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太平道這種一窮二白,除去一群武夫,沒有半點腦子的情況下,方默愣是帶著一群人殺出一條生路。
而且還讓他真的做大了。
此時此刻,就算朝廷弄出十八路諸侯討太平的架勢,在孫堅眼中,也是大漢氣數將盡。
掌握北方九州之地,結果愣是湊不出一支能夠剿滅太平軍的大軍。
反而弄成了十八路諸侯軍。
這不是開玩笑麼?
如此一群散沙,就算再能打又如何?
他們已經輸了。
孫堅都能看出來的事情。
其他人不知道麼?
實際上此時此刻的樊襄兩城之中,對于黃巾軍的討論就沒停過。
其實這十八路諸侯本來不想來。
但是沒辦法。
方默在荊州、益州、揚州和交趾干的事情實在是太狠了。
抄家滅族。
那都是輕的。
動不動就是滿門抄斬。
而且還是被拿去當大體老師!
最惡心的是,一旦被審判有罪,那麼三代之內不能從政!
這意味著什麼?
意味著最少將近百年的時間,不能去當官!
不能當官,只能去行商!
那不就成了商人?
就算太平道治下,商人的地位大幅度提升。
但商人仍舊是商人。
只要太平道願意,可以盯著一個家族來回坑。
而且關鍵是,一旦世家門閥落魄成商人,昔日的那些政敵,絕對會下死手!
那時候就是亡家滅種的危機!
關鍵是,這件事還讓方默干成了!
從此以後,太平道治下只有商賈世家,沒有士族世家!
換句話說,就算有新世家,那也要等到方默百年之後了。
可問題是。
方默今年才二十多歲。
就算古代人平均年紀不大,那也要最少30年!
就算到時候還有世家,和他們有什麼關系?
也就是說。
之所以會有十八路諸侯討太平這種事情。
其實說到底還是太平道“還地于民”、“財產均分”、“多勞多得”等政策徹底動搖了整個漢末世家門閥的根基。
他們反撲也好,為了保證自家的安全也罷。
徹底集結起來,匯聚在一起,形成了如今雙方陣營的對峙局面。
不過就在孫堅等人磨刀霍霍準備和十八路諸侯做過一場的時候,方默則是回到揚州,直接去了吳郡。
“少天師!”
“確定是倭寇?”方默隨手翻了翻眼前的兵器、藤甲,隨口問道。
“是的,他們都是倭寇。”
“有點意思……”方默笑了笑問道︰“我沒去找他們,他們倒是來找我……這是誰的部將?是什麼給了他們勇氣?”
“根據探子調查,那邊現在應該是成務天皇時期,因為成務天皇已經101歲,行將就木,所以各地開始動蕩,襲擊咱們的,就是其中一個將軍的人。”
“好家伙,101歲?活得夠久的啊。”方默笑著說道。
副將不答。
“咱們的人能穿過倭國海了?”
“回少天師,可以。”
“恩,那什麼……天皇是吧?唉,這好好的倭國,怎麼能發生大疫呢?皇室一家全都死光了。”
“我記得那邊好像有礦,讓人調查一下,男的閹了挖礦,女的單獨關押,告訴內務那邊,將倭國發現礦石的消息散布出去,到時候將邊境的東西,在那邊復制一套。”
“唯!”
“以後太平道境內會取締一切青樓,不過倭島山高路遠的,也沒人會在意發生了什麼。”方默喃喃自語道。
副將目光閃了閃,沉默地下去。
方默嘴角微微翹起。
男人閹了成為礦奴,就算是有蒸汽排水機加持,也活不了多久。
等到那邊換一茬人。
基本上就差不多了。
另外青樓取締。
但是倭島不管。
那邊就會成為知名紅燈區。
也算是一個舒緩的渠道。
方默能做的,只是保證中原大地的安全。
至于其他地方……
以後都是如此設立。
男的閹割,女的用來繁育後代。
恩,這也省得到時候出現各種破事兒。
高道德讓中原大地始終飽受游牧民族的襲擾。
但其實只要將游牧民族遷徙到內陸,然後男的閹割,女的打散,基本上就不會出現什麼壞事。
說白了。
就是古代信奉身體發膚受之父母。
以至于對于俘虜都如此優待。
俘虜,那還是人麼?
