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隱隱于市,道觀值三億

第185章 結合輕重金屬的兩大優勢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貳仙 本章︰第185章 結合輕重金屬的兩大優勢

    等到老伍頭等人把藥材都準備好了。

    徐行終于下定決心收心。

    特喵的地攤貨不愧為地攤貨,逛了兩天竟是些破爛兒。

    你要說價格便宜他還有興趣買兩個玩玩兒。

    可是一個個的全是些獅子大開口的貨。

    逛到最後。

    他也僅僅是從一堆注塑染色的工藝玉佩里,撿漏了一枚玉佛。

    材質嘛,是最劣的岫玉。

    雕工更是一塌糊涂。

    如果不是其中蘊藏著淡淡的信仰之力,給200他都嫌多!

    當然。

    以這玩意兒的功效來看,算不算撿漏還得另說。

    畢竟這玩意兒即便是雕工再好一些也值不了一百塊。

    完全是學徒工練手的廢料嘛… …

    徐行也沒對這玩意兒抱有多大的期待。

    說實話。

    他僅僅是對信仰之力如何加持到凡物之上有些感興趣而已。

    畢竟自己體內的真氣,如果不通過符或者電瓶的話。

    很難長時間暴露在外。

    而信仰之力這玩意兒就不同了。

    扔攤子上風吹日曬的這麼久,居然還能保持一定的能量波動?!

    講道理。

    以他現階段接觸過的各種能量波動。

    什麼精神力啊、真氣啊、藥材、桃木本身具備的特質啊… …等等這些來看。

    信仰之力是最弱的,但同時也是最神秘的。

    除了明白這玩意兒能當錨點使用外,至今沒有找到有效的利用方法。

    可他卻一點兒也不敢小瞧這玩玩意兒… …

    拿著玉佛翻來覆去研究了好半天。

    甚至嘗試著往里灌注真氣。

    可這玉佛卻是沒有絲毫反應。

    里面的那抹信仰之力就像是附骨之蛆般頑強,雖弱但是難以清除。

    望著雕工極其粗糙的佛面,徐行不由的感嘆道︰

    “不愧是名門大教啊… …這印記,嘖嘖… …”

    嗯?!

    剛想著把這玩意兒放起來時。

    徐行突然發覺玉佛的內部貌似產生了一絲裂痕。

    “咦?剛剛明明沒有的啊?”

    難道是真氣灌注的緣故?

    徐行嘗試繼續往里灌注真氣。

    玉佛依舊沒有絲毫反應。

    “原來是錯覺… …不對!”

    剛準備再次放起,玉佛內部的裂紋突然崩開。

    然後以肉眼可見的速度蔓延開來直至變成蜘蛛網般碎裂成幾瓣。

    隨著玉佛的碎裂。

    徐行明顯察覺到那抹淡淡的真氣消散于空中。

    與此同時,玉佛上氤氳著的信仰之力也隨之消失。

    他的第一反應是200塊打水漂了。

    可緊接著立馬反應過來︰

    摧毀信仰之力不一定需要摧毀其本身,只需要摧毀其載體依舊能夠磨滅它。

    徐行撓了撓頭。

    望著碎片愣愣出神,這讓他頓時想到自己的玉葫蘆。

    剛才玉佛里的裂紋明顯是承受不住真氣的灌輸而導致的。

    可這玩意兒並不像是其他材質。

    其裂紋明顯帶著延遲… …

    他腦子里不得不出現一個大膽的猜測︰

    “如果玉的材質更好一些的話,是不是就能承載一定量的真氣而不消散?”

    是了!

    自己早怎麼沒想到這一層呢?

    自己的玉葫蘆明顯是起到了隔絕能量波動的作用嘛!

    這種隔絕不單單是類似輕金屬那般的無法傳導。

    而是類似電瓶那般的儲存作用。

    說不定還有其他更神奇的效用呢!

    徐行立馬就想到小說中關于玉匣、玉簡的描寫!

    要知道小說源于生活。

    玉這種東西,作為一種文化象征。

    幾乎貫穿了華夏上古歷史的始末。

    大量的早期遺址甚至可以直接冠以“某某玉文化”的名號!

    這玩意兒算的上是華夏文明中被賦予最多象征意義的東西了。

    世界上還沒哪個文明像華夏文明似的。

    對玉文化如此痴迷的… …

    再結合現實的“金縷玉衣”、“珠襦玉匣”。

    這個猜測就更加強烈了。

    那還等啥?!

    徐行立馬跑去一家首飾店。

    咬牙花了1200大洋,買了一塊翡翠吊墜。

    額,品質就不談了。

    飄著一點綠花的糯種而已。

    不過好在有國檢證書證明是a貨翡翠沒有買到假貨。

    徐行迫不及待的嘗試著往里灌注真氣。

    可是令他非常失望的是。

    這玩意兒灌了不到一張撲克符量的真氣,便立馬產生了裂痕。

    要是再繼續灌注的話。

    估