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緊張,來,吃顆糖,那麼飛機起飛時,就沒那麼難受了。”陳暮遞給一旁甦念之一顆糖。
甦念之清秀的臉龐微微一紅。
第一次坐飛機,讓她格外緊張。
尤其飛機引擎那巨大噪音帶來的不適感,讓她更加害怕。
尤其,她是城市規劃專業。本身就是腳踏實地那種,這飛機,飛上高空,她是真緊張。
本來她是提議坐火車的,但陳暮覺得太慢了,而且這年頭,可沒有後世的動車和高鐵,只有那慢悠悠的綠皮車。
哪怕綠皮車有臥鋪,那從京城到鵬城,得跑接近30個小時。
而這年頭,又沒有手機之類。
在火車上呆30小時,太難受了。
尤其,味道大,陳暮受不了。
從2025年穿越過來,最難以忍受的莫過于這個時代的低效率。
2小時後,陳暮抵達了鵬城機場。
從機場出來,甦念之就感覺到自己五官的感知炸了一般。
一股潮濕黏膩的熱浪便裹脅著咸腥的海風撲面而來,仿佛給她蒙了一層浸透海水的紗。
這種濕熱與京城干爽的夏風截然不同,就像把她從裝著冰鎮酸梅湯的琉璃盞,突然浸入了沸騰的咸湯里。
在京城,此時胡同里的槐樹葉正被微風輕拂,沙沙聲伴著鴿哨聲,在灰牆灰瓦間流淌,連空氣都帶著幾分悠然自得的閑適。
走出機場,褪色的“鵬城歡迎您”橫幅在風中瘋狂翻卷,紅漆字像被烈日灼傷的傷口。
不遠處的工地才是真正的主角——數十座塔吊如鋼鐵巨人般矗立,長臂在烈日下泛著刺目的銀光,轟鳴聲、打樁聲與工人的號子聲交織成震耳欲聾的交響樂。
工人們赤著膀子,古銅色的脊背在陽光下油亮,汗水順著肌肉溝壑流淌,浸透粗布汗衫,他們搬運鋼筋時的吆喝聲,充滿了原始的力量與野性。
而在京城的街頭,行人步履從容,中山裝的口袋里別著鋼筆,連說話都是帶著書卷氣的抑揚頓挫,哪有這般近乎嘶吼的熱烈。
踏上鵬城尚未硬化的街道,甦念之的皮鞋瞬間陷入松軟的泥土,仿佛大地在熱情地挽留她。
路邊的臨時工棚歪歪扭扭,竹篾與油氈搭建的簡陋建築里,傳出叮叮當當的工具敲擊聲,夾雜著工友們爽朗的粵語談笑,聲音里滿是對未來的憧憬與干勁。
反觀京城的胡同,此刻正是提著鳥籠遛彎的老人慢悠悠踱步,國營商店里營業員戴著袖套,不緊不慢地稱量白糖,一切都遵循著幾十年不變的節奏,像是上了發條的老座鐘,沉穩卻略顯刻板。
建築風格的差異更是讓甦念之震撼。
京城的新建築,哪怕是最前衛的設計,也總帶著傳統美學的鐐銬,講究對稱、莊重,飛檐斗拱的元素若隱若現,仿佛在向歷史致敬。
而鵬城工地上那些剛露出地面的建築框架,腳手架如瘋狂生長的藤蔓般縱橫交錯,工人們像靈巧的蜘蛛在鋼架上攀爬,建築形態肆意張揚,充滿了打破常規的冒險精神。
這里沒有束縛,只有對未知的探索與渴望,這種大膽讓保守的京城建築界望塵莫及。
來到漁民村,老榕樹下,幾個漁民正用粗糙的手掌修補漁網,他們的粵語對話甦念之完全听不懂,但那爽朗的笑聲卻像陽光一樣燦爛,傳遞出對生活最質樸的滿足。
