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
初雪至。
興安侯府暖閣里,許亭梧兄弟倆帶著幾個孫輩的孩子坐在那玩鬧,藍氏幾個則是坐在邊上喝茶說話。
“也不知道現在北邊咋樣了。”老三媳婦陳嬌娘手里繡著的帕子停下,看著窗外飄著的雪花,眸中滿是擔憂和思念。
藍氏嘆了口氣,眉頭輕蹙道︰“算日子,爹和你大哥應該到涼州了,三弟也在北邊,今年也算團圓了。”
陳嬌娘听到這話,心情好轉了許多。
有公爹同大哥在,老三那也有人看著,她心里也放心了。
張氏,“有爹在,大嫂,弟妹你們就別擔心了。”
這話二人倒是贊同 。
二人笑了笑,張氏隨即繞開話題。
“今年的雪瞧著不小,也不知道四弟一家能不能趕回來。”
不遠處的許亭楊听到這話,嚷嚷著,“二嫂,我二佷女要回來了嗎?”
張氏聞言,愣了一愣,這才反應過來,二佷女是許容嘉,笑著應他,“還不知道了。”
許亭楊白嫩的小臉皺了起來,裝著一副老成的樣子道︰“我還沒見過我二佷女了。”
許家孫輩人丁興旺,可是女孩只有許容慧同許容嘉兩個。
許容慧小時候也是溫婉寧靜的性子,如今年歲大了,下面弟弟也多,在張氏的念叨下,倒是有了幾分長姐的嚴厲,平日里在前院學堂里,管教幾個弟弟頗為嚴格,即便是雙胞胎這兩個小叔叔,也是隱約怕她三分。
有了對比就有了傷害,以至于這兄弟倆對這個鮮少聞面的二佷女多了幾分好感。
陳嬌娘听他這話噗的笑了出來。
“六弟,說起來,容嘉比你還大一歲了。”
張氏笑的合不攏嘴,“可不是。”
許亭楊,“......”
白淨的小臉頓時黑了,一側的許亭梧有些嫌棄的看了一眼雙生弟弟。
這個二傻子。
“二嫂,三嫂,我們兄弟倆人即便年紀小,可也是承姚他們幾個的叔叔。”許亭梧一臉正經的說。
張氏,陳氏見他故作深沉的樣子,憋笑點頭。
二人這樣調侃雙胞胎,藍氏這個長嫂怎能不說話。
“是,是,五弟,六弟說的是。”說著,藍氏對著張氏笑了笑,眸中盡是趣意。
張氏捏著帕子掩了掩唇角的笑,故意說道︰“昨個兒慧兒還說,今日讓小廚房給五弟六弟送你們愛吃的桂花甜湯了,唉,真是可惜。”
許亭梧,許亭楊兄弟倆身子一頓,互相看了看。
那可是他們最愛吃的甜湯啊。
幾息後,許亭楊有些為難道︰“大佷女一向最是恭敬,我們做叔叔的怎會同她計較。”
陳氏,“哈哈哈哈!”
外面,秦書走了進來,已經嫁做人婦的清霧幫著她脫下厚實的大氅。
“什麼事,笑的這麼開心?”秦書笑問。
藍氏三人趕忙起身,福了福身,等著秦書坐下。
幾個孩子也紛紛行禮。
秦書笑道︰“都在家里,不要這麼拘束。”
藍氏听著,笑道︰“娘,禮不可廢,這是咱們應該的。”
秦書點點頭,心里清楚藍氏幾人的意思。
俗話說的,入鄉隨俗,何況他們家如今不同往日了。
有些規矩還是不能免的。
她們這麼做,對下面的孩子們也好。
瞧,許亭楊幾個小的,雖然年紀小,可是禮儀方面卻是絲毫不差的。
父母家人就是孩子最好的老師,秦書很認同這話。
雙胞胎行完禮這才來到秦書身邊,兄弟倆一左一右依偎在秦書的腿邊。
藍氏笑眯眯的說,“剛剛咱們提到四弟一家了,如今下雪了,也不知道他們會不會按時回家。”
秦書接過溫熱的茶盞,“老四來信,是要回來的,只是下雪,估摸著會晚些吧。”說著,她掃了一眼兩個兒子。
“你們兩個,又鬧騰什麼了?”
兄弟倆對視一眼,許亭楊,“娘,我二佷女長什麼樣子啊?”
秦書一怔,二佷女?
“容嘉啊?”
許亭楊點頭。
秦書笑道︰“二佷女是你二哥家的容慧,按排行,容嘉是行第八。”
許家在男女排序這里倒是沒有分開男女,都是按著正常的順序下來,都是家中嫡出,不分男女。
兄弟倆點點頭。
家里佷兒太多,他們哪記得住這個。
秦書似乎看出兄弟所想,放下手里的茶盞,雙手一左一右各自摸了摸兄弟倆的頭。
別問為何這麼公平,別看兄弟倆現在一條心的樣子,但凡秦書偏心一點,那接下來都不得安寧。
誕下許家孫輩雙胞胎的藍氏見此,心中甚為同情。
真難啊。
雙胞胎,真的是一個都不能怠慢,不然鬧起了房頂都能掀了。
“怎麼著,是不是慧姐兒又盯著你們練字了?”秦書笑著看二人。
兄弟倆,“......”
好不容易的休息日子,哪壺不開提哪壺啊。
秦書抿唇輕笑。
“你們倆可不能因為是叔叔就欺負佷女。”
“若是讓我知道了,有你們的好果子吃。”
兄弟一听這話,趕忙嚷嚷,“哪里的事,我們哪敢欺負她。”
許亭楊,“就是,就是,二佷女長得比我們高,我們哪敢欺負她。”
他們兄弟倆可是叔叔,哪里會干出欺負佷女那般沒品的事。
屋中大人們見此,紛紛笑了起來。
藍氏給自己兩個兒子使了個眼神,二人趕忙上前各自拉著自己的叔叔繼續玩耍。
“宮里送來了帖子,皇後娘娘要舉辦賞梅宴,到時候,你們三個都跟著我去吧。”秦書見孩子們離開,輕聲說道。
眼看著要過年了,宮里忽然舉辦宴會可是稀罕事。
畢竟,皇後一向不愛這些熱鬧事。
藍氏三個互相看了看,她們在京城也認識了不少朋友,皇後此舉倒是有些不同尋常。
“娘,這?”
秦書端起茶盞抿了一口,緩緩才道︰“如今太子地位穩固,皇後有所改變也是正常。”
“你爹他們在北邊為陛下辦事,咱們也不要給他們拖後腿。”
藍氏,“是。”
張氏二人紛紛附和。
此次往北,勛貴人家幾乎都出了人力,皇後此舉也有安撫人心的意思。
當然,興安侯府才是重中之重。
喜歡種田科舉兩不誤,二人攜手奔小康請大家收藏︰()種田科舉兩不誤,二人攜手奔小康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