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力巔峰之我不是青天

第327章 愈演愈烈的攀比風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五縷煙火 本章︰第327章 愈演愈烈的攀比風

    安城跟著陳曉敏去機關食堂餐廳的時候,腳也不知道怎麼邁了,手也不知道怎麼甩了,竟然出現了同手同腳,那滑稽的模樣,引得路上正去省委機關食堂吃飯的省委機關干部,忍俊不禁。

    安城昂首挺胸,不以為然。

    暗戳戳的想︰省委王書記請我們吃飯,你們有這個待遇嗎?

    徐雨萌跟著王利琴已經先來到二樓的並州廳,餐桌上已經擺好了菜肴。

    陳曉敏領著葉文靜、安城、黃小雪和鄭志勇走進餐廳,一進餐廳,幾個人看到王書記本人,緊張的手腳都有些不听使喚了,只打哆嗦。

    徐雨萌一一為王利琴介紹︰

    “這是我們縣委辦公室主任葉文靜。”

    “這是我們萬陵縣財政局局長安成同志。”

    “這是我的聯絡員黃小雪。”

    “這是駕駛員鄭志勇同志。”

    王利琴微笑著和大家一一握手,然後招呼大家入座。

    “你們都是來自萬陵縣,也算是遠道而來,今天就在機關食堂招待大家。這些菜都是我們機關食堂的廚師做的,味道還是很不錯的,大家不要拘束,別回去了背地里說沒吃飽。”王利琴詼諧地笑著說。

    “謝謝王阿姨,我們一點都不緊張,是吧?”徐雨萌看出來了,他她)們夾菜的手都有些在哆嗦,所以盡量的打消他們的緊張情緒。

    王書記和徐雨萌的話,多少還是打消了一些他們的緊張情緒,漸漸的,大家都沒那麼緊張了。

    王利琴和大家談笑風生。她又很隨意的詢問了葉文靜、安城他們的一些的情況,葉文靜和安城都一一作了回答。

    這頓飯吃得很愉快,讓萬陵縣的這些人感受到了省委書記王利琴的隨和,沒架子。

    用完餐後,王利琴送徐雨萌一行到了車旁,再一次叮囑徐雨萌說︰“雨萌,回去後好好干!爭取在萬陵縣干出特色、干出成績來!要膽大心細、勇于探索,爭取走出一條符合萬陵特色的發展之路,成為我們廣南省縣域經濟農業農村發展的樣板!”

    听話听音!徐雨萌何等聰明,一下子听出了王利琴話里的意思︰王阿姨是讓自己好好的發展萬陵縣,然後形成經驗,好在全省各縣區推廣,讓自己摸索出一條適合廣南省農業農村發展的“萬陵模式”!

    “王阿姨放心,雨萌一定按照省委、省政府的指示精神,用心摸索並形成農業農村發展的’萬陵模式’,您就等著瞧!”徐雨萌信心滿滿的回答。

    只要省委、省政府對萬陵縣要錢給錢,要政策給政策,加上自己的能力,萬陵縣何愁發展不起來!

    種植油菜和紫雲英的資金一到位,萬陵縣全縣各鄉鎮在縣委、縣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各鄉鎮熱火朝天的開始了油菜和紫雲英的種植,據萬陵縣農業農村局的統計,當年油菜和紫雲英的種植面積,達到了60多萬畝,真的應了市財政局局長關平的估計,種植面積翻了一番。

    徐雨萌也在關注國內其他縣區的油菜種植面積,萬陵縣的油菜和紫雲英種植面積,妥妥的國內最大,屆時明年春暖花開的時候,萬陵縣成為國內最大的的油菜花和紫雲英金晌地將成為事實!

    徐雨萌同時指示縣文旅局和各鄉鎮、村委會,在一些田間地頭,用木材打造一些風車、觀景台、水車一些和油菜花、紫雲英景致相映襯的小景觀,既花不了什麼錢,又可以讓游客在欣賞油菜花和紫雲英的同時,感受到別樣的風景。

    萬陵縣委縣政府同時還決定,在來年的四月底五月初,舉辦萬陵縣首屆油菜花、紫雲英觀賞藝術節,當然,醉翁之意不在酒,旅游搭台,經貿唱戲,利用油菜花,紫雲英觀賞藝術節招商引資才是重點,同時正式向全國的游客發出邀請︰國內最美、最大的油菜花、紫雲英欣賞地,就在萬陵!

    萬陵人民歡迎您!

    ...........

    過了冬至,農村里面就開始閑下來了,農村里面娛樂方式不多,主要是打牌。

    這一閑,就蛋疼!

    這些年,各地不約而同的興起了“名人熱”,各個地方為了發掘名人到了近乎魔障的地步。

    只要是當地的名人,哪怕是歷史上那些招人唾棄,千夫所指的反面派,也以恥為榮,奉若神明。

    就連《水滸傳》里的潘金蓮的家鄉有人爭,高俅的家鄉也有人爭..........

    找到了所謂的名人的,以修族譜的名義號召全村人捐款,然後在村頭立一個大大的牌樓,雕龍畫鳳,牌樓上鎏金寫著︰的故鄉——村,好像這麼一干,這個村子立馬就脫貧致富奔小康了。

    農村村與村的攀比心更強。

    這村找到一個進士,那村就恨不能找到一個狀元,你找到一個戶部尚書,我就巴不得找出一個丞相。

    你家的牌樓修成高10米的,我們村的就要修的比你高1米,非要弄個11米的。

    這股風自然也吹到了徐遠舟的老家,新江省的安陵縣禾橋鎮。

    本來民風淳樸的小橋村還算淡定,有點任爾東西南北風,我自巍然不動的氣勢。

    但很快,小橋村的村民們就不淡定。

    小橋村的隔壁是沈橋村,全村1000多人基本上以姓沈為主。

    沈橋村在禾橋鎮的經濟基本上墊底,現在是誰有錢誰老大,笑貧不笑娼的時代,村子里不富就沒有底氣,所以沈橋村在禾橋鎮一直就是個小透明。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

    這次修族譜的時候,有一支沈姓一直查到了也不知道是不是到了1000多年前,然後發現這一支沈姓里有一位姓沈的先人,曾經擔任過兵部尚書!

    這一下沈橋村的如獲至寶揚眉吐氣了。

    要知道兵部尚書在明朝的時候屬于六部尚書之一,統管全國軍事的最高的行政長官,兵部尚書的級別可是正二品,比現在的省委書記、省長級別還要大!

    喜歡權力巔峰之我不是青天請大家收藏︰()權力巔峰之我不是青天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權力巔峰之我不是青天》,方便以後閱讀權力巔峰之我不是青天第327章 愈演愈烈的攀比風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權力巔峰之我不是青天第327章 愈演愈烈的攀比風並對權力巔峰之我不是青天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