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暮回到了漁民村。
這一次的經歷,對陳暮來說,並沒有什麼值得驚奇的。
雖然說,陳暮也是第一次進入真正的豪門望族的莊園,但是也並沒有讓陳暮有多少驚艷的。
這個時代再牛逼的豪宅,也比不過2025年普通三四線城市的普通家庭的現代智能化。
在 1979年,賀家這莊園別墅,絕對堪稱頂級奢華。
兩百十多平米的客廳,灰白色調盡顯優雅,壁爐散發著溫暖氣息,無線電話在當時是稀罕物件,24寸彩色大電視更是令人稱奇。
餐廳五十多平,圓形玻璃桌上的鮮花布置溫馨。
臥室帶有書房、化妝間以及配備浴缸、抽水馬桶、冷熱水龍頭的超大浴室,這些設施在那時許多普通人听都沒听過,都是從國外特意搬回。從客廳向外望去,是無死角的 360°絕美海景。
然而,步入 2025年,即便三四線城市的普通家庭,其智能化水平也已遠超當年的頂級豪宅。
如今,普通家庭的入戶門配備智能門鎖,指紋、app多重開鎖方式,還能設置臨時密碼,徹底告別忘帶鑰匙的尷尬。
一踏入家門,客廳暖光燈帶自動亮起,窗簾緩緩關合,新風系統迅速啟動換氣,這些場景聯動依靠全屋智能解決方案輕松實現。
廚房中,智能冰箱通過監測食材和體重推薦健康菜譜;智能油煙機吸力強勁且免清潔,還能與消毒櫃聯動,烹飪時自動消毒;智能控溫燃氣灶在烹飪完成後自動關火,防止干燒。
衛生間里,智能熱水器可通過智能音箱語音操控,預熱的同時智能控溫浴霸自動暖房,還能提前預約熱水;智能浴霸在洗浴後自動換氣排濕,時刻保持干爽。
智能鏡櫃連接體脂秤,監測身體數據,甚至能指導正確刷牙。陽台也不再只是雜物間,洗衣機與烘干機組合、自動晾衣桿,還可語音控制定時消毒,騰出空間能秒變健身房。
與 1979年的豪宅相比,2025年普通家庭的智能化,不僅是設備的升級,更體現在生活便利性與舒適度的全方位提升,真正讓家成為懂主人需求的“智能空間”。
至于說奢華,你能奢華的過紫禁城?
何況,在2025年,曼哈頓數千萬美元的豪宅,甚至上億美元的豪宅,在網絡上的視頻比比皆是,早就見怪不怪了。
再加上,這個時代的地表最強碳基生物,陳暮也見到了。
對方還是過來取經的,看看漁民村怎麼發展的那麼好。
這種底氣加持,以及後世超世限的眼光下,陳暮對于賀家沒有一點覺得驚奇的。
也就那樣。
當然,回來後,漁民村眾人卻是驚奇的不已。
哪怕是老村長也是問東問西。
好在這些陳暮都不需要回答。
一切有拍了大量照片的侯玉婷去解答。
畢竟自己再怎麼描述,也不如一張張照片來的清晰可見。
老村長將煙袋鍋子重重磕在石凳上,火星子濺落在他補丁摞補丁的褲腳。
他眯起眼楮,枯枝般的手指摩挲著照片里別墅的鎏金窗框,渾濁的眼珠泛起漣漪︰“這一扇窗,這擱在以前,怕是能換咱全村過冬的口糧……”話音未落,他忽然挺直佝僂的脊梁,布滿老繭的手掌用力拍在陳暮肩頭,“不過咱有哥哥仔村長領著,早晚能住上會說話的屋子,用得上比這還金貴的玩意兒!”
曾阿牛鐵塔般的身軀蹲在沙地上,粗糙的指節幾乎要戳破照片里那台 24寸彩電。
海風掀起他褪色的獵裝,他卻渾然不覺,喉嚨里發出悶雷般的低吼︰“這鐵匣子比我以前捕鯨的網還大!不過哥哥仔村長說了,等我們的新公寓樓修建好了,每家每戶都有大彩電,每家屋頂都得支上能收天下消息的天線,漁網換成會自己游的鐵魚!”說著,他猛地攥緊腰間警棍,雙目炯炯有神。
澳島的那些生活,他們遲早也會有的。
他們不稀罕。
沈婉鈞的鋼筆“啪嗒”掉在賬本上,墨水在密密麻麻的數字間暈開一朵藍花。
她盯著照片里帶冷熱水龍頭的浴室,白皙的耳垂泛起紅暈,修長的手指無意識地絞著衣角︰“等我們公寓樓修好了,我家里也要這樣裝修,要有一個大浴缸,可以看海的大浴缸,還要有全自動的冷熱水,還要有冰箱,嗯,有陳暮在,我們都會有的。澳島,沒什麼好稀罕的。”
她突然抬起頭,鏡片後的眼楮亮得驚人,“我們一切都會有的。港澳,也沒什麼了不起!”
