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暮帶著沈婉鈞在鵬城如今的市區轉悠著。
今年可以說是鵬城元年,特區元年。
看上去還像是個小縣城,路兩側都是騎樓,街道還不是很寬。
不過人流卻已經很多,穿著中山裝的人流,川流不息。
這年頭,汽車都很少,哪怕是自行車,那也是家境不錯的家庭才買得起。
“你說,我們是不是給村里配一批自行車。”沈婉鈞突然開口。
陳暮是打算給村里配備兩輛汽車。
一輛小轎車,一輛面包車。
但是在沈婉鈞看來,汽車太招搖了點,而且村里人也多,總不能有什麼事都開車出去。
尤其,現在村里都沒人有駕照。
還不如自行車。
多配幾輛自行車更實用。
陳暮一听,略微一琢磨,連連點頭。
“你說的是,那等會就買32輛,一戶一輛。”陳暮望著街頭那28大扛,感慨萬分。
在後世,陳暮都是在一些博主的懷舊視頻和照片里才見過眼前這場景。
此刻,卻真實發生在自己眼前。
28大扛,那可是一代神車啊。
所謂28大扛,那是自行車車輪大小的型號。
28大扛,就是最大的車輪,那可是上能載人,下能運貨。
一戶一輛!
沈婉鈞繡眉挑了下。
如今這年頭,京城都多少戶還買不起自行車。
這邊,小漁村就已經一戶一輛了。
“對了,你準備怎麼找商人?”沈婉鈞好奇問。
他們誰也不認識,這就跑到城里來,像無頭蒼蠅一樣。
“放心,跟著我!”陳暮笑呵呵地來到一家餐廳。
這兒客流量,就沒那麼多了。
“這麼貴?”沈婉鈞看看菜單,吸口涼氣。
這里的菜,大多幾塊錢一份,比其他餐廳貴多了。
“因為來這里吃飯的都是港島商人。”陳暮笑說,“這都是港島的一些菜,這老板是個聰明人。”
如今,鵬城人流量極大。
許多飯館的生意都很好。
但是卻少有像這家餐廳老板那樣精明,開一家粵式茶餐廳。
“老板,兩份番茄牛腩套餐,外加兩杯奶茶加冰!”陳暮坐下來點餐。
“村長,這一份套餐可是8.8元啊!再加一杯奶茶,要10元了。”沈婉鈞看看價格,低聲驚呼。
陳暮開給她的工資已經很高了。一百元人民幣一個月獎金另算。
這工資,她告訴京城的一些同學,都是羨慕不已。
可縱然如此高的工資,在這吃一份套餐,沈婉鈞都感覺到肉疼。
太貴了。
“我出錢!”陳暮笑說,“你盡管吃,我買單。”
沈婉鈞還是覺得太貴了。
但很快,她就知道,這貴有貴的道理。
首先,奶茶真的好喝。
這之前,她真的沒喝過奶茶。
這港式奶茶的口感太好了,尤其現在鵬城進入6月,已經很熱了。
這時候來一杯冰奶茶,瞬間消暑。
陳暮卻是輕輕喝了一口。
“老板,我們村現在正在大搞基建,也在吸引外商投資,這以後每天會有很多人過來吃飯,如果我定點在你們這吃飯,能不能在你這來個包月,給我點優惠!”陳暮突然大聲吆喝著老板。
“村長,你小點聲!”沈婉鈞有點窘迫,陳暮聲音太大了,你就不能將老板喊過來嘛。
但陳暮卻不在意。
“長期包月,我月頭給你1000,月底結賬,多退少補。”陳暮繼續喊。
這時,老板滿臉堆笑地過來。
“這位村長是吧,您這樣年輕的村長可沒見過,果然是年輕人有大氣魄,豪氣。”老板一頓馬屁拍過來。
隨後,在陳暮和其完全沒有壓抑聲音的情況下,雙方談妥。
每個月月頭,陳暮會存1000元到店里。然後村里人來吃飯,到時月底結賬,多退少補。老板呢,給陳暮一個88折優惠。
當場,陳暮就讓沈婉鈞拿了1000塊出來,遞給了老板。
老板欣喜走了。
沈婉鈞卻是壓低聲音。
“村長,我們哪有那麼多業務啊,平常也沒那麼多人吃飯啊。這1000塊,要吃到什麼時候啊。而且,這是走公賬,還是你的私賬啊!”沈婉鈞有點急。
她是會計,目前暫時也兼任出納。
她可心疼陳暮這樣亂花錢。
尤其村里現在暫時沒收入了。
陳暮卻是笑而不答,只是示意她吃飯。
在沈婉鈞悶聲吃飯時,突然有個穿著港杉的男子走過來。
“請問這位村長,你們是哪個村的?最近是要做生意嗎?”
陳暮點點頭。
隨後就聊了起來。
幾分鐘後,這名男子遺憾離開。
不大會,又是同樣穿著男子過來。
接連來了好幾撥人。
全部都是要洽談合作的。
但是陳暮卻全部都拒絕了。
理由很簡單,陳暮只和想要搞海鮮加工的商人合作。
其余領域,諸如一些衣服,鞋子之類的工廠投資,陳暮全部拒絕。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不管這些過來的商人開出什麼條件,陳暮全部拒絕。
一時間,這邊也冷靜下來。
“村長,我是知道你剛才為何要那麼大聲了。你這是在釣魚啊。不過你怎麼一個都不答應啊?”沈婉鈞一臉不解。
“很簡單,污染大。那些產業不是不行,但是污染大了。我不希望為了致富,而破壞村里的環境。其余村,我管不了。但是我們村,不行。想要致富的手段有很多,但為此而犧牲環境,太不值得了。”陳暮感嘆。
沈婉鈞不太明白投資建廠和破壞環境有什麼關聯。
總覺得,陳暮拒絕那麼多商人,太可惜了。
她剛剛內心粗略算了下,村里現在地很多,佔地3平方公里,其中生活區域也就不到0.3平方公里。哪怕後續擴大生活區域,能用來投資建廠的,也還有2平方公里左右。
這麼大面積,足夠建一二十個廠了。那給村里帶來的地稅收入,還有村民打工收入,那可是一大筆錢。
如果陳暮都答應,那今年年底,保準村里人均萬元戶。
不是每一戶萬元戶,而是人均。
“好了,走了。我們去買車!”陳暮吃飽喝足,起身。
沈婉鈞掃了一眼餐廳里那些港商,遺憾地跟著陳暮離去。
沈婉鈞卻不知道,她和陳暮離開後,那些港商卻是閑聊開了,話題全部都是陳暮和他的漁民村。
這個村子,和目前鵬城其他村太不一樣了。
喜歡趕海1979,海洋成為我的後花園請大家收藏︰()趕海1979,海洋成為我的後花園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