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門城樓之上,趙汝安靜靜地看著下方那片熱氣騰騰的人間煙火,那雙總是深邃難測的眸子里,漸漸染上了一層他自己都未曾察覺的溫情。
他看餓了。
不是腹中的饑餓,而是一種……源自于靈魂深處的渴望。
他忽然很想嘗一嘗,那碗能讓他的子民們,露出如此滿足表情的米粥,究竟是何等的滋味。
“大伴。”
趙汝安開口,聲音不大,卻透著一股不容置疑的意味。
“去,給朕也盛一碗來。”
“朕……也嘗嘗。”
侍立在旁的大內總管梁宇,聞言渾身劇烈一顫!
他猛地抬起頭,那張總是古井不波的臉上,第一次,寫滿了驚駭與慌亂。
他幾乎是憑借著本能,“噗通”一聲,重重地跪倒在地,聲音淒厲。
“陛下!萬萬不可啊!”
梁宇以頭搶地,發出沉悶的聲響。
“陛下!您是萬金之軀,九五之尊!怎可……怎可食用此等粗鄙之食?!御膳房早已為您備下了合口味的膳食,您……”
“住口!”
一聲壓抑著巨大怒火的低喝,從趙汝安的喉嚨里爆發出來!
他猛地回過身,一雙早已通紅的龍目,死死地盯住了跪在地上的梁宇。那眼神,冰冷得如同數九寒冬的朔風。
“粗鄙之食?”
趙汝安的聲音在顫抖,那不是因為憤怒,而是一種……更深層次的悲愴。
“在你的眼里,朕的子民們每日果腹之物,就是粗鄙之食嗎?!”
“他們是人!是活生生的人!是朕的子民!他們能吃得,為何朕……就吃不得?!”
“難道在你的心里,朕,就該是那種高高在上,不食人間煙火,不知百姓疾苦的昏君嗎?!”
最後一句質問,聲色俱厲,振聾發聵!
梁宇被這股雷霆之怒徹底震懾,他癱軟在地,嘴唇哆嗦著,再也說不出一句勸諫的話。
陛下,是認真的。
……
片刻之後。
在數十名金甲禁軍和梁宇等一眾內侍小心翼翼到近乎神經質的拱衛下。
大安朝的天子趙汝安,一步一步,走下了那高高的午門城樓。
他走進了那片原本只屬于“凡人”的廣場。
“轟!”
皇帝的出現,如同一顆投入平靜湖面的巨石,瞬間激起了千層浪!
那些原本正埋頭喝粥的百姓們,在看清那個明黃色的身影時,全都愣住了。
短暫的寂靜之後,是山呼海嘯般的騷動。
“是……是陛下!”
“天吶!陛下他……他走下來了!”
“快!快跪下!”
“噗通!噗通!”
成千上萬的百姓,仿佛被一股無形的力量推動,齊刷刷地放下了手中的碗筷,再一次,五體投地,跪倒在地。
“臣等草民)參見陛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那聲音,匯成了一股足以讓天地都為之變色的洪流。
然而,趙汝安卻只是抬了抬手。
“都起來吧。”
他的聲音,通過太監手中的擴音器,傳遍了整個廣場。
“都起來,繼續吃。”
“今日,朕不是你們的君主。”
皇帝的聲音里,帶著一絲前所未有的溫和。
“朕,和你們一樣,只是一個……餓了肚子的百姓。”
說完,他不再理會那些依舊跪在地上,不敢起身的百姓和百官。
他在無數道目光的注視下,徑直,走向了那個依舊在默默施粥的,青色的身影。
他來到了余瑾的粥棚前。
余瑾放下手中的木勺,與同樣跪在地上的王安石一起,躬身行禮。
“臣,參見陛下。”
“平身。”
趙汝安看著余瑾,臉上露出了一絲復雜的笑意。
“余愛卿,辛苦了。”
他指了指那口還在冒著熱氣的大鍋。
“給朕,也盛一碗吧。\"
余瑾沒有說話,只是點了點頭。
他轉身,從旁邊一摞干淨的陶碗中,特意挑了一個。
那是一個碗口處,帶著一個小小缺口的,最普通的陶碗。
然後,他拿起木勺,舀了滿滿一勺粘稠的米粥,倒入碗中。他又從旁邊的菜桶里,特意多夾了一些青菜,又仔細地,挑選了幾塊精瘦的肉,放在了粥上。
整個過程,行雲流水。
仿佛,他盛的不是一碗粥。
而是一種……只有他們君臣二人,才能懂的,默契。
……
“陛下!”
梁宇連忙上前一步,從余瑾手中,小心翼翼到近乎虔誠地,接過了那碗粥。
他先是用自己的衣袖,仔細地擦了擦碗沿,然後,又撅起嘴,輕輕地,為那碗粥,吹著氣。
“陛下,慢些,當心燙……”
“不必了。”
趙汝安擺了擺手,竟親自從梁宇手中,將那只缺了口的陶碗,端了過來。
他先是將碗湊到鼻尖,深深地,嗅了一口。
那股混雜著米香、肉香和青菜獨有的清香的味道,樸素,卻又無比的誘人。
在所有人的注視下,他舀起一勺米粥,緩緩地,放進了自己的嘴里。
皇帝細細地咀嚼著,品味著。
那張總是帶著幾分深沉的臉上,漸漸地,露出了一絲孩童般的,純粹的滿足。
“嗯……”
他滿足地,發出了一聲幾不可聞的喟嘆。
“御膳房的粥,熬得不錯。”
他抬起頭,臉上露出一絲略帶得意的笑容,喃喃自語。
隨即,他將目光,投向了廣場兩側,那些依舊跪在地上,如坐針氈的文武百官。
他對著身旁的梁宇,忽然開口,聲音不大,卻字字清晰,帶著一絲玩味的譏誚。
“大伴。”
“奴婢在。”
“去。”
皇帝指了指那些穿著各色官服的身影。
“去問問那些平日里錦衣玉食,非山珍海味不入口的‘地主老爺們’。”
“問問他們,願不願意,陪著朕,也來嘗一嘗這碗……‘粗茶淡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