴,今年咱們各吃各的,你早點回去收拾吧。”
屁股都沒坐熱,秦淮茹就被一大媽給攆了出來。
也就是秦淮茹臉皮薄,要換了賈張氏,哪能就這麼幾塊糖就給打發了。
一大媽一共就給拿了三塊糖,都不夠賈家四人分的。
賈張氏去鬧也沒用,人家都不開門。
這可苦了賈家了,他家壓根就沒準備過年的年貨。
或者說準備了,早就吃完了。
臘月十五肉聯廠開始供應節日豬肉,排了兩天隊買回來的豬肉,賈家一頓就給造了差不多。
剩下的不多點,也讓賈張氏每天一口一口的沒吃了。
如今大年三十,肉蒲確實還開著門,但這個點再去,肯定是賣不不到了。
這不傻眼了麼……
大魚大肉沒有也就罷了,大過年的,吃素餡餃子?
那這年不白過了嗎?
不過不要緊,好在賈張氏還偷偷留了一手。
昨天賈張氏運氣爆棚,一不小心就拾了倆雞蛋,雖然個頭有些偏小,但畢竟是白撿的,肯定比買的好吃。
“天殺的閻解成還想跟我搶雞蛋,你搶的過老娘嗎?不行!一會兒我得再看看去,萬一又下蛋了呢?”
賈張氏一邊嘟囔著,一邊把胳膊伸到碗櫥最里面一陣摸索。
等她把胳膊縮出來時,手心里已經多了兩個圓溜溜的黃皮雞蛋。
仔細看,上邊還帶著著些青灰色已經干涸的污漬,絕對的無公害產品,干淨又衛生。
賈張氏小心的撫摸著兩枚雞蛋,像是在撫摸寶貝大孫子的兩個蛋蛋,眼里的喜愛已經溢出表來。
三年了,整整三年了!
人生能有幾個三年?
這些年,只要賈張氏路過院里的雞籠都會上前扒上一眼。
這麼說吧,何家大小三人加一起看雞籠的次數,都沒賈張氏看的勤。
雞籠里總共就那麼兩只雞,縱是再饞再想吃,賈張氏也不偷出來宰了吃了。
偷雞事小,賠命是真。
她怕一命換一命。
老母雞有數,但雞蛋可沒數。
偷著摸兩個雞蛋,誰也不知道,神不知鬼不覺。
功夫不負有心人,昨天下午,終于讓她撿到兩個熱乎的笨雞蛋。
瞧瞧,這不就淘上了?
賈張氏順手在碗櫥里拿了個碗出來,雞蛋貼著碗沿輕輕一磕。
∼
沿著破裂的蛋殼兩側掰開,蛋清裹著渾圓蛋黃滑入碗底,顫巍巍懸在瓷白里,如琥珀墜入山澗。
雞蛋殼也是寶貝,賈張氏掀開溫爐子上的燒水壺,把雞蛋殼扔了進去。
雞蛋殼燒出來的水比普通白水軟和,好咽,而且還能順帶祛除結在壺底的水垢,端是一頂一的好物件。
隨後,賈張氏拿起筷子準備先把雞蛋液打散。
這種技術活,就得她來,一般人干不好,她不放心。
唰唰唰……
兩根竹筷斜插進碗,繞著蛋黃畫弧,蛋清漸漸裹上筷頭,黏連出半透明的絲絡。
賈張氏把蛋液攪和勻以後,看著有些濕潤的筷子尖,下意識就放進嘴里嗦了一下。
嗦嗦∼
蛋類獨有的生腥氣在嘴里迸發,好吃到直眯眼,“嗯∼鮮!真鮮!”
強忍著一口悶的沖動,賈張氏看著青花粗瓷碗里一個碗底的雞蛋液,略帶遺憾的搖頭說道︰“雞蛋是正經雞蛋,就是有點少,這也不夠吃呀。”
“別說了媽,有就不錯了,誰叫您早早的把雞蛋都 了的,有點好東西也不說省著吃,現在好了吧,大過年的,睜眼瞎。”
盼一年盼頓餃子,就打這麼倆雞蛋,連個肉渣子都沒有,賈東旭也是忍不住發起牢騷。
“東旭!你……我……”
賈張氏支支吾吾,實在想不出什麼反駁的話。
臨了,用低不可聞的聲音說道︰“那也不是都我吃的,不還給棒梗吃好幾個呢嘛!”
好幾個用的巧,三兩個也是好幾個,八九個也是好幾個,反正最多不超過十個。
賈東旭兩口子省吃儉用,一個雞蛋都舍不得吃,就想著等棒梗再大幾個月,能多吃幾個雞蛋長身體。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賈張氏可倒好“雞蛋再不吃就放臭了。”“棒梗那麼小人能吃多少?”
吃啊吃的,每個月那點定量,全讓她給 了。
也就是昨天運氣好,在何家雞籠里撿了倆雞蛋,要不然大過年的他們家真得吃素餡餃子了。
說話間,院里已經響起此起彼伏的“篤篤”聲。
這是各家都貼好春聯,開始準備晚上的年夜飯。
大年三十,甭管弄什麼菜,主食肯定是餃子,這點毋庸置疑。
與賈家只有一牆之隔的張飛揚家兒子多,吃的也多,所以也是早早的開始準備起來。
只听“嚓啦”“嚓啦”一陣脆裂聲,仿佛冰片被碾碎,這是張大蓮在切白菜幫子呢。
菜葉縴維斷裂的“簌簌”聲細密如急雨,水分豐盈的菜心在刀下迸出汁液時,時不時濺起“噗嗤”的輕響。
听著聲,賈張氏不由一陣嗤笑,“切,全是剁白菜幫子的聲音,一點兒肉音沒有,還不如我家呢!”
剁餡也是一門學問,剁菜餡和剁肉餡,有點生活經驗的,一听就能听出來。
但是賈張氏不知道的是,人家張大連勤快能吃苦。
硬是大冬天的抱著剛周歲的三兒子,半夜去肉鋪排隊,買了二斤腰窩肉,手指戳進肥膘層,能陷進半個指節深!
煉了整整半罐子白花花的豬油呢!
自然的,煉完油剩了不少的豬油渣,人家過年吃白菜油梭子餡餃子!
……
喜歡四合院︰我的一畝三分地請大家收藏︰()四合院︰我的一畝三分地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