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建社會是這樣的。
因為修士的存在,所以導致戰爭往往更注重個人勇武。
大軍不是沒用。
只是大軍也就能拖死金丹期以下的修士。
一旦修士升到金丹期以上,就已經不是普通人組成的大軍能夠圍殺的了。
因為金丹期會飛!
也正是因為如此,金丹期作為修士的分水嶺是十分明顯的。
方默現在還是煉氣圓滿。
想要提升,就需要消耗功德。
但是想要獲得功德,就需要擊殺妖魔。
金丹期妖魔是方默能夠擊殺的上限。
當然,前提是不動用千魂幡。
方默之前在將電腦在這個世界具現化失敗之後,方默就回到現實世界,將游戲世界的千魂幡具現到了現實世界。
果然不出所料。
沒有任何反應。
看來現實世界的天道並沒有意識。
方默曾經听說過,現實世界已經死了。
只是剩下一具軀殼。
當時不以為意,沒想到現在竟然實現了。
方默將游戲世界的千魂幡作為基底,然後將現實世界的千魂幡融入其中。
游戲世界的千魂幡只有150厲鬼。
現實世界的千魂幡有1000頭厲鬼。
乍一看,好像現實世界的千魂幡更珍貴一些。
但現實卻是前者更值錢一些。
因為前者見過血。
而後者基本上很少見過血,戰斗太差。
而且後者因為是用生豬的靈魂制作的,所以論靈性等東西,是不如前者的。
所以綜上所述,自然是選擇游戲里的。
融入之後,讓方默驚訝的一幕出現了。
兩根千魂幡融合之後,竟然變成了一桿兩千魂幡。
但是其中卻只有650頭厲鬼。
算一算,竟然是現實的千魂幡里面的厲鬼折了一半加入游戲之中。
乍一看,好像十分昂貴。
但對于方默來說,卻真的完全不值一提。
將現實里的那些存放了生豬的魂魄的幡坯取來。
然後將生豬的魂魄收走。
很快,2000魂幡就已經塞滿。
方默開始進行壓縮、吸收。
很快就完成了2000厲鬼的壓縮任務。
將2000厲鬼,壓縮到了200頭。
這200頭厲鬼,實力也被壓縮到了厲鬼極致。
就差一點就成為鬼王了。
當然,只要方默不願意,它們就永遠無法提升。
隨後很快2000魂幡就再次塞滿。
生豬魂魄雖然不如人類魂魄那麼好,但是生豬魂魄要多少有多少。
所以很快,2000魂幡就圓滿了。
方默嘗試著制作第二面千魂幡,然後嘗試著將其與2000魂幡進行融合。
融合的過程乏善可陳。
只是從2000變成3000,4000……
有紅鈔就用現實。
沒有紅鈔就用靈石。
總之,方默很快就制作出了自己的第一桿萬魂幡!
萬魂幡。
主魂上限為元嬰期。
萬魂幡的主魂可以比宿主高三個大境界。
剛剛好可以卡在元嬰期。
方默開始給主魂喂生豬魂魄。
然而足足喂了10萬頭,才剛剛將主魂的修為提升到元嬰初期。
而想要提升到元嬰中期,就需要再喂100萬頭生豬魂魄。
反正以方默目前的財力來說,還不足以支持如此奢侈。
雖然萬魂幡的效果挺不錯的。
但可惜這東西不論是現實世界,還是游戲世界。
都不適合出現在人前。
所以就只能暫時作為殺手 藏起來。
當然,這並不是什麼壞事。
萬事留一手,對于自己絕對是有好處的。
當方默處理完現實的瑣事,然後來到游戲內的時候,時間已經到了年末秋收的時候。
金燦燦的糧食被收割下來,然後堆滿糧倉,這顯然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
將糧食賣給榷市,價格要比賣給關內高30。
不過方默卻並沒有選擇榷市。
主要是那邊購買糧食的大多數都是蠻族或者妖族疆域內的半妖。
這些半妖大多數是妖族和人族的產物。
它們之中,有的只是食物。
有的是還算體面的買辦。
但更多的,還是妖族疆域內的奴隸。
什麼?人類?