村里低矮的瓦房牆面上,斑駁的痕跡是歲月的刻痕,有的牆皮脫落,露出里面粗糙的磚石;然而門前晾曬的咸魚干散發著誘人的香氣,院子里嶄新的自行車在陽光下閃著銀光,新舊交替間,是生活的希望在跳動。
這和京城世代傳承的四合院截然不同,四合院的磚牆圍起的是家族的記憶,而漁村的每一處都帶著與大海搏斗的鮮活,既有傳統的根脈,又涌動著變革的力量。
站在漁村制高點,甦念之極目遠眺。
西邊,鵬城灣波光粼粼,漁船穿梭,劃出白色的弧線,陽光灑在海面,如萬千細碎的金箔在跳躍。
東邊,大片農田與荒地在烈日下沉睡,遠處新建廠房的輪廓若隱若現,仿佛是城市未來的幻影。海風呼嘯著掠過她的長發,空氣中混合著海水、泥土與混凝土的味道,這是破舊與新生交織的獨特氣息。而京城的空氣里,彌漫的是故宮紅牆的厚重、胡同槐樹的清香,是千年歷史沉澱的韻味。
這一刻,甦念之終于懂得,京城是一本裝訂精美的古籍,每一頁都寫滿故事;而鵬城,是一張嶄新的宣紙,等待著濃墨重彩地書寫傳奇。
盡管這里沒有京城的繁華與秩序,但這種充滿野性的生命力,這種對未來無所畏懼的憧憬,正是她作為城市規劃者夢寐以求的舞台。她握緊手中的圖紙,眼中閃爍著光芒——在這里,她將與這座年輕的城市一起,創造出震撼世界的奇跡。
“怎麼樣,對這里感覺如何?”沈婉鈞笑嘻嘻望著甦念之。
“我第一次剛來的時候,對這里也是百般不適應,可是現在,這里可真好。沒有京城的那麼多束縛,那麼多的規矩。這里,才適合我們年輕人,可以自由生長,按照我們自己的意願而活。”沈婉鈞伸了個懶腰。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脖頸處沁出的汗珠順著縴細的鎖骨滑進白襯衫領口。
她雙手交握舉過頭頂,緩緩向後仰去,發梢垂落的弧度像一彎月牙,露出一截瑩潤的手腕。
隨著脊椎發出細微的“ 嗒”聲,她舒展的腰線在布料下勾勒出流暢的曲線,仿佛春日里一株抽枝展葉的玉蘭。
百無禁忌,就是此刻沈婉鈞的真實寫照。
在京城,這是會被人罵的。
甦念之默默對比著沈婉鈞在京城和在這里的不同,突然間,有了明悟。
“其實,我已經做好了來吃苦的準備。但沒想到,這里的條件,卻比我想的好的太多了。”甦念之站在陳暮家小洋樓的頂層。
這里就是漁民村的最高點,
在這頂層,陳暮可是專門弄出來一個空中花園。
平常,陳暮沒事時,就喜歡坐在這,眺望著遠處的海景。
一輩子漁民,在海里是為了生存,在岸上,則是為了生活。
“而且,你看,那棟粉色的公廁,真的好方便,而且那麼的干淨。這漁村,和我印象中的髒亂差,完全不沾邊。比京城不少胡同都干淨。”甦念之感嘆,“而且,這里整個漁村,好干淨,整潔。”
沈婉鈞笑笑,沒有去解釋,她來的時候,可不是這樣。
不過,這都過去了。
“對了,我們都要住這里嗎?”甦念之問,“這不是陳暮的家嗎?”
“怎麼?害怕別人說他金屋藏嬌?”沈婉鈞噗呲一樂,“這里不是京城,雖然漁民村的很多村民喜歡開玩笑,說一些不著邊際的話,但是你放心,在這里,沒有人會拿陳暮村長開玩笑。”
“為什麼?”
