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際上是因為黃巾軍的商人前往交州進行的貿易。
佔城稻自然也就被傳了進來。
有人會奇怪,不是黃巾軍被四面楚歌麼?
怎麼商人還能前往交州?
而且之前不是發生了白衣渡江麼?
為什麼沒人阻攔?
答案很簡單……
因為這里是古代。
哪怕這里的超凡文明再強悍。
哪怕這里的超凡體系再豐富。
這里也僅僅只是封建王朝而已。
也就是說,通信基本靠走,通訊基本靠吼的年代里,先不提白衣渡江的消息傳到全境需要多久。
就算是真的傳遍了天下,難道商人就要全部擊殺?
不可能的。
真的要是這樣,那率先反了的就是那些門閥世家了。
最多也就是扣人。
但問題是,只要錢到位,有什麼是不能放行的呢?
畢竟每個月幾百石糧草的俸祿,拼什麼命啊!
畢竟太平道是反賊沒錯。
但那些養寇自重的門閥世家們,難道就是清純白蓮花了?
別逗了。
真的要是那樣,太平道還起個屁義?
直接回家種地去得了。
所以佔城稻傳入太平道境內也就理所當然起來。
有了佔城稻,育種嫁接、雜交培育等方法很快就得到了證實。
沒辦法。
誰讓“登抄”太好用了。
500倍到1000倍的生長速度實在是太快了。
快到足以讓任何科學家口水直流的程度。
誰能拒絕,將120天成長周期的水稻,壓縮到3~6個小時就能成熟呢?
很快,經過各種亂七八糟的技術實驗。
很快,畝產糧食已經提升到了360斤。
也就是畝產3石。
不過這並不是極限。
經過諸多測試,畝產糧食的產量也在急速提升。
很快,畝產糧食的產量就已經提升到了10石!
也就是畝產1200斤!
這個產量,放在現代不是什麼新鮮事情。
但是在古代……
這就是神物!
糧食提升了六倍意味著什麼?
意味著最少可以養活全境內最少5倍的人口!
別說如今的90萬人。
就算是300萬人,也綽綽有余!
在擁有足夠1萬軍隊以及治下百姓一年的糧食之後,黃巾軍就已經開始了全新的動作。
率先第一個攻擊的,就是東方的吳郡。
也就是日後魔都周邊地區。
這地方是長江出海口。
也是未來太平道重要的交通運輸航線。
是必須要拿下的。
百中取一,而且還是吃飽喝足,有著道術加持的黃巾軍,自然不是吳郡那些門閥世家能夠抵御的。
很快,吳郡就已經被黃巾軍佔領。
佔領了吳郡之後,黃巾軍治下的人口已經提升到160萬!
然後繼續之前在丹陽郡的那一套。
打世家,分田地。
得益于丹陽郡發生的一幕,吳郡的人心也在極短的時間內凝聚。
在這之外,方默也開始推廣村莊集體承包制。
采用獎懲並用的積分制進行考核。
多勞多得,少勞少得,不勞不得。
這個年代,就算有個別懶漢,也很快就被通報批評,直接社死。
就算沒有社死,並且屢教不改的。
那就丟去修路、挖礦、挖水渠。
什麼都不願意干的……
基本上都會發生意外,死于山越族手里。
什麼?
吳郡沒有山越族?
那這些懶漢是怎麼死的?
難不成,還是黃巾軍殺的?
黃巾軍對于百姓的好,那是有目共睹的。
所以就算有人造謠,也沒人相信。
再說了。
一群懶漢。
在這個時期的百姓眼中,那就是浪費糧食,活著也白費的蛀蟲。
早死早超生好了。
時代不同,百姓的認知不同。
自然十分質樸且樸素。
不過要說真正讓吳郡的百姓迅速歸心的根本原因,還是已經被黃巾軍發放的稻種。
稻種的產量並不是最高的。
畝產只有3石。
也就是360斤。
然而就算是如此,這種稻種也成了神物!
弄得太平道的36方渠帥還找張角進言,要求張角阻止這種稻種傳播。
理由是萬一被朝廷或者其他諸侯弄去,到時候他們就慘了。
張角三兄弟帶著眾人去了試驗田。
然後一群人就再也沒有說過類似的話。
畝產三石的水稻听上去好像沒什麼。
但是這個年代的畝產水稻,一共也才250斤。
方默這是直接提升了44。
這種神物,簡直堪稱奇跡!
而且還是那種種在所有土地上都能達到畝產360斤的稻種!
這能不是好東西?
當然是!
可……
方默和張角三兄弟是傻子麼?
當然不是。
這稻種有著千般好、萬般好,就是有兩個小小的問題。
第一個,對于肥力的需求大。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這很正常。
畢竟畝產增多了嗎。
需要肥力多,這也很正常。
畢竟能量守恆。
第二個,這是雜交水稻……
意思是,這種水稻最終傳承四次!
到達第四次的時候,就再也無法傳承了!
按照時間來算,在栽種的第二年,就會絕收!
