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顧神點到即止︰“大家不妨自行去查查科學界對生物的定義,會發現些超乎尋常的事……”】
......
一條條解釋瞬間出現在彈幕。
“生物,是指具有生命功能的生命體。”
“生命功能是什麼?”
“生存能力和繁殖能力。”
“能對外界的刺激做出相應反應。”
“能與外界的環境相互依賴、相互促進。”
“能夠排出體內無用的物質。”
“具有遺傳與變異的特性。”
“這些定義好像很普通啊,哪里詭異了?”
“主播別賣關子,快說詭異在哪。”
“我猜詭異的地方在于,這些定義好像無法完全區分生物和非生物的界限,比如病毒就很模糊。”
“是不是有些現象不符合這些定義,但又被認為是生物?求解答。”
...
驍睿看著這些彈幕,若有所思地對洛塵說︰“洛塵,你看這些生物定義,學問不小。就說生存能力和繁殖能力,你覺得這兩者對生物而言,哪個更關鍵?
我琢磨著,要是有一種生物,生存能力超強,能在各種極端環境存活,可繁殖能力極弱,它能在自然界長久存在嗎?”
洛塵認真回應︰“這不好簡單下結論。從物種延續看,繁殖能力似乎更關鍵。以大熊貓為例,它們在高山竹林生存能力不弱,可繁殖率低一直制約種群壯大。”
“這麼說,繁殖能力真的更重要?”驍睿疑惑道。
洛塵接著說︰“生物繁殖能力差,即便個體生存能力強,種群數量也難增長,遇到突發環境變化或災害,易走向滅絕。但生存能力是繁殖前提,個體得先存活,才有機會繁殖後代。所以兩者相互依存,缺一不可。”
“那有沒有生物通過別的方式彌補繁殖能力不足呢?”驍睿追問道。
洛塵又道︰“不過我倒是想到,有些生物可能通過延長個體壽命來彌補繁殖能力不足,
像一些深海里的長壽生物,它們雖然繁殖緩慢,但憑借超長的壽命,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證種群延續,這是不是對我們理解生存與繁殖關系有新的啟發?”
驍睿接著又拋出疑問︰“生物能對外界刺激做出相應反應,這點超神奇。
不過有些生物反應模式很固定,像含羞草,一被觸踫就閉合葉子;而有些動物面對危險,會依據具體情況,選擇逃跑、偽裝或者反擊等不同策略。你說這種反應模式的差異是咋形成的呢?”
洛塵推了推眼鏡,解釋道︰“這和生物進化歷程及生存環境緊密相關。含羞草的閉合反應是簡單生理應激,大概率是在漫長進化中,為避免外界物理傷害或減少水分散失形成的固定機制,無需復雜神經調控。”
驍睿忍不住感嘆︰“原來小小的含羞草背後還有這樣的進化邏輯,那高等動物的多樣化策略又是怎麼回事呢?”
洛塵接著說︰“而高等動物的多樣化應對策略,得益于發達的神經系統和認知能力。在復雜多變的生存環境里,單一反應模式無法滿足生存需求,所以逐漸進化出依據不同刺激做出不同決策的能力。”
“能具體說說動物是怎麼根據不同刺激決策的嗎?”驍睿追問道。
洛塵舉例道︰“比如狐狸面對不同天敵時,會結合天敵特點和自身所處環境,靈活選擇應對方式。
而且我覺得,這種反應模式的進化,可能還和生物的學習能力有關。
一些聰明的動物能夠通過後天學習,不斷優化自己面對刺激時的反應策略,這也許是‘邏輯’在生物個體層面不斷發展的一種體現。”
“生物能與外界環境相互依賴、相互促進,可環境變化要是太快,生物適應不過來,像好多物種因全球氣候變暖瀕臨滅絕,這是不是表明這種相互作用也有脆弱的一面?”驍睿繼續問道。
洛塵點點頭,說道︰“你說到點子上了,驍睿。當環境變化超出生物適應能力範圍,確實會給生物帶來滅頂之災。”
“那從長遠看,生物就只能坐以待斃嗎?”驍睿擔憂地問。
洛塵接著說︰“但從長遠進化視角看,這也是推動生物進化的動力之一。
環境改變時,具備適應新環境特征的生物個體,生存幾率更大,基因得以傳遞,促使物種進化。
就像工業革命時期,英國樺尺蛾原本多為淺色,工業污染讓樹干變黑後,深色樺尺蛾因更易隱藏在變黑的樹干上,生存幾率大增,逐漸成為優勢種群。”
“可現在環境變化速度太快了,生物真的能適應嗎?”驍睿滿臉憂慮。
洛塵神色凝重地回應︰“但現在我們面臨的環境變化速度遠超以往,很多生物來不及進化適應,這也警示我們,人類在追求自身發展時,要重視這種生物與環境相互作用的脆弱性,否則可能破壞整個生態系統的‘邏輯’平衡。”
“生物具有遺傳與變異的特性,遺傳讓物種保持相對穩定,變異為進化提供原材料。可變異是隨機的,怎麼就能保證產生的變異有利于生物進化呢?要是變異出些不利于生存的特征,那生物不就慘了?”驍睿滿臉疑惑。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洛塵耐心解答︰“變異的確隨機,多數變異對生物既沒明顯好處,也沒壞處,還有些甚至有害。”
“啊?多數變異都沒用,那進化可太難了。”驍睿驚訝地瞪大了眼楮。
洛塵接著說︰“不過自然選擇會發揮作用,具有利于生存和繁殖變異的個體,更容易存活並繁衍後代,不利變異的個體則逐漸被淘汰。”
“能給我詳細講講自然選擇是怎麼篩選的嗎?”驍睿追問道。
洛塵舉例道︰“以非洲草原上的羚羊為例,羚羊群中偶爾會出現跑得更快的個體,面對獵豹追捕,這些跑得快的羚羊生存幾率更大,基因就在種群中擴散,使整個羚羊種群奔跑速度逐步提升。”
“原來是這樣,”驍睿若有所思,“那隨著人類科技發展,比如基因編輯技術,會不會改變這種自然的進化邏輯呢?”