那是兩腳羊和玩物。
所以將糧食賣給榷市,實際上是資敵。
但是這種事情是禁止不了的。
畢竟前幾年無稅的時候倒是還好。
可如果幾年之後有稅的時候,經過層層盤剝之後,不賣給榷市根本不夠一家老小日常開銷。
方默今年的糧食,談不上豐收。
畝產也就200斤而已。
不過因為有1000畝,所以差不多有著20萬斤糧食。
听上去多,實際上放在大奉,也才1666.7石糧食。
而且20萬斤糧食,一共也才200萬文,也就是2000兩銀子而已。
這點錢,普通人日常生活絕對夠。
但是對于修士來說,就太少了。
蛇谷很大。
內部空間面積差不多在500畝左右。
打上空間擴展符之後,里面差不多有畝。
因為這里之前是蛇谷,所以肥力驚人。
方默沒有理會一臉好奇地打量著田地的白素素。
而是拿出一株水稻,陷入了沉思。
蛇谷的肥力驚人。
然而就算是如此,也就目前達到畝產300斤而已。
這個數值其實並不少。
但是對比前世那動不動畝產幾千斤的糧食來說,真的一般。
可惜自己缺少一門法術。
但是方默卻死活想不到那門法術是什麼。
可能之前用那門法術提升過作物產量。
但是今生記憶沒有恢復,所以只能干瞪眼……
不對!
方默陷入了沉思。
沒有那門法術,無非就是多走一些彎路而已。
植物生長的條件,無非就是光合作用而已。
種地……
足夠的土地、足夠的水和足夠的肥料。
這里是蛇谷,水、土地和肥料都不缺。
缺得是植株本身的產量。
或者說,方默缺少的是優秀的植株。
是那種畝產300斤以上的優秀植株。
思路逐漸清晰,種植實驗開始。
不過種著種著,方默就有些頭疼。
太慢了。
一株植株,從種子發芽到果實成熟,這中間最少也要120天!
太長了。
現代科學種植。
也需要110天~120天左右。
這是自然規律。
可在方默的認知之中,最快只需要不到半個月的時間。
甚至可以更短。
但會影響口感和產量。
方默去官方論壇找了一下地煞術的名字和大概功能……
很快,一門地煞術的名字就映入方默的眼簾。
“登抄”。
一門可以讓火焰燃燒更旺,大風吹的更大的法術。
就是這個!
方默心中閃過這樣的念頭。
方默心中確定。
隨後開始尋找了一下之後,確定了這東西的拓本價格。
不貴,100中品靈石。
這法術的拓本絕對是值不了這個價格的。
但是這東西是獨家生意。
換句話說,“登抄”的兩個原本都落在了一個人手里。
所以只能買了。
方默聯系了對方。
添加對方好友之後,對方發了一封付費郵件。
很快,一封郵件就發了過來。
方默肉疼的買下了拓本。
因為是經過系統公證的,所以也不需要擔心問題。
很快,方默的物品欄里面,就躺著一本拓本。
方默很快就明白拓本為什麼垃圾了。
因為這需要你自己親自學會這門法術。
而原本只需要伸手一拍。
所以只要用原本,玩家們人均天降英才。
但原本並不是無限制使用的。
一套原本,最多也就生效10~100個。
想要修行,就只剩下拓本了。
拓本的來源很多。
已經有這門法術的修行者以一定修為值為代價,可以將這門法術拓寫下來。
這是最快的。
其次是手寫。
但手寫往往會有這樣、那樣的問題。
一個字錯了,整個技能就變樣了。
好在,對方賣的就是系統拓本。
否則方默非要吐血不可。
而就算是系統拓本,想要一口氣學會也是十分困難的。
比如方默就前後用了一個月的時間,才終于學會了這門地煞術。
著實麻煩。
但效果也是喜人的。
【叮!恭喜你學會地煞七十二術之一“登抄”。】
=
【名稱】︰登抄主動)。
【品階】︰地煞七十二術之一。
【說明】︰使事物加快或在原基礎擴大影響,比如使火燒的更旺,燒的更猛烈。
=
學會的那一刻無數的感悟突兀的出現。
方默足足被硬控了一個時辰。
回過神來,方默捂著眉心,面露驚奇。
他不知道這些記憶是從哪里來的。
但是這些記憶都是“登抄”的使用記憶。
甚至方默還從其中找到了用來催發植株的記憶。
看著記憶中不到半個月就能成熟的作物,方默的眼中充滿了震撼。
這才是真正意義上的細枝結碩果。