圍觀的漁民擠得竹籬笆吱呀作響,孩童們踮著腳尖爭搶照片,粗布衣裳摩擦出 聲響。
突然,有個梳著羊角辮的小姑娘指著照片里的無線電話尖叫︰“這黑匣子會自己說話!”
人群頓時炸開了鍋,驚嘆聲、議論聲混著咸腥的海風飄向天際。
但最後都化為一句話,“有哥哥仔村長在,我們都會有的。”
是的,他們堅信有陳暮在,他們就會過上幸福的小康生活。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何況,如今的生活,他們就已經很滿足,很幸福了。
漁民村的基建,依然如火如荼地建設著。
學校,醫院都已經起了兩層樓了。
公寓樓則要更快一點,畢竟相對來說,結構更為簡單。
陳暮的要求,就是按照後世第四代住宅去修的。
大平層,然後家家戶戶有個大露台,並且,還是270度環繞陽台。
至于說,為何不是360度環繞陽台,那是因為主臥那邊有自己的小陽台。
生活空間的陽台是隔離的,保持主臥的私密空間。
框架式結構,房間造型任意搭配。
畢竟,2400平方米的面積不算陽台),框架式結構,修建起來,只需要用料扎實,速度是很快的。
麻煩的是後續的裝修,那個就需要個人去根據個人喜好去弄了。
但是,全框架結構,卻也保證了工期速度超快。
尤其下面七層,都是車庫。
陳暮並沒有打算修建地下車庫。
的確,地下車庫,不佔空間,更能充分利用空間。
地下車庫的好處就是不佔用空間,然後安全性高。
但劣勢就是建築成本高,同時還施工周期長。
畢竟你要處理好地下的防水,堅固等等問題,施工周期是一定很長的。
如果陳暮打算修建地下七層車庫,那工期至少得延長半年以上。
所以,陳暮完全放在地面上。
公寓樓的下面七層,全部都是停車場。
足夠未來所有村民停車所用了。
至于安全性,整棟樓都是村民在住,外來人,那壓根進不來。
至于車庫進出,也不用考慮安全性。
進出口都有保安亭看護,也根本就不擔心安全性。
而且陳暮考慮過,未來電車的流行是必然的。
不說一定要買新能源車,買輛電動小摩托,那肯定會買。
這個玩意,陳暮覺得太方便了。
比燒油的摩托車方便太多了。
基本上報廢之前,不用做保養。
買了後,只要記得充電就行,其余的一切不管。
這玩意,一定是會存在電池燃爆風險的。
放在地下停車場,那危險系數就太大了。
放在地面上,燃爆了,也更好救火。
所以,如今陳暮精心打造的這棟後現代第四代住宅風的大平層公寓樓,已經修到了第10層。
速度極快。
當然了,後續裝修起來,所有村民就會頭疼了。
整個框架結構,一切都需要自己去弄。
那個就費時費力,還費錢。
所幸,這年頭,大家賺的工資高。
村民們,基本上月薪都在1500元一個月。
鵬城才四五百元。
內地,才30元左右。
這麼高工資,用來支付裝修費用,那是足夠了。
畢竟,村里還有那麼多黃金還沒處理。
90箱黃金啊。
整整90箱黃金。
這處理後,村里的活動資金,那就富裕的不像一個村子了。
放在這個時代,那足以和跨國集團相媲美了。
“陳暮,听說那個賀小姐很是漂亮。”晚上,沈婉鈞帶著一股子醋意找到了陳暮。
“呃...”
“不是侯玉婷說的,是我看見了你們的合影。侯玉婷給你們拍了好些個合影,她讓我將這個轉交給你。”沈婉鈞嘴巴嘟嘟地放下一疊照片。
照片里,是陳暮和侯玉婷在賀超瓊引領下,暢游澳島的一些場景。
里面也有侯玉婷,但更多的還是陳暮和賀超瓊兩人的身影。
而照片里,傻子都能看出來,賀超瓊望著陳暮的眼神都拉絲了。
那股仰慕之情,透著照片都能傳遞出來。
“婉鈞,我...”陳暮想要解釋一下。
“陳暮,不要說這件事了。我會繼續努力的,我會讓你離不開我的...工作能力的...”說到最後,沈婉鈞急匆匆補了幾個字後,滿臉羞紅地倉皇逃離。
呃,我是想要說,我和她目前,還是賀超瓊單相思我啊。
我是動了心,但是男人對于一個仰慕自己的美少女動心也很正常。
但是,可沒有到要生死相許的地步。
自己的未來,就是星辰大海啊。
兒女私情,那不過是調劑。
自己可沒許過給她。
當然,這話陳暮都覺得自己說出來好渣。
真是渣中渣。
但是,沈婉鈞卻連讓陳暮放渣話的機會都不給,就害羞地逃走了。
這讓陳暮頗為無語。
不過這樣也挺好。
自己現在還那麼年輕,就那麼早步入婚姻殿堂,那不是開玩笑麼!
