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此時,驍睿像是被什麼觸動了神經,猛地從椅子上坐直,身體前傾,目光中滿是感慨︰"洛塵,你說意識被欺騙,這事兒離我們普通人也太近了吧?
就說我朋友圈,三天兩頭冒出來"吃xx食物致癌""某種草藥包治百病"的文章,我媽天天轉發,怎麼勸都不听。"
洛塵推了推眼鏡,調出一份傳播心理學報告的全息投影,圖表上跳動的紅色曲線格外刺眼︰“這就是典型案例。
這些文章利用的就是人們對健康的焦慮。你記不記得我們之前討論求生邏輯時說過,當生命安全哪怕是感知到的威脅)受到挑戰,意識會優先接受能緩解焦慮的信息。”
他隨手放大一段偽科學文章的截圖,“看這些話術,‘權威專家揭秘’‘不轉就晚了’,通過制造緊迫感和虛假權威性,讓意識來不及深入思考就選擇相信。”
彈幕瞬間被類似經歷刷屏︰
【超市收銀員】︰“我婆婆信了‘綠豆包治百病’,天天煮綠豆湯,喝到胃痙攣進醫院!”
【學生黨】︰“考研時刷到‘30天逆襲985’的帖子,結果越學越焦慮……”
...
洛塵看著滾動的彈幕,神色變得嚴肅︰“信息層面的欺騙只是冰山一角。
當我們把目光移到現實生活,會發現物質消費領域同樣藏著精心設計的意識陷阱。”
這時,驍睿像是突然想起了什麼,猛地一拍大腿,神情既憤怒又懊惱。他抓起一旁的球鞋,狠狠砸在桌面上,橡膠底與金屬踫撞出刺耳的聲響,如同一聲憤怒的吶喊。
“這雙鞋就是資本給意識下的蠱!” 他氣得滿臉通紅,雙手顫抖著扯開鞋帶,露出內側燙金的
“全球限量0001”,
“你看這個數字,像不像烙印在大腦里的身份圖騰?
當我穿著它走在街上,以為踩碎的是平庸,其實是被消費主義編織的虛榮牢籠徹底吞噬。
當時發售說全球限量,搶到就是身份象征,我竟然熬了三個通宵才搶到,現在想想,真是可笑至極!”
洛塵輕笑一聲,調出消費市場的大數據模型,無數光點在虛擬空間中閃爍踫撞︰“這就是消費主義的典型套路。
商家通過饑餓營銷、明星帶貨、概念包裝,把商品和‘成功’‘魅力’等抽象價值綁定。
還記得我們討論主觀喜好的底層邏輯嗎?他們就是利用意識會把生存優勢和特定符號自動關聯的特性,讓你心甘情願為溢價買單。”
說到這里,洛塵突然停頓,目光轉向驍睿,“不過你有沒有想過,除了物質和信息層面,在更私密的情感關系中,是否也存在類似的操控?”
驍睿的表情瞬間凝固,沉默片刻後緩緩開口︰“說起來,我大學時曾親眼目睹一個朋友的遭遇。
她當時交了個男朋友,對方總是貶低她的穿著、興趣,甚至否定她的價值。
漸漸地,她開始覺得自己‘不配被愛’,整個人都抑郁了……這是不是意識被徹頭徹尾地操控了?”
洛塵神色凝重,調出心理學案例庫和幾篇相關論文︰“這是最隱蔽的意識欺騙——情感pua。
施害者通過持續否定、情感勒索,逐步瓦解受害者的自我認知。
意識為了維持心理平衡,會被迫接受‘我確實有問題’的錯誤結論,就像我們之前說植物人狀態時討論的——
意識會在極端情況下,選擇‘適應’虛假的生存環境,哪怕這會傷害自己。”
“但這些欺騙並非無懈可擊。”洛塵推了推眼鏡,將全息屏切換成思維導圖,
“我們可以從三個維度構建防線︰
第一,培養批判性思維,面對信息時多問‘證據是什麼’‘誰在受益’;
第二,建立科學的信息驗證機制,比如通過權威數據庫交叉比對;
第三,強化自我認知,定期審視內心需求,區分真實渴望與外界灌輸的偽需求。”
他頓了頓,將先前討論的案例逐一投射在屏幕上︰“無論是朋友圈謠言、消費陷阱還是情感操控,本質上都是利用了人類趨利避害的本能,將虛假信息包裝成‘生存優勢’。
但只要我們保持清醒的認知,掌握科學的分析方法,就能在意識的戰場上奪回主動權。”
這時,驍睿突然指向正在直播游戲的彈幕區︰“還有游戲!有些玩家為了虛擬皮膚、游戲等級,花光積蓄甚至借網貸。他們明明知道是虛擬的,可就是控制不住。”
洛塵點頭,切換到腦科學研究畫面,展示游戲玩家大腦的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游戲設計抓住了人類對獎勵和成就的本能渴望。每一次升級、開箱的刺激,都會讓大腦分泌多巴胺。
久而久之,意識會把游戲中的‘成功感’等同于現實價值,甚至為了維持這種虛假的愉悅,忽略現實生活的問題。”
接著,驍睿調出滿屏的“勵志雞湯”文章︰“這些‘草根逆襲’‘月入百萬’的故事,和顧神說的意識欺騙簡直如出一轍。
人們太渴望改變現狀,意識就自動屏蔽了這些故事背後的邏輯漏洞,只看到自己想看到的‘希望’。”
洛塵看著不斷刷新的彈幕,意味深長地說︰“所以顧神說得對,意識的欺騙無處不在。從朋友圈謠言到消費陷阱,從情感操控到虛擬世界,
我們以為自己在做選擇,殊不知很多時候,意識早已被各種無形的力量影響。”
“所以歸根結底,”洛塵總結道,“對抗意識欺騙的核心,在于建立理性與感性的平衡。我們既要接納本能帶來的情緒驅動,也要用知識和理性構建防火牆。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實現意識的自由。”
...
喜歡跟著番茄學物理請大家收藏︰()跟著番茄學物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