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書房內,已是深夜,余瑾再次奉詔入宮,與皇帝趙汝安進行了一場更為深入的密談。
這一次,他們觸及的,是足以動搖整個大安王朝根基的敏感話題——土地。
余瑾立于御案之側,擲地有聲,向趙汝安詳細闡述著土地兼並對國家帶來的深重危害︰“陛下,如今我大安,看似國泰民安,實則暗流涌動。其中最大的隱患,便在于土地兼並愈演愈烈。豪強世家、權臣勛貴,肆意侵佔田畝,致使國家稅賦流失嚴重,兵源枯竭,無數百姓流離失所,淪為佃戶流民,長此以往,民怨沸騰,國將不國!”
“而這些兼並土地的世家門閥,正是盧頌、聞澤之流盤根錯節的勢力根基所在。他們依靠著從土地上獲取的巨額財富,豢養門客,培植黨羽,干預朝政。若不從根源上斬斷他們的經濟命脈,僅僅是罷黜幾個官員,于大局無補,朝堂積弊,永難清除!”
余瑾語氣鏗鏘,提出了一個石破天驚的建議︰“臣懇請陛下,下定決心,在全國範圍內清查田畝,限制兼並,將那些被非法侵佔的土地,重新歸還于民,或收歸國有,如此方能充盈國庫,安定民心,重塑我大安王朝的根基!”
趙汝安靜靜地听著,面沉似水。余瑾的每一個字,都讓他這位九五之尊的皇帝,都有些心驚肉跳。
他何嘗不知道土地問題的重要性?何嘗不明白世家門閥對皇權的侵蝕?只是,這個問題太過敏感,牽扯的利益集團太過龐大,一旦觸踫,所引發的反彈,將是毀滅性的。
趙汝安眼中閃過一絲猶豫與擔憂︰“愛卿之言,字字珠璣,朕深以為然。只是,此事干系重大,遍查天下田畝,限制土地兼並,無異于與天下所有世家豪強為敵。其阻力之大,風險之高,恐怕遠超你我想象。稍有不慎,便可能引發天下大亂啊!”
“陛下所慮極是。”余瑾躬身道,“此事確實不能一蹴而就,需循序漸進,周密部署。臣以為,可先選取一二州府作為試點,摸索經驗。或者,先從那些已經查明確有貪腐行為、已被罷黜的官員及其家族所非法兼並的土地入手,以此為突破口,逐步推開。如此,既能減少阻力,也能向天下表明朝廷的決心。”
君臣二人,就著清查土地的具體策略、可能遇到的阻力、以及如何應對反撲,進行了長達數個時辰的深入探討與密謀。從輿論的引導,到官員的選派,再到軍隊的戒備,每一個環節都反復推敲。
最終,趙汝安長長地嘆了口氣,眼中閃過一絲決絕︰“罷了!既然積弊已深,非下猛藥不能痊愈!朕就陪你賭上這一把!此事,朕準了!但你要記住,務必謹慎行事,步子不能邁得太大太急,朕會給你最大的支持,但也要做好最壞的打算!”
余瑾心中一動,自己最終還是說服了皇帝,而說服的理由則是,通過土地問題,不僅能夠恢復國本,甚至能給盧頌等佞臣極其黨羽莫大的打擊,這才是皇帝最看重的,皇權!