2025年的少年,誰會想結婚啊。
當天晚上,陳暮原本是準備好好勾畫一下未來漁民村的發展。
現在每天和海鮮舫的合作,有條不紊。
一天1500港幣的收入,穩定之極。
而罐頭廠也在修建之中。
這個預計一個月內就能投產了。
未來預計第一年,罐頭廠的產能可以達到50萬罐。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第二年就能達到100萬罐。
第三年,爭取達到200萬罐。
未來,五年內,張廠長的計劃是達到年產500萬罐水果罐或者海鮮罐)。
而水果罐頭和海鮮罐頭的價格差不多。
在港島,這樣的罐頭出廠價能達到5港幣一罐。
當然,市場售價遠不止這個價格,大概在8港幣以上一個罐頭。
自然,罐頭廠就只能按出廠價來計算。
差不多就是年產值能達到2500萬港幣。
至于要是賣到內地去,那也就1元一罐左右。
那也就是500萬人民幣。
差距直接達到了5倍。
自然是要走出口生意。
尤其,現在出口補稅的政策,現在也出台了。
每出口為國家賺1元外匯,就能獲得相應的1元的各種補貼。
這可不僅僅局限于現金補償,也包括了土地,物質等等補償。
總之,這時代,出口是非常劃算的。
自己的錢賺了不說,還能獲得個國家退稅補貼,以及外匯補貼。
這也是這個時代即將出現的一個亂象︰出口轉內銷賺國家補貼。
甚至一部分人,直接空箱子出境,捏造一份外銷合同和收益。
在改革開放初期,這種亂象可是盛行過一段時期。
屢禁不止。
哪怕是抓了一批人,判了一批人,還是一樣照樣有人這樣做。
畢竟,財帛動人心,這樣無本的買賣,誰不樂意做啊。
一直到後來,國家外匯儲備夠多了,才沒有這樣的亂象了。
而如今,陳暮並不打算去讓國家補貼外匯。
當然了,國家補貼的陳暮會拿著。
然後用這筆錢去做慈善。
例如,給許多地方修路。
相對比過幾年就要大肆宣傳的希望小學,陳暮覺得,更重要的是修路。
路通了,那些學生家里,自然會送孩子去上學。
因為路通了,經濟就能流通,那收入就會上漲。
到時候,自然會送孩子去上學。
不然,你修一所希望小學,然後建在了窮山溝里,有什麼意義?
還是得讓一些老師去做出犧牲,去窮山溝里教書。
願意做出這種犧牲的人,陳暮很是欽佩。
但陳暮絕不會做這樣的人,也不會讓親朋好友去。
因為,這樣做,個人犧牲太大了。
像陳暮這邊的漁民村,也是因為沒有學校,陳暮才會去修。
同樣的,一樣會面臨師資力量不足,甚至沒有的困難。
陳暮可不會去談什麼愛心,談風險,陳暮要做的就是給願意過來上課的老師,足夠高的薪酬。
在薪資上,讓人滿意,比什麼都重要。
這一點,陳暮是有著非常清醒的認知的。
而要做到這一點,首先得村子里有錢。
這和海鮮舫的合作,陳暮相信未來30年內,這筆買賣,都不會斷。
而對于漁民村的村民來說,不管工資拿多高,1500也好,未來1萬5也好,他們骨子里還是熱愛打漁的。
打漁的那種樂趣,不是漁民根本就不能體會。
就如同旁人無法體會到城市里釣魚佬風雨無阻釣魚的樂趣一樣。
每天出去,結果是未知的。
這種未知所帶來的興奮感,讓漁民極為享受。
而且,這種未知,是可以通過個人的技能提升去改變一點點的。
所以,未來30年內,每天1500的收入不會少。
這一年就是港幣收益。
然後,罐頭廠一年最高能有2500萬港幣。
整合起來,那就是3000萬港幣的收益了。
但是,這不過是毛收益,不是淨利潤。
算到淨利潤,陳暮估計最多也就500萬左右了。
這就到頭了。
500萬淨利潤,現在漁民村這邊負債都是1.2個億。
雖然現在政策是無息貸款,但是5年後,要還1.2個億,怎麼還?