人不吃飯……
會死。
當糧食絕收的時候……
而黃巾軍卻在開倉放糧……
那個時候,就算任由你神功無敵,也照樣要完!
這是最惡毒的方法。
也是最保險的方法。
更是最無解的辦法。
你不種,畝產360斤的稻種就意味著黃巾軍根本不可能缺少糧食!
而且以黃巾軍打世家分土地的情況來說,百姓可不管你什麼狗屁世家。
他們只知道,黃巾軍是真的給地,也是真的有足夠的糧食能吃!
都不用太久。
半年的時間,就足以讓任何勢力土崩瓦解!
畢竟一旦治下的百姓跑光了,你還打個屁仗?
餓都餓死了!
但你種了。
四茬之後,土地板結,無法耕種。
稻種絕收,沒有糧食。
不能種地,糧食還絕收了。
這都不用打,底下人直接就反了!
可以說一根筋變兩頭堵。
根本就是無解的陽謀。
那麼可不可以不種呢?
當然可以。
但是黃巾軍的糧食只會越來越多。
這個年代,因為五銖錢的貶值,交易基本上使用的都是糧食和金子。
金子畢竟貴重,輕易不可能獲得。
也就是說,糧食不但是食物,還是貨幣。
當某一個勢力可以無限制提高貨幣儲量的時候,意味著金融市場即將崩潰。
一旦經濟崩潰。
都不用黃巾軍去折騰,任何勢力都要死!
你進也是死。
不進也是死!
而黃巾軍要做的,只是抵御住第一波的進攻,從而讓一切進入僵持階段就好。
至于說揚州無險可守……
這里是古代,攻城略地還是要按照一個一個的拔除城池才行。
方默既然研究出來了“空間拓展術”。
自然不可能只是作用于農田之上。
當一座只能容納一萬人的縣城里,冒出來十萬人的時候……
當一座10萬人的府城冒出100萬人的時候……
打?
拿命打!
更何況太平道得到了加強之後,大力符、神行符、金甲符、氣血符等符 都可以生效了。
這些符篆也沒啥太大作用。
無非就是自身各方面素質2。
綜合戰斗力最少提升16倍而已。
就算黃巾軍的基礎素質只有0.3左右,經過16倍的增幅,也能夠達到4.8!
這是一個什麼概念?
大漢官軍基礎素質才1!
相當于他們的五倍的戰斗力!
還不包括方默利用礦石,冶煉出來的花骨朵。
沒啥別的作用。
破甲的。
任由你甲冑再強,一錘下去,立刻甲毀人亡。
笑話。
那可是5倍的基礎身體素質!
更別提一個個都是百里挑一,身體素質兩說,戰斗意志絕對堅毅的強兵!
從一開始,方默就沒想著弄什麼百萬大軍。
沒用。
決定戰場的,永遠都是最強的那個。
所以黃巾軍的組成就很簡單了。
1萬人的絕對精銳+5萬人的輔兵。
一共六萬人,再搭配50萬民兵,也可以自稱百萬大軍了。
什麼?
為什麼會有50萬民兵這種離譜的數字?
自然是因為想當兵的人太多了。
多到哪怕只是民兵,也都快爆滿了。
為什麼?
精銳,每個月10石糧食。
按照現在的物價,一石糧食差不多300文,大概每個月3000錢!
這是俸祿,不是口糧!
輔兵,一個月也有1石糧食,一年3600文。
民兵。
一年六石糧食,也就是1800文。
這個數字可能听上去有些不清晰。
那麼橫向對比一下。
被皇甫嵩帶來的4萬官軍,一個月的收入不會超過500文!
而且其中七成都會被喝兵血。
而且關鍵是就這點錢,還要被拖欠!
一年能有1800錢的收入,那都是長官開恩了!
而這個收入,在黃巾軍,只配當民兵!
而且關鍵是,雖說黃巾軍並沒有錢……
但直接發糧食!
那是糧食麼?
那是命啊!
因為大部分情況下,糧價會波動。
一旦商人囤積居奇,到時候必然會導致買不到糧食!
如此一來,別說黃巾軍治下的百姓了。
就連許多與黃巾軍接壤的百姓,也在朝著黃巾軍治下跑去!
你還沒法阻止。
因為一旦有人意圖阻止,就會立刻被憤怒的百姓反噬。
短短一個月的時間里。
黃巾軍治下的百姓,就從160萬激增到300萬!
300萬民心可用的勢力,這是什麼?
這是國中之國!
東漢朝廷慌了,不得不提前宣布進攻。
然而消息才剛剛出了洛陽。
就被太平道截胡了。
等到皇甫嵩察覺不對勁,立刻出兵的時候,他麾下4萬軍隊,只剩下了3萬多老弱病殘或者家人都在洛陽的良家子了。
氣得皇甫嵩咬牙切齒。
卻又無可奈何。
皇甫嵩不得不征調荊州的糧食和錢財,然後在重賞之下,終于重振了一些士氣。
喜歡開局紙人術,橫推超凡世界請大家收藏︰()開局紙人術,橫推超凡世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