洛塵回應︰“你這個問題很關鍵。隨著人類科技發展,尤其是基因編輯技術的出現,我們是否有可能主動干預生物變異,引導其朝著有利于生物進化和生態平衡的方向發展呢?這可能是對傳統生物進化‘邏輯’的一種新挑戰和新探索。”
“生物能夠排出體內無用的物質,這看似簡單,實則暗藏玄機。不同生物排出廢物的方式千差萬別,植物通過氣孔排出氧氣和水汽,動物卻有專門的排泄系統,這種差異是怎麼產生的呢?”驍睿好奇地問。
洛塵思索片刻後回答︰“這與生物代謝方式和進化路徑緊密相連。植物進行光合作用,產生氧氣等物質,通過氣孔排出是代謝過程一部分,也有助于調節體內水分平衡。”
“哇,沒想到植物排泄和光合作用聯系這麼緊密,”驍睿驚嘆道,“那動物呢?它們的排泄系統是怎麼進化來的?”
洛塵繼續說道︰“動物代謝更為復雜,隨著進化,為維持內環境穩定,逐漸形成專門排泄系統,比如腎髒等器官。”
“動物的排泄系統具體是怎麼運作來維持內環境穩定的呢?”驍睿追問道。
洛塵解釋道︰“從進化角度看,動物排泄系統不斷完善,能更高效排出含氮廢物等,避免體內毒素積累,適應復雜生命活動和生存環境。
而且這種排泄方式的差異,可能還和生物的生活方式、棲息地環境有關。
比如水生動物和陸生動物,由于所處環境不同,排泄方式也有很大區別,這都是生物為適應環境遵循‘邏輯’的結果。”
“洛塵,這些生物定義真能涵蓋所有生物嗎?像病毒,它沒有細胞結構,不能獨立進行代謝活動,嚴格來講似乎不符合生物定義,可它又能在宿主體內繁殖,和生物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這該怎麼解釋呢?”驍睿提出質疑。
洛塵回應道︰“這確實是個有爭議的點。傳統生物定義基于細胞結構和生命活動特征制定,病毒的出現沖擊了這個定義。本質上,病毒可能是生命進化早期形成的特殊生命形式,借助宿主細胞代謝系統實現自身繁殖。”
“啊,病毒這麼特殊,那科學家們對它的看法是怎樣的呢?”驍睿一臉驚訝。
洛塵接著說︰“有些科學家主張拓寬生物定義範疇,將病毒納入其中,因為它有遺傳物質,在特定條件下能自我復制,具備一定生命特征。但也有觀點認為病毒太過特殊,不能完全等同于傳統意義上的生物。”
“這一爭議確實讓生物的定義變得復雜了,”驍睿思考後說,“那未來會有更合適的定義來囊括病毒這樣的特殊存在嗎?”
洛塵說︰“這一爭議促使我們反思和完善對生物的認知,或許未來需要一個更全面、包容的生物定義來囊括像病毒這樣的特殊存在。
說不定隨著對病毒研究深入,我們會發現一種全新的生命‘邏輯’模式,它既不同于傳統細胞生物,又和整個生命演化進程有著某種隱秘的聯系。”
驍睿看著這些彈幕,若有所思地對洛塵說︰“洛塵,你看這些生物的定義,好像和我們人類的行為模式有相似之處。我們人類不也是要生存、繁衍,對外界刺激做出反應,與環境相互作用嗎?
這是不是意味著顧神說的‘邏輯’,在生物的基本定義里就有體現?”
洛塵點了點頭,回應道︰“很有可能。從單細胞生物到人類,雖然生命形式發生了巨大變化,但這些基本的生命特性卻一脈相承。
或許這個全人類通用的‘邏輯’,就是在這些生命特性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
比如說,單細胞生物對外界刺激做出反應是為了生存,我們人類在生活中做出各種決策,本質上也是為了更好地生存和發展。”
“這麼說來,這個‘邏輯’貫穿了整個生命進化歷程和人類活動!”驍睿興奮地說。
洛塵接著說︰“結合前面說的科學史上概念的演變,以及生物進化的歷程,這個‘邏輯’就像是一條隱藏的線,貫穿了人類對世界的認知發展以及生命自身的進化過程,從多個層面影響著我們的行為和對世界的理解。
而且,既然生物定義和人類行為模式相似,那是否意味著人類的行為模式也存在類似病毒這種難以界定、模糊不清的情況?”
驍睿思索著說︰“你是說像一些邊緣性行為藝術嗎?”
洛塵肯定道︰“對,比如一些邊緣性行為藝術,難以用常規的生存、繁衍等行為模式去解釋,這是不是對‘邏輯’的一種挑戰?
像一些先鋒藝術家通過極端的行為表達自我,從傳統行為邏輯來看,很難將其簡單歸結為生存或繁衍相關,但從更廣闊的人類精神探索角度,又似乎有著某種內在驅動力,這或許是‘邏輯’在人類復雜精神世界中更為隱晦的體現。”
此時,直播間的彈幕瘋狂滾動。
“感覺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生物和人類行為聯系這麼深!”
“那我們能通過研究生物行為理解人類嗎?”
“顧神快講講,這‘邏輯’還有啥奧秘。”
“人類行為比生物復雜多了,怎麼類比?”
“說不定真能從生物找到人類行為根源,期待後續。”
...
喜歡跟著番茄學物理請大家收藏︰()跟著番茄學物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