只是人形牲口而已。
如同昆侖奴一樣被閹割,才是好俘虜。
方默的一個命令,倭島就陷入了一陣廝殺。
七天之後,倭國朝廷滅亡。
沒辦法,就村口村斗都夠嗆的水平,全國加起來不到5000人的規模,說實話,就這人數,還不夠一支軍隊打的。
之所以用了七天,主要是這群倭寇太能跑了。
畢竟這個時代可沒有什麼高鐵之類的東西。
畢竟倭國也是一個37.8萬平方千米的弧形島國,一共有著四大島和6800多個小島嶼。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不過就算是如此,其實此時的倭國也才剛剛進入農業時代不到百年。
人口原本也不至于不到5000人。
實在是因為成務天皇活得太久了。
在位60年,活了101歲的皇帝意味著什麼?
看看康熙,看看乾隆。
你就知道差不多了。
用民不聊生都已經不能來形容了。
就算是如此,倭國自己還內訌。
听副將描述當時的場景。
他們一群人剛一登陸,就迎來一群200人的山匪。
等到他們將山匪清理掉之後,這才知道那竟然是本地的軍隊。
然後就開始一路橫推。
七天時間滅了倭國。
之所以用了七天,是因為本子並不小。而且那些人往山林里一鑽,想要找到也十分麻煩。
好在問題不大。
倭國那地方,本來就是地廣人稀。
跑到山上去當野人,遲早會餓死。
正好最近那些英雄好漢們種棉花已經種累了。
那就讓他們去挖礦。
反正總有一款工作適合他們。
打通了前往倭島的海路之後,方默就開始有意識的開始運人了。
大多數都是百越或者羌族。
有的並不服從太平道的領導。
那就送去倭島挖礦。
當然,這些人的地位要比倭寇要高。
所以他們並不會被閹割。
但也僅此而已。
願意留下種地、接受統一領導、生活的,那就留下。
不願意的都送去倭島挖礦。
他們挖來的礦石會在當地兌換成積分。
秉承著多勞多得的理念,大概等到他們積攢到最夠的積分,也生活30年了。
什麼?
有人沒活過三十年?
放心,他們的積分會兌換成相應的銀錢,其中一部分會作為管理費用。
剩余的就會轉交給他們的親屬。
如果連親屬都沒有,那就直接充公。
=
這邊方默忙著處理倭島上的礦脈。
那邊十八路諸侯終于等到了他們的糧草……
來到了漢水河岸。
所以他們現在要做的,就是派兵將兩岸沿路的糧道保護住。
冷兵器時代的戰斗,依靠的就是士氣和體力。
士氣的提升無非就是賞賜。
可體力依靠的卻是實打實的糧草。
除去糧食之外,還需要雜草。
尤其是現在已經入夏,天氣炎熱,晚上夜露寒重。
如果沒有雜草制作的草席,人躺在地上,必然會生病。
可以說古代糧草是非常重要的物資。
但問題就出現在雜草上。
顧名思義,雜草就是草。
不過是曬干了的草。
而眾所周知,雜草一旦曬干,只要稍微帶上一點火星,就能瞬間讓其燃燒起來。
所以古代燒毀糧草是非常容易的一件事。
相應的,對于糧草的保護和爭斗,又是千百年來繞不開的關鍵話題。
因為這一次是十八路諸侯+董卓的1000人馬的將近百萬大軍。
所以糧草的數量自然不容小覷。
雖然方默並沒有任何小看大漢朝廷的想法。
但是大漢朝廷到底還是讓方默有一種“小刀剌屁股——開了眼兒”的感覺。
漢代戍卒標準為每日6升粟,也就是1.2公斤左右。
按照一石=120斤=60公斤來計算。
100萬大軍的糧草,日需糧食保底也要192萬石。
按照常規士兵和民夫比例大概在19的情況來計算,如果真的要是有100萬軍隊,那每日消耗最少也要1728萬石。
先且不說東漢末年的朝廷有沒有如此多的糧食,就說如何運過來也是一件巨大的問題。
但是……
這個世界是有超凡之力的。
太平道一個道教都能有超凡之力。
那麼傳承400年的大漢朝廷,傳承多年的五斗米教。
難道就沒有超凡之力麼?
