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三口”吃飯總是那麼的其樂融融,劉川楓沒有喝酒,他還要開車,孫怡也沒有留他,她是一個帶著女兒的寡婦,她的名聲不要緊,但是女兒的名聲總是要顧及的。
還沒結婚,前面什麼都不算數,萬一兩人崩了,孫芊 還是要找別人的。
“我來幫你收拾碗筷。”
孫芊 在家還是很勤勞的,孫怡也沒有不允許,兩人收拾的很默契,一個在廚房洗碗,一個在外面收拾,結束後兩人躺在沙發上看著電視。
“ 啊,你知道他馬上要開蛋糕店的事情嗎?”
“嗯?”
孫芊 抬起頭,看著自己母親︰“沒有啊。”
“giegie要開蛋糕店了?”
孫怡看了自己女兒有些懵地臉,心里有些無奈︰“听說有這個打算。”
“他融資之後,他的賺的錢越來越多,以後接觸的女生也會越來越多,以後萬一不喜歡你了,你怎麼辦?”
這話一出,孫芊 心就感覺像是被揪了一樣︰“不會的吧。”
“我覺得他還是很喜歡我的。”
她自己也沒辦法肯定,說話的聲音越來越小,孫怡心里嘆了口氣,沒有父親,沒有完整的家庭,很多時候自己女兒是自卑的,也因為缺少父愛的原因,再加上自己管教方式,從小她就有些慕強,附帶的也沒有安全感。
一旦和一個男生在一起,就會將對方視為自己最重要的人。
一個女人,一旦將男人視為自己最重要的人,那她將會失去自我。
如果這個男人是好男人,相互體貼,兩人會走的很遠,也會很幸福。
如果這個男人是渣男,那麼她將會是受傷的那一方。
孫芊 其實是有點戀愛腦的,孫怡覺得自己也有,到今天,她對那個男人都有點恨不起來,但心里已經不再想他了。
只是沒想到自己女兒也繼承了這一點。
“那如果最終他和章婧怡在一起了,你怎麼辦?”
孫怡繼續追問,從幾次聊天下來,她都覺得劉川楓並不是一個陽光開朗大男孩,反而他很沉穩,對女生也很懂,也會找話題,這種男生對自己女兒這個段位來說,簡直就是致命的。
要是年輕的時候,她自己也扛不住。
她想給自己女兒做提醒,讓她真正清楚自己的段位。
“我不知道。”
孫芊 想都不敢想,她一直將章婧怡當做自己的假想敵,原因就是對方任何方面都碾壓她,尤其是章婧怡身上那股氣質,往她身邊一站,她都覺得自慚形穢。
好像是天然自帶的壓制一般。
要是章婧怡真的和劉川楓在一起,孫芊 連爭的意願都沒有。
其實孫芊 心里有猜過兩人有可能在一起的,但是她每次有這個念頭都會摒棄掉,沒看見,就代表著不知道。
“萬一兩人現在就在一起了呢?’”
“說不定小劉腳踏兩只船呢?”
“甚至和那個李夢瑤也在一起了呢?”
孫怡的三連問讓孫芊 有些扛不住,她不知道如果真是這樣,她能夠怎麼樣,她臉上懵懵懂懂,甚至還流下了眼淚。
“唉。”
孫怡嘆了口氣,她也不想這樣,只是自己女兒對他了解真的是太少了,再這樣下去,遲早要被拋棄,將她拉入自己懷中︰“上次打電話我就跟你說過,色誘于人終究是下成。”
“現在你很年輕,但是你也只是現在年輕,年輕的小姑娘一直會有。”
“而劉川楓不一樣,他的財富會越來越多,越往後,你這樣的女生越不值錢。”
“不要覺得自己好看一點,就覺得很厲害,你這樣的女生在學校里或許顏值很高,但在很多有錢人眼里,都是隨時可以替代的。”
“我知道你也看不起李夢瑤那樣的。”
“最近我也去看了,其實李夢瑤並不像你看到的那麼簡單,她和小劉之間一直有著捆綁。”
孫芊 迷迷糊糊地說道︰“不就是她求giegie幫她拍視頻嘛。”
孫怡覺得自己女兒在很多事情上缺根弦,明明撩男生方面很出眾,一旦到了正經問題上,就開始有點犯蠢,好在還有跳舞天分,不然正兒八經的本科肯定是考不上的。
“你沒發現她人氣高了之後,經常幫小劉打廣告嘛?”
“不是因為想要討好giegie嗎?”
孫芊 還有些沒听明白,孫怡想要拍拍她的腦袋︰“你平時那些聰明勁呢,討好歸討好,可他們是有利益捆綁的啊。”
“兩人要想長期在一起,除了性格,還有就是利益捆綁,只要有利益捆綁,兩人終究還是能夠走的長遠。”
說完她又有些恨鐵不成鋼的感覺,起身丟了句︰“你這樣也就當個金絲雀的命。”
孫芊 一個人獨自坐在沙發上,眼神有些迷糊,眼神不斷變化,良久之後,起身進入衛生間拉開門︰“媽,我也去做網紅怎樣?”
“你能不能等會再說,我在洗澡。”
孫怡探出半個身子,她皮膚和牛奶一般,孫芊 看得都有些羨慕,尤其是有些部位,比自己的要大了不少。
孫芊 低了低頭︰‘giegie會不會因為這個不喜歡我呀。’
“好喜歡你呀。”
劉川楓在一家酒店,兩只手叉著腰,一副吊炸天的樣子,房間里 里啪啦響個不停。
白薇轉頭看著他,媚眼如絲,語氣帶著喘息︰“是喜歡我哪里?”
“這里,這里,還有這里。”
劉川楓如實匯報,並且附加手指指出,並且說道︰“今天我在這過夜。”
白薇听得很是開心,甚至有些感動地流下眼淚,這對她來說,無異于是一種獎勵。
“我以後想要開一家酒吧。”
“你想過來嗎?”
劉川楓有些累了,然後側身躺下,這樣一來,方便在她耳朵後面說話︰“當然,首先你想做一個網紅嗎?”
喜歡重生︰好女孩,我真的惹不起請大家收藏︰()重生︰好女孩,我真的惹不起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