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會這樣?
    魏陽確實又有疑惑了。
    倒不是他真懷疑這到底是不是翡翠,畢竟龍石種之所以能被譽為翡翠中的天花板,那肯定是有科學依據的,其在構成上肯定具備翡翠的特點。
    可為什麼它又沒有明顯的蒼蠅翅結構呢?
    這又是超出他認知的地方,讓他不得不又一次問起了老爺子。
    這對老爺子來說當然不是問題,但他卻習慣性地反問起了魏陽︰“你知道龍石種翡翠產自哪里嗎?”
    這魏陽當然是知道的。
    作為業內人士,他既然知道龍石種的存在,那就不可能一點功課都不提前做,于是他回道︰“听說是產自 拱河 拱河支流龍河兩岸的溶洞里。”
    沒錯,大名鼎鼎的龍石種翡翠之所以特別,其在產地上就跟其它場口所產翡翠有所區別,它竟然不是出自于盛產翡翠的霧露河沿岸,而是在翡翠主要產區 拱地區的另一條名為 拱河的支流里。
    這條支流原本是無名的,但因為龍石種翡翠而被附帶著命名為龍河。
    只可惜,魏陽能從公開資料查到的也就這一點,其它一無所知。
    其實知道這一點就夠了。
    老爺子又說道︰“既然你知道它產自于溶洞里,那就很好解釋了……”
    在接下來的時間里,老爺子簡單講述起了原因。
    原因自然是涉及到了真正的專業知識。
    眾所周知,地表上的絕大部分礦物質,包括岩石,都是在億萬年的地質變化過程中,由地底的熔岩溶液噴發出地表後再冷卻而形成。
    還有,大部分礦物都是以晶體的方式存在。
    包括翡翠。
    也包括前面提到過的瑪瑙,只不過它是以隱晶質形式存在,也就是肉眼看不到晶體顆粒大小的那種。
    還包括大家所熟悉的水晶。
    關鍵知識點來了,熔融態物質在冷卻凝固過程中,假如凝固速度過快,同質分子間靠範德華力來形成大個頭晶體的可能性就越小。
    比如說,同是熔融態的二氧化 溶液,假如冷卻凝固速度過快,就會形成瑪瑙,緩慢冷卻凝固的話,則會形成水晶。
    本質上,瑪瑙和水晶的分子成分是一樣的,但卻因為冷卻凝固時間快慢而變成兩種物理屬性上有極大差別的東西。
    同理,翡翠的主要化學成分是 酸鋁鈉,它的晶體顆粒之所以有粗細之分,也是因為冷卻凝固時間的不同所造成的。
    凝固快的晶體顆粒小,在視覺表現上以沙星的形式存在。
    凝固慢的晶體顆粒粗,在視覺表現上則以大塊的蒼蠅翅形式存在。
    “你的意思是說……龍石種翡翠其實也是以晶體的方式存在,只不過因為冷卻凝固時間過快,所以晶體顆粒變得極其細小,肉眼很難看到的緣故?”
    盡管老爺子講述得極為專業,但有一定化學基礎的魏陽還是听懂了他的意思。
    但老爺子的解釋並沒完。
    他接著說道︰“對,溶洞一般存在于地下水極為豐富的地方……”
    又一波專業知識到來。
    從專業的角度來說,溶洞之所以能形成,是石灰岩地區在喀斯特作用下被地下水長期溶蝕的結果。
    溶洞的形成是一個極其漫長的過程,但在這一漫長的過程里,又一個關鍵點是不能或缺的,那就是足夠豐富的地下水。
    而足夠豐富的地下水,恰恰就是夾雜在大片石灰岩溶液中的小片 酸鋁鈉能被快速冷卻的原因。
    這也正是龍石種翡翠的成因。
    而龍石種翡翠之所以能面世,也跟溶洞的形成過程有關。
    從化學原理上來說,溶洞所在地是由大片石灰岩所構成,而石灰岩里的不溶性碳酸鈣,在飽含二氧化碳的地下水的侵蝕下,能轉化為可溶性的碳酸氫鈣,並被水流所帶走,從而慢慢形成溶洞。
    而在溶洞的形成過程里,原本藏匿于石灰岩中的翡翠是不溶于水和二氧化碳的,在它周邊的石灰岩被溶蝕之後,它就留在了溶洞中,直到它被人發現帶出溶洞。
    這就是老爺子的完整解釋。
    確實非常專業。
    但他在解釋完之後,卻又反問了一句︰“你現在明白為啥真正的龍石種翡翠能做到種色相融,就算帶色也不會有色根了不?”
    跟往常一樣,在每教完魏陽一個重要的知識點之後,他都會舉一反三地問魏陽一番。
    這差點就把魏陽給難住了。
    也好在他剛才有認真听。
    眾所周知,龍石種翡翠之所以被譽為最為頂級的翡翠,出了名的種色相融,無棉,無裂,無雜質,帶色也無色根,這其實是有原因的。
    按照老爺子的解釋,翡翠在熔融狀態下,在高溫作用下,帶致色元素的分子也好,不帶致色元素的分子也罷,是完全融合在一起不分彼此的,類似于一種水乳交融的狀態。
    可是一開始冷卻,分子在溶液中游走的過程里就會先存在一個同類相聚的過程,分子會通過同類分子間所形成的範德華力聚合到一起。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帶色的聚到一起。
    不帶色的也聚到一起。
    這也有點類似于油水混合物冷卻過程中的分層。
    而在這個聚合過程里,假如時間足夠長,就難免帶入其它雜質,這些雜質的存在,就會在冷卻過程中形成棉和雜質。
    順便提一句,棉的本質其實也是雜質的一種,只是不帶色或結構相對疏松而已。
    還有,在聚合的過程里,帶致色元素的分子聚合當然會有一個先後的過程,先聚到一起的色濃,後聚到一起的色淡,色過濃的部分就是所謂的色根。
    這就是絕大部分翡翠都存在棉和雜,並且顏色濃淡不一的原因。
    說白了,就是冷卻凝固速度不夠快。
    至于裂的形成就更好解釋了。
    眾所周知,絕大部分翡翠從原生礦脈脫落時,都有一個滾落下山的過程,假如滾到河里的話,還有一個被流水搬運的過程。
    裂就是這麼形成的。
    而龍石種翡翠從石灰岩里脫落時,是沒有滾落過程的,頂多是隨著溶洞的變大跟著溶洞底緩慢下降,並且地下水的流速又不足以搬運它,這讓它哪能形成裂?
    很快,魏陽便把自己的理解講述了出來。
    “孺子可教也。”
    老爺子又忍不住贊嘆了一句。
    但緊接著,他卻說道︰“看來,我能教的基本都教給你了,你可以出師了。”
    魏陽︰“……”
    喜歡賭石之撿漏王請大家收藏︰()賭石之撿漏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