張角的確是當世真修。
張角也的確可以通過觀察時間長河,從而學到天罡三十六法和地煞七十二術。
那其他人就做不到麼?
必然有人比張角還要年長。
法力比張角還要高。
修為道行也要比張角強。
張角再厲害,他也僅僅只是40多歲而已。
千載道行的另一個意思,就是自身法力上限低,所擁有的道家神通少。
方默能夠從五斗米教的殘篇里,領悟出“縮地成寸”。
那麼其他人或者說原本的五斗米教教眾里,難道就沒有完整版本的“縮地成寸”?
就沒有比“縮地成寸”還要強悍的法術?
修士無法背負凡人是不是真的兩說。
但是修士背負死物、糧草,卻非常容易。
方默能夠想到利用“登抄”和逆轉“回風返火”進行植物的種植。
那麼這個世界的人就不能做到?
當太平道的糧食多到吃不完,甚至開始進行交易的情況下。
就算是統治者本身已經不在,整個大漢朝廷已經陷入癱瘓的情況下。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也必然會有人去找五斗米教去研究如何提高糧食的產量的。
大漢忠臣並不少。
當大漢也不缺糧食,而且還有著更多的修士加入之後,太平道的優勢正在一點點被磨平。
所以……
方默從一開始,就沒有打算過玩什麼道術。
可以說只有深切知道道術到底是什麼東西的方默,才知道真正的戰場上,道術這東西能夠起到的作用不大。
所以他除去利用工業思想大批量制作詛咒護身符之外,並沒有提供太多的道術加持。
當然,基礎套裝是必然有的。
比如“大力符”,比如“氣禁符”,比如“生光符”。
每一個士兵都有一套。
每一次戰斗貼上一張,直接戰斗力翻倍。
不過大部分情況下,都不需要進行使用。
沒辦法。
任由你神功無敵。
面對上百門迫擊炮的狂轟濫炸,還真的扛不住。
那麼是不是對面就不會了?
並不是。
對面不但擁有了同樣的道符套,而且還每人攜帶了一顆包含著污穢之物的“手榴彈”。
這東西一旦爆開,就會立刻讓污穢之物覆蓋落地點十米範圍內的一切物體。
乍一看,好像沒有什麼殺傷力。
但是……
道術是清氣,一旦接觸污穢之物,就會徹底失效。
沒了道術加持,面對的就是加持了各種道術的諸侯士兵,此消彼長的情況下,這差距可就太大了。
就算如今太平道治下的百姓吃飽穿暖,黃巾軍的身體素質也提升不少。
但是要知道之前黃巾軍只是普通老百姓。
就算方默走的是精兵強將的路線,甚至千里挑一,百里挑一。
但是基礎素質對比普通大漢士兵,也是有差距的。
最多到現在為止,只是拉平了彼此之間的士兵基礎身體差距。
也就是剛剛讓雙方達到平衡?
然後這個時候黃巾軍遭到污穢之物侵襲,導致道術失效。
雖然大漢朝廷的道術品質不一,一看就是沒有使用工業化流程描繪的。
但是架不住大漢朝廷的人多。
人多,也就意味著修士較多。
再加上此時南北差距這才體現出來。
南北的差距,不僅僅只是體現在人口上。
更多的是體現在錢財上。
雖說太平道依靠海外殖民地賺了不少。
但也僅僅才不到半年時間,又一直在打仗,又能有多少剩余?
而且殖民地的錢又不能直接拿回來。
可對于大漢朝廷來說,此時此刻,真的已經到了山窮水盡的程度。
那麼為什麼方默會說雙方之間的差距是錢財上呢?
答案就在于甲冑上。
因為方默還在攻略荊州,整個荊州還有大部分地方沒有被攻略。
這就導致目前被太平道掌握的金屬礦脈還早得很。
就算是從海外運回來,來回一趟少說也要一周時間。
這就讓太平道目前能夠擁有的全套鐵甲,不會超過200副。
就這已經是堪稱砸鍋賣鐵了。
但是大漢朝廷,卻有著2000副!
這還是第一輪運過來的!
喜歡開局紙人術,橫推超凡世界請大家收藏︰()開局紙人術,橫推超凡世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