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午時分,吳三桂的哨騎發現京郊出現一支軍隊,觀其規模、大旗,認出是黃得功的大軍,哨騎趕忙返回玉田向吳三桂稟報。
吳三桂得知黃得功千里來勤王,起初心生不屑,暗自想著︰本帥八萬關寧軍都不敢輕易出擊,你黃得功區區三萬人,也敢去跟百萬大順軍作戰,真是虎頭虎腦。
吳三桂命哨騎繼續嚴密探視,後又得知黃得功兵分三路,從三個方向進攻廣安門的大順軍,更是心生輕蔑,心說這虎頭虎腦的黃得功這不是去送死嗎?黃昏時分,哨騎再來稟報,說廣安門城下,明軍正與順軍展開激戰,廣安門方向喊殺聲,響徹雲霄。吳三桂當時還對身邊的夏國相說道︰“這黃得功堅持不了多久了,此人倒也是一員虎將,等他戰死了,若有機會,派人去給他收個尸吧。”
入夜後,直至亥時,廣安門方向的殺聲漸漸平息,吳三桂在大帳中,身邊是胡國柱、夏國相,此二人都是他的心腹。
吳三桂直接說道︰“這黃得功八成已經戰死了,我看啊,這京城我們是救不得,干脆啊,準備一下拔營回山海關吧。”
夏國相眯著眼,想了想,勸道︰“伯爺,此時恐怕我們還不宜撤軍,要走至少也得等京城陷落後再走,不然容易被後人恥笑說我們坐視君父危亡卻無動于衷。”崇禎下旨讓吳三桂進京勤王,封為平西伯。)
胡國柱想了想也附和道︰“是啊,夏軍師言之有理,此時我們走了確實不合適。”因夏國相擅謀略,故稱軍師。
吳三桂想了想也是,點了點頭說道︰“好吧,那就等京城淪陷之後。對外就說我關寧軍晚到了一步,流賊攻破了京城。”
這時,一個哨騎匆匆忙忙地來到中軍大帳。還沒等哨騎說話,吳三桂坐在椅子上,微微皺眉,一臉平淡地說︰“是不是李自成的大順軍攻入了廣安門?”在他們看來,黃得功那點人在李自成的百萬大軍面前,那就像是大海里面的一滴水,瞬間就會被吞沒。
哨騎滿臉大汗地跪下拱手說道︰“稟伯爺,廣安門的大順軍被黃得功三營兵擊退了,後退三十里。”
吳三桂原本平淡的臉上瞬間閃過一絲驚愕,雙眼瞪大,像是听到了什麼天方夜譚,身子也不由自主地微微前傾,愣了一瞬後,脫口而出︰“竟有此事?”那語氣里滿是難以置信。
胡國柱下意識地張大了嘴巴,手中正把玩的玉佩差點滑落,他抬手扶正頭上的官帽,眼神里滿是詫異,轉頭望向帳外,仿佛想確認這消息是不是真的,口中喃喃︰“黃得功區區三萬人,怎可能做到……”
夏國相眯著的雙眼猛地睜開,眼中精芒一閃而過,隨即恢復鎮定,他撫了撫胡須,微微點頭,似是在贊賞︰“看來這黃得功,當真有幾分能耐,不可小瞧。”言罷,目光投向吳三桂,似在等他下一步決斷,帳內一時陷入短暫的寂靜,唯余燭火搖曳,映照著三人各異的神情。
吳三桂在帳中來回踱步,一時之間也不知道如何是好了,擱著原本的打算是,黃得功戰死,京師淪陷,自己撤走完事,現在這叫什麼事啊。轉頭看向一邊的夏國相,問道︰“軍師,你有什麼良策?”
夏國相想了想說道︰“伯爺,依現在的形勢來看,我們只怕是不能繼續裝看不見了,黃虎千里迢迢都趕到了,而伯爺從山海關出發距離京師也就六百里,遲遲未到,若是這次京師解圍,就算眼下朝廷不會和伯爺翻臉,可這件事陛下一定會記在心里,日後若是朝廷喘過氣來,那……”說到這里,不再言語。
吳三桂點了點頭,說道︰“軍師言之有理,可是若是我們出擊,勢必會和順軍打個你死我活,這可都是本伯的嫡系啊,若是損失太大。”
在吳三桂心里,這關寧軍是自己的,不是他朱家王朝的,要是因為他朱家王朝葬送了八萬關寧軍,那自己在這亂世之中豈不是再無立足的本錢了。心中又想,這黃得功今日是打了一個突襲,大致是僥幸取勝,明日,雙方擺開陣勢干一場,黃得功是必敗無疑。
想到這里,吳三桂說道︰“我們還是再等等吧。”
夏國相說道︰“這一戰拖得越久對朝廷越有利,若是伯爺遲遲不去救援,等其他援軍都到了,那時天下人如何看待我們。”
吳三桂茫然地問到︰“還會有其他勤王軍?還有誰?”夏國相直接說道︰“湖廣的左良玉,山東的劉澤清,這幾支人馬之所以還沒來,是因為還在觀望,若是朝廷能打贏這一戰,他們肯定會來搶功勞。”
吳三桂想了想說道︰“南京的史可法,四川的秦良玉也會來?”夏國相搖了搖頭,說道︰“伯爺你說是四川一地重要,還是大明的京師重要,沒了川地大明還是大明,沒了京師大明還會在嗎?”吳三桂和胡國柱對視一眼,心說若是他們都到了,那自己還在這里窩著。
胡國柱對吳三桂說道︰“伯爺,軍師所言極是啊,我們不能再繼續在這里按兵不動了。”吳三桂沒了法子,囁嚅道︰“那……那……那。”
夏國相見吳三桂還是難以抉擇,于是說道︰“伯爺,其他幾路兵馬到來還需要時間,尤其是左良玉和劉澤清,在他們沒看見有勝利的希望時他們是不會來的,而史可法和秦良玉到來也需要時間,我們可以先在觀察一下。第一要趕在這兩支人馬到來之前對順軍發動進攻,第二我們也可以先看看,明日黃得功和順軍在正面戰場硬踫硬打得如何,我們再相機決斷。”
吳三桂說道︰“就依軍師之策,我們靜觀其變。”
喜歡大明忠勇侯請大家收藏︰()大明忠勇侯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