科技+超凡,恐怖如斯。
方默開始按照記憶中的步驟進行催發。
很快,一根植株出現在方默手中。
那是生命蘊含著濃烈的力量。
方默將植株種在早就已經被農機們整理好的土地上。
引水入渠。
植株貪婪的汲取著水分。
整體呈現著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吸收著水分。
要不是溪水鏈接,恐怕根本不夠。
方默嘖嘖稱奇。
白素素也發現了這一株植株的異樣。
出現在方默身邊,好奇地看向這株奇特的水稻。
然後……
在白素素錯愕的目光中,植株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在成長著。
而另一邊,植株周圍的肥料也在迅速消耗著。
方默早有準備,自然不會犯那種低級錯誤。
隨著肥料、水分到位。
植株開始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在生長。
前後只用了十天的時間,就成功結出了稻米。
白素素目瞪口呆。
她又不是不食人間煙火的。
所以她自然知道一株普通的水稻是怎樣的。
但……
眼前這一株兩米高,上面結滿了密密麻麻稻谷的水稻,從發芽到成熟就用了十天!
方默則是在一旁寫寫畫畫。
白素素瞄了一眼,感覺有些眼花。
方默對于這株水稻的表現十分不滿意。
因為方默制作的明明應該是超凡六號。
一種身高5米,單株成林的水稻。
但是現在的情況,卻是只有一米高,產量看上去也不多的樣子。
方默開始分析。
簡單總結一下之後。
植株本體太過孱弱,無法過于拔苗助長。
想要達到原本的需求,需要一代一代的培育。
一口氣吃不成胖子。
另外肥料不對。
過于原始。
水也不行,雜質過多。
氣候也不行,過于干燥。
總之,哪哪都不行。
可就算這樣,這一株水稻照樣結了1斤稻谷!
其中飽滿率也高達60!
而普通的水稻,也就能結0.15斤的稻谷。
如果是巨型稻,那就是單株0.2~0.3斤左右。
也就是說,超凡+科學種植……
可以!
方默精神一振,開始刨除記憶中的培育方法,開始培育適合西北氣候的作物。
水稻這種對于水源需求量太大的作物,顯然是不太適合。
那就改變作物。
最後選擇的是小麥+玉米。
另外自然還有棉花。
這三種作物就是方默主要的種植對象。
棉花目前種的不多,主要是用于後期制作引線、棉服之類的東西。
因為需求量暫時不大,所以只種了1000畝。
然後是小麥和玉米。
方默所在的西北地區,種植的主要是春小麥。
春小麥從播種到收獲約90多天。
但因為小麥的種子在土壤里萌動以後,必須經過一定時間的低溫條件,才能起身拔節發育形成結實株體,這段時間叫做小麥的春化階段。
這也是小麥和其他作物的不同。
也就是說,這個春華階段它不是生長速度,而是和當地氣溫有關。
也因此,春小麥基本上只能一年一熟。
產量上偏低。
因為哪怕現代世界,非試驗田環境畝產也就900~1200斤。
試驗田環境最高畝產約1826.4斤,而且還是皖省品種。
西北這邊自然沒有那個條件。
所以方默開始思考如何提升單株產量。
既然小麥的種植時間無法縮短,那就應該在品種上下功夫。
提升單株產量。
從原本的千粒10克左右,提升到了千粒50克,再到千粒100克。
不過這就有個問題。
雖然單株產量增加了,但單株之間的間距也增加了。
所以總產量也降低了。
方默就無語了。
怪不得現代世界對于小麥不怎麼上心。
這特性也沒誰了。
方默也沒鑽牛角尖。
既然小麥不行,那就選擇玉米。
玉米就十分容易了。
畢竟這東西在現實世界都能成長到四米高,雖然是不一樣的品種,但好在問題不大。
而且玉米本身不但是糧食,還是很好的工業原料。
大規模種植還是十分適合的。
不過這里面有一個小小的問題。
問題不是出在玉米本身上。
而是出在熊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