“因為他是陳暮村長呀!呃,在這里,最好你不要直呼陳暮的名字,村里人都叫他哥哥仔村長,無論男女老幼,而我呢,都是叫他陳暮村長。”沈婉鈞提醒說。
“為什麼?”
“因為他,才讓漁民村從過去一個老破舊,生活都困難的漁村,成為現在整個鵬城,乃至全國都爭相報道的先進漁村。”沈婉鈞說,“你生活幾天,就會明白陳暮村長在這些漁民心中的地位有多高。”
甦念之點點頭。
“那你們什麼關系?”甦念之好奇問。
關系?
沈婉鈞想了想,臉色頗有點古怪。
“你不用回答,我就是好奇而已。”甦念之可是才女,一眼就看出了沈婉鈞那古怪神色之中隱藏的信息。
顯然,現在這情況應該是神女有情,襄王無意。
甦念之不由的內心吐槽陳暮。
論學歷,她比沈婉鈞要高一點。
畢竟她是清華畢業。
但是論長相,身材,沈婉鈞可一點都不輸她。
而且,沈婉鈞要比她高一點。
甦念之身高已經很高了,有165公分,可沈婉鈞卻有168公分。
這麼千嬌百媚的大美女,陳暮是一點沒動心?
不知道這位陳暮村長是怎麼想的。
近水樓台先得月都不知道嗎?
“怎麼樣?覺得這兒如何?”這時,陳暮拖著一盤冰鎮西瓜上來。
“冰鎮西瓜!”甦念之驚訝。
這年頭,冰鎮可不容易。
這可是1979年,冰箱,在全國來說,還是稀罕物。
如今處于改革開放初期,生產力水平有限,家電制造業尚在起步階段。
冰箱的生產面臨著技術落後、設備陳舊、原材料供應不足等諸多問題。
國內僅有少數幾家工廠具備生產冰箱的能力,且生產規模小、產量低。以當時較為知名的冰箱生產廠家為例,生產工藝相對簡單,年產量不過幾千台甚至更少。
從消費角度來看,冰箱的價格對于普通家庭來說是難以承受的高昂開支。
一台冰箱的價格往往相當于普通職工數年的工資收入,即便有購買意願,也因經濟條件限制望而卻步。同時,計劃經濟體制下,冰箱作為緊俏商品,需要憑票供應,即便有錢也不一定能買到。
現在比較流行的‘沙松’冰箱,售價高達2000元。那根本就不是普通家庭能承受的。
在城市中,冰箱主要出現在一些機關單位、醫院、科研機構等,用于儲存藥品、科研樣本等特殊用途;而在廣大農村地區,冰箱幾乎是聞所未聞,人們依舊依靠傳統的儲存方式來保存食物。
所以在如今這個年代,冰箱是名副其實的“奢侈品”。
但,現在已經是7月了。
鵬城已經很熱了。
陳暮受不了那麼熱。
本來想弄空調回來,但是問題在于,空調需要的電量太高,對于電線的負荷需求高。
漁村的電線都是最細的那種。
當初牽線時,就沒考慮過空調的使用。
所以,根本承載不了空調的使用。
陳暮打算等路修好了,就全村進行電線整改。
在那之前,陳暮就從港島那邊買了幾台冰箱回來。
兩台自己家里用,自己房間和父母房間一樣一台。
老村長家一台,然後村里公用一台。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這西瓜整個放進冰箱,冰好了,拿出來一切,那口感,在這盛夏,別提多爽了。
“在這里,很多東西,都能從港島買過來,可比京城還要能提前享受!”沈婉鈞毫不客氣,拿過一片冰鎮西瓜吃了起來。
那冰爽的口感,瞬間打消了不少暑意。
甦念之夜接過一片冰鎮西瓜,輕輕吃了一口。