皇帝想要的,就是從這些兩朝老臣手里,奪回自己的權利,而余瑾對于趙汝安的心思早就明了。
皇帝的這番話,雖然帶著諸多保留和告誡,但對余瑾而言,已是莫大的鼓舞。
這條路注定艱險,但只要能得到皇帝的信任與支持,便有成功的希望。
密談持續到後半夜,君臣二人終于在諸多關鍵問題上達成了某種程度的共識。
余瑾心中一塊大石落地,正準備躬身告退。
就在此時,一名御前太監腳步匆匆地從殿外走了進來,躬身向趙汝安稟報道︰“啟稟陛下,麗妃娘娘駕下李總管在外求見,說是有要事,想請平章事余大人撥冗一見。”
此言一出,御書房內原本略顯輕松的氣氛驟然一緊。
余瑾心中立刻升起一股強烈的警覺。朝臣與後宮嬪妃私下見面,乃是朝廷大忌,稍有不慎,便可能招來殺身之禍。
他當即拱手,沉聲道︰“回稟陛下,臣乃外臣,與後宮嬪妃素無往來,此舉有違宮規,亦恐引人非議,臣不敢僭越。”
那太監見余瑾直接回絕,臉上露出一絲焦急,連忙補充解釋道︰“余大人誤會了,麗妃娘娘並非要在宮中召見大人。听聞余大人近日為國事操勞,甚是辛勞,娘娘特意在宮外的翠華樓設下薄宴,想請余大人賞光,略作小憩。”
宮外設宴?余瑾眉頭微蹙,這听起來更加可疑。
似乎看出了余瑾的疑慮,那太監又立刻給出了一個看似“合情合理”的理由︰“實不相瞞,麗妃娘娘的父親,乃是吏部員外郎趙大人。近來吏部風波不斷,趙大人憂心忡忡,唯恐受到牽連。麗妃娘娘一片孝心,听聞余大人明察秋毫,斷案如神,故而想斗膽請余大人指點迷津,為其父解憂,也好讓娘娘安心。”
吏部官員的女兒……這個理由听起來倒也勉強說得過去。但余瑾深知,事情絕不會如此簡單。
那太監見余瑾依舊沉吟不語,又小心翼翼地補充了一句︰“余大人,麗妃娘娘也是一番好意,還望大人能……賞個薄面。”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這句話的潛台詞,余瑾听得明白。這不僅僅是麗妃的請求,背後恐怕還有更深層次的意味。
余瑾迅速權衡。這翠華樓的邀約,十有八九是個圈套,是針對自己的鴻門宴。
但麗妃是皇帝的寵妃,其父又是吏部官員,這個組合背後,很可能牽扯到盧頌,甚至是太師聞澤的影子。
如果直接生硬拒絕,不僅會顯得不近人情,駁了麗妃的面子,更重要的是,無法探知對方的真正意圖和底牌。
他抬眼看向龍案後的趙汝安,只見年輕的帝王面無表情,眼神深邃,既沒有開口阻止太監的請求,也沒有明確示意余瑾必須前往。
這種模稜兩可的態度,本身就值得玩味。
皇帝為何會允許麗妃的太監,當著他的面,向朝廷重臣發出如此敏感的宮外邀約?
這背後,恐怕不僅僅是麗妃或其父的意願那麼簡單。這更像是一種試探,一種博弈。盧頌和聞澤等人,或許是想通過麗妃這條線,來試探皇帝的底線,以及皇帝對余瑾的信任程度。
他們或許篤定,皇帝為了後宮的安寧,或者為了某種政治上的平衡,不會公然阻止這次“看似合理”的邀約。
甚至,這本身就是他們故意做給皇帝看的。如果余瑾拒絕,他們便可以攻訐余瑾恃寵而驕,不將後宮放在眼里;
如果余瑾赴約,那便正中他們的下懷,可以開始實施下一步的陰謀。
而皇帝的沉默,或許是在觀察余瑾如何應對這突如其來的難題,或許也是在借此機會,看看余瑾是否有足夠的智慧和膽略,來化解這場危機。
電光火石之間,余瑾心中已有了計較。他不能退,也無法完全回避。
余瑾深吸一口氣,對著那太監微微一笑道︰“既然是麗妃娘娘美意,又是為其父之事,本官若推辭,倒顯得不近人情了。還請公公回復娘娘,余某改日定會登門拜訪。”
他沒有直接答應翠華樓的邀約,而是將會面地點和時間模糊化,將主動權掌握在自己手中。
那太監聞言,眼中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失望,但還是躬身應道︰“奴才一定將大人的話帶到。”
待太監退下,御書房內再次陷入了沉默。
趙汝安看著余瑾,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長的笑容︰“看來,這京城的渾水,是越來越深了。愛卿,你可要小心了。”
余瑾躬身道︰“多謝陛下提醒,臣,心中有數。”
喜歡開局七品縣令,為民請命能爆獎勵請大家收藏︰()開局七品縣令,為民請命能爆獎勵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