就這麼點錢,還不了。
當然,有那90箱黃金在,倒是不擔心什麼。
但是陳暮是希望給漁民村找到三條致富路。
第一條路,告別饑餓,每天的打漁,算是保證了基本生活費,可以讓所有村民衣食無憂。
但是發家致富,就不行了。
第二條路,就是致富之路。
罐頭廠,可以讓村民富裕起來。
人人百萬富翁,那是沒問題的。
但是徹底經濟自由,這麼點錢,還是不夠的。
還要找第三條路,就是經濟自由之路。
可以擁有說不的權利。
這條路,陳暮也已經有了答案。
實際上,想要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實現財富自由,擁有說不的權利。
其實路蠻多的。
例如,高端水產養殖與漁業深加工。
利用近海海域或灘涂發展高附加值水產如石斑魚、龍蝦、鮑魚、海參等),通過科學化養殖如深水網箱、工廠化循環水養殖)提升產量與品質。深加工環節可延伸產業鏈,如制成即食海鮮、魚糜制品、海洋保健品魚油、膠原蛋白),附加值提升 510倍。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像東南亞國家如泰國、越南)的蝦類養殖出口全球,單靠對蝦養殖產業鏈年產值超百億美元。
一個小漁村,如果產業鏈年產值能有百億美元,那怎麼也能讓人人實現財富自由了。
不過這個很破壞海洋生態環境。
對生態環境破壞比較嚴重,而且,還是要有人管理,有人開工,不符合陳暮的定位。
第二個,就是海鹽及海洋化工產業。
利用海水曬鹽發展食用鹽、工業鹽,進一步延伸至純堿、燒堿、溴素等化工產品。沿海鹽田資源豐富,原料成本低,適合規模化生產。
例如美國猶他州大鹽湖的鹽化工產業,支撐周邊化工企業年營收超 50億美元。
但這個,不僅僅破壞生態環境,對四周的生存環境破壞也嚴重。
那絕不是陳暮願意做的。
第三個,就是國際物流與港口經濟。
依托天然良港發展集裝箱運輸、散貨物流,成為區域貿易樞紐。港口經濟可帶動倉儲、報關、航運代理、臨港工業等上下游產業,形成“港口產業城市”聯動效應。
像新加坡港憑借自由港政策,成為全球集裝箱樞紐,帶動金融、貿易、航運服務業,人均 gdp超 7萬美元。
但這個港口,陳暮一個人可吞不下,那是屬于鵬城市的。
而且,那對環境破壞也大。
陳暮如今絕不希望自己生活的環境遭到各種破壞。
第四個,跨境貿易與大宗商品交易。
沿海地區便于開展進出口貿易,尤其是大宗商品原油、煤炭、糧食、礦石)的中轉、加工、交易。通過建立交易市場如原油期貨交易所),掌握定價權。
例如迪拜依托港口發展石油貿易,建立迪拜商品交易所dgcx),成為中東貿易中心。
但這個,一次石油泄露,四周的海洋就徹底毀滅了。
陳暮更不可能去做了。
所以,陳暮給漁民村找到的第三條路,就是高端濱海旅游與度假地產。
依托海灘、海島、海洋生態景觀發展旅游業,包括濱海度假村、潛水、游艇、郵輪、海洋主題樂園等。高端旅游客單價高如私人海島度假日均消費超萬元),且可帶動地產、餐飲、購物等消費。
現在,陳暮已經開始打造了。
將漁民村附近10.28平方公里的土地,全部打造成為一個高端海濱度假旅游聖地。
未來,漁民村只負責整個產業鏈的管理,起到一個市場監督作用,以及環境保護作用。
其余的,全部由那些前來投資的商戶負責。
漁民村只需要負責收租金就行。
那一年租金,可不得了。
像馬爾代夫,以“一島一酒店”模式發展高端度假,旅游業佔 gdp超 30,人均旅游收入超 5000美元。
自己這邊打造好了,雖然比不上馬爾代夫那麼高端,但是一年下來的利潤,陳暮保守估計也應該超過千億人民幣。
當然,那是指整個度假社區的營收。
陳暮這邊只收營收5的管理服務費,以及3的環境保護費。
加起來,就是營收8的收益。
如果一年營收千億,漁民村就能拿到80億的純收益。
投入的不過是日常的一個基本管理,負責解決商戶自身解決不了的矛盾,以及督促商戶愛護環境。
這投入的人力,物力極少。
一個億的開支,都是頂天了算。
剩余79億,分給漁民村32戶人家,按照漁民村股份來算,每戶是1的股份,那就是7900萬。
每戶,每年什麼都不做,就能在未來分到7900萬的純收益。
不管這一戶未來多少人,7900萬的收益,足以實現財富自由,擁有說不的權利了。
這就是陳暮給漁民村制定的財富三部曲。
但此刻,一個電話打亂了陳暮的思緒。
喜歡趕海1979,海洋成為我的後花園請大家收藏︰()趕海1979,海洋成為我的後花園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