那種炎炎夏日,一口冰爽的痛快感,讓她對這里,更是喜歡了一些。
“陳暮村長,我剛剛在這里打量了一下四周。這里風景真的很不錯。從長遠規劃來看,這里不適合做工廠。那樣太浪費這海灣和這片沙灘了。”甦念之說。
她一路過來,經過其它漁村時,看見那些漁村為了招商引資,是不顧海灘,就在不遠處就開始修建了廠房,對環境破壞太大了。
陳暮點點頭。
“你看,遠處就是鵬城灣,這邊就是一望無際的海洋,而斜對面,就是港島。這後面這條5公里長,正在修建的道路,就是我們村投資興建的對向六車道。而兩邊各1000米的範圍內,都是我們漁民村的地。我計劃在這里興建學校和醫院。但怎麼規劃,如何興建,就是我請你過來的原因。”陳暮介紹說。
甦念之輕輕咬著西瓜,腦海里回味著陳暮的需求,掃視著眼前這片充滿無限可能的土地。
海風掀起她鬢角的發絲,咸澀的氣息撲面而來,卻絲毫沒有擾亂她的思緒。
思索良久後,她放下手中的西瓜。
從帆布包里取出一卷泛黃的漁村現狀圖,又攤開一張嶄新的空白圖紙,指尖輕輕撫過紙面,仿佛已經觸摸到了未來的輪廓。
“陳暮村長,”她的聲音清脆而堅定,“我們得先明確功能分區。鵬城灣沿岸可以打造生態景觀帶,既保留海洋特色,又能作為居民休閑的好去處。道路東側靠近海洋的區域,海風較大且濕度高,適合建設醫院。醫院的選址要考慮到交通便利,方便周邊居民就醫,同時要預留足夠的擴建空間。我建議采用圍合式布局,中間打造一個綠植庭院,既能提供良好的就醫環境,又能緩解患者的焦慮情緒。建築風格可以融入嶺南騎樓元素,既能遮陽避雨,又能體現地域特色。”
她頓了頓,拿起鉛筆在圖紙上勾勒出大致輪廓,“學校則建在道路西側,這里相對安靜,能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學習環境。學校規劃要注重開放性和互動性,設置開放式的圖書館和實驗樓,讓學生在探索中學習。校園內可以規劃一個小型人工湖,與生態景觀帶相呼應,不僅能調節局部氣候,還能成為學生課余放松的場所。”
“交通規劃也至關重要,”甦念之用紅筆在道路上標記,“這條六車道的主干道是漁村發展的命脈,我們要在道路兩側設置非機動車道和人行道,保障出行安全。在道路交叉口規劃環形轉盤,提高車輛通行效率。同時,預留地鐵或輕軌的建設空間,為未來的公共交通發展做好準備。”
她抬起頭,目光望向遠處的港島,“我們還可以借鑒港島的商業發展模式,在道路兩側 1000米範圍內,規劃商業綜合體和步行街。但要注意與生態景觀帶和學校、醫院保持一定距離,避免商業活動帶來的噪音和人流干擾。商業區內可以設置海鮮市場和特色手工藝品店,既促進經濟發展,又能展示漁村文化。”
說到這里,甦念之眼中閃爍著興奮的光芒,“最後,我們要注重生態保護。在土地開發過程中,盡量保留原有的紅樹林和濕地,打造生態緩沖區。利用這些自然資源,開展生態旅游項目,讓游客既能欣賞到美麗的自然風光,又能了解漁村的生態文化。這樣,我們就能實現經濟發展與生態保護的雙贏。”
陳暮听得入神,眼中滿是欽佩與期待,“甦總工程師,你這規劃太妙了!有了你的設計,我們漁村一定會成為最耀眼的明珠!”
