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概是大一末或大二初的時候,顧神第一次成功\"騙\"過了自己的意識。
那時,他已經給眼前這個世界的一切都貼上了認知標簽——清北圖書館的每一本書、物理學和自然科學領域的每一篇論文,都在幫他拼湊這個世界的完整圖景。
但漸漸地,科學發展的速度跟不上他的思維需求了。
各種理論之間的矛盾和漏洞越來越多,讓他眼中的世界變得脆弱不堪,仿佛隨時會崩塌。
作為這個世界的\"旁觀者\"和\"繼承者\",他卻無法對這套看似精密實則千瘡百孔的體系做出任何修正。
最終,堆積如山的悖論讓他不得不懷疑︰自己耗費心血構建的這個世界,到底是不是真實的?
……
這個世界的原點,是人類意識產生的那一剎那。
人類的一切觀察、感受、丈量和接觸,經過意識的加工後,構成了對這個世界的認知。
然後基于這個原點,人類慢慢建立了一座名為科學的高山。
<~780n之間,對于>780n,<390n的電磁波毫無察覺,
人類能听到的聲波波長在20赫茲到赫茲之間,對于>赫茲,<20赫茲的聲音充耳不聞
甚至即便是觸摸,也都是假象,看似人類可以觸踫到地球上的一切事物,但實際在微觀層面,人類和物體之間因為電磁斥力的存在,始終留有空隙。
舉個例子,假如此刻,你握著男\女朋友的手,你所感受到的觸覺、溫度,其實是手掌的原子之間的電磁力相互排斥而生成的“感覺”,實際上你並沒有真正握住男\女朋友的手。
也沒有男\女朋友。
當顧神意識到人類對世界的認知存在巨大局限後,強烈的質疑如浪潮般涌來。
他開始懷疑眼前世界的真實性,與此同時,一個全新的\"真實世界\"構想在他的意識中逐漸成形。
然而,這個構建過程仍受到原有意識的干擾——過往的認知經驗不斷為這個新世界提供素材,而意識則持續向他灌輸\"世界本就如此\"的暗示。
但顧神拒絕接受這種預設,一場漫長的自我辯論就此展開︰一方是他清醒的\"本我\",另一方則是根深蒂固的\"意識\"。
憑借遠超常人的固執與堅持,顧神對意識傳遞的所有信息都采取了徹底否定的態度。
最終,在這場曠日持久的拉鋸戰中,意識節節敗退,徹底失去了主導權。
……
過往的所有認知都被顧神摒棄的過程,讓意識產生了一種“將要被拋棄”的錯覺,或許為了繼續佔據身體的主導,意識不得不為顧神提供新的信息…
在當時,這場“意識”與“我”的辯論取得勝利之後,顧神能清晰的感受到,一些前所未有的認知,開始在意識中出現
…
關于欺騙意識的方法論,顧神將其精簡為兩段式︰先用懷疑松動認知地基,再用否認引爆整個意識建築。
在顧神沉思的同時,彈幕上也圍繞這個問題進行著激烈的討論。
【哲學狂人】瘋狂刷屏︰“細思極恐!原來我們的認知都是意識加工後的產物?那什麼才是真實?”
緊接著一連串的問號和驚嘆號,仿佛要將屏幕刺破。
【科研萌新】帶著一連串驚嘆號問道︰“所以顧神是通過否定現有認知,倒逼意識突破維度?這和量子力學的觀測者效應有沒有關聯?”
後面還跟著幾個思考的表情,透露出滿滿的求知欲。
更有【陰謀論愛好者】拋出驚悚猜想︰“有沒有可能我們現在就是被高等文明欺騙意識,活在虛擬世界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