總工程師?甦念之一愣。
“嗯,你以後就是我們漁村的總工程師。休息一些,晚上有一個給你舉報的接風篝火晚會。到時介紹一下未來你工作上的合作伙伴認識。”陳暮笑說。
海邊的篝火晚會,這是漁民村的傳統了。
現在,也被陳暮拿來招待貴客,或者慶祝眾多喜事了。
對此,陳暮還是蠻喜歡的。
畢竟,夜幕之下,海風徐徐,烤著乳豬,喝著啤酒,那種感覺實在再過美妙不過。
尤其,現在有冰箱了。
冰鎮啤酒喝起來,那感覺別提有多爽了。
“謝謝!”甦念之輕聲說。
“對了,婉鈞,你幫甦總工,安頓一下。然後,明天去給她開個戶口。你們繼續聊,我先去忙了。”
望著陳暮匆匆而去的身影,甦念之愕然。
“他就這麼忙?”甦念之問。
“嗯!你和他接觸多了就知道,他真的很忙。因為他野心很大。每次他都在說,未來漁民村會怎樣,怎樣,每次听他說起漁民村未來時,你會發現,他真的是一個很迷人的男人呢!”沈婉鈞說到這,突然臉色一紅。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不知不覺間,將自己心里話說出來了。
甦念之一樂。
看來,自己這位同事,是情根深種啊。
不過,她也必須承認,陳暮的確是一個很有魅力和魄力的人。
來這里,自己的選擇果然沒錯。
暮色像被揉碎的胭脂,將鵬城漁村的瓦房浸染成蜜色時,村口空地上的篝火已竄起丈高火苗, 里啪啦的爆裂聲混著烤海鮮的焦香,在潮濕的海風里翻涌。
甦念之攥著陳暮遞來的米酒碗,粗陶表面凹凸不平的紋路硌著掌心,這讓她想起京城茶館里那只總帶著茉莉茶香的溫潤青瓷蓋碗——一個帶著海風的粗糲,一個裹著茶香的精致,恰似兩地截然不同的溫度。
“甦姑娘,來唱個北方曲兒!”一聲帶著濃重粵語腔調的吆喝突然炸開,數十道熱情的目光瞬間聚焦在她身上。
甦念之握著酒碗的手微微發顫,喉結下意識滾動。
在京城,學術沙龍上人們連舉杯都講究“酒滿敬人,茶滿欺人”的規矩,言辭總要反復斟酌才肯出口;而這里的邀請直白得像烈日下的沙灘,滾燙、坦蕩,毫無保留。她起身時,裙擺掃過地上散落的貝殼,發出細碎聲響,恍惚是北海公園湖面的漣漪,卻比京城的漣漪多了幾分鮮活的生命力。?
當第一句京韻大鼓從喉間溢出,篝火旁驟然安靜下來。
甦念之望著圍坐的村民們,阿公們黝黑的臉龐被火光映得發亮,皺紋里都嵌著好奇;阿婆們用頭巾包著盤起的白發,跟著節奏輕輕搖晃;幾個孩童趴在大人背上,眼楮瞪得溜圓。這目光與京城戲樓里端莊的凝視全然不同——那里的掌聲帶著克制的韻律,人們端坐紅木椅上,連喝彩都要拿捏著分寸;
而此刻,有個阿婆直接跟著節奏拍起了膝蓋,發出“砰砰”的聲響,質樸得可愛。唱到動情處,一個年輕漁民突然紅著臉用粵語接了下句,跑調的旋律惹得眾人轟然大笑,笑聲驚起棲息在榕樹上的海鳥,撲稜稜掠過夜空,打破了所有矜持。甦念之眼眶發燙,原來在漁村,連快樂都能如此肆意地迸發。
火光搖曳間,甦念之被拉進跳舞的人群。
有個大嫂不由分說地將一串海螺手串套在她腕間,粗糙的掌心帶著海水的咸澀,還沾著未洗淨的魚鱗。她笨拙地模仿著漁舞動作,甩動的裙擺揚起又落下,掃過篝火濺起的火星。
這讓她想起京城元宵燈會,姑娘們提著花燈在長廊下漫步,蓮步輕移,連步子都要數著節拍;而漁村的舞步帶著與海浪搏擊的力量,人們赤腳踩在溫熱的沙地上,高聲吆喝著,手臂揮向夜空,仿佛要擁抱整個星辰大海。海風裹著熱浪撲在臉上,她卻覺得比京城冬日里裹著貂裘還要自在,原來真正的自由,是不必在意姿態是否優雅。
深夜,篝火漸熄,余燼仍在 啪作響。
甦念之躺在臨時住所的竹席上,听著遠處傳來的海浪聲,像極了京城太廟晨鐘的綿延回響。
但此刻的她卻無比清醒︰京城的風俗人情是一幅裱好的古畫,亭台樓閣、花鳥魚蟲都被框在規矩里,端莊得不容褻瀆;而漁村的一切則是一首即興的漁歌,每個音符都帶著咸腥的海風,帶著與大海搏斗的吶喊,帶著對生活最赤誠的熱愛。
她摸著枕邊村民送的貝殼,紋路里還沾著細沙,突然覺得自己不再是個旁觀者——這座在變革中生長的漁村,正在用滾燙的人間煙火,悄然重塑她對生活的認知,原來拋開精致的枷鎖,最本真的情感與生活,竟如此動人。
第二天,陳暮一大早來到老村長家。
這里,如今已經成為村里商談不為外人所知事情的場所。
“發生了什麼事?”陳暮詢問。
“今天我們在公海和海鮮舫交易時,出現了港島的皇家水警。”牛叔說。
“他們並沒有動手,但是卻一路尾隨我們。一直到快進入鵬城海域,他們才離去。”牛叔將早上發生的事情詳細描述了一遍。
“他們有做什麼嗎?”
“沒有,就是全程尾隨。但,我擔心他們會不會未來采取什麼行動?”
那可是港島皇家水警。
萬一采取行動,他們一點抵抗力都沒有。
陳暮想了想,搖搖頭。
“不用管他們。他們就是在給你們施壓,逼迫你們采取極端行為。”陳暮沉聲說,“你們千萬、千萬不要上當,不管他們如何激怒你們,都保持冷靜。一旦你們有任何過激行為,他們就能采取行動,將你們扣押。”
眾人一听,均是憤怒。
“這不是耍無賴嗎!他們怎麼和地痞流氓一樣。”
“鷹醬不一直都是如此嗎!自稱紳士國,可過往他們的行為,哪一件事紳士了。”陳暮鄙夷,“至于港島這些人,就更無恥了。鷹醬的狗腿子而已。”
“那我們明天繼續送貨?”
“嗯,繼續送貨!在公海,只要不進入港島海域,他們就沒有執法權。”陳暮說。
眾人點頭。
其實,也不怪港島使出這樣無賴的招式。
全都是因為馬富貴拿了10萬港幣跑路的行為,讓港島那邊感覺自己居然被一群鄉巴佬給耍了。
這是讓他們無法容忍的。
他們甚至在想,馬富貴是不是聯合陳暮在騙他們錢。
這前後可是被詐騙了12萬港幣了。
錢不多,但是這事情是赤裸裸地打他們耳光。
他們何曾被人這樣耍過。
但現在,他們對陳暮還真沒辦法。
雖然已經找到了當初被陳暮沉海的和合圖那些人的尸體。
但是尸體上,沒有任何可以去證明陳暮的指紋,讓他們根本無法對陳暮進行通緝。
沒有一點證據,就更不談去和大陸方面交涉,去引渡陳暮了。
萬般無奈下,他們才想到這種無奈的招式。
一旦這些粗鄙的漁民,受不了挑釁反擊,他們就擁有了在公海的防衛權,將人帶回港島。
那時,不愁陳暮不來港島。
喜歡趕海1979,海洋成為我的後花園請大家收藏︰()趕海1979,海洋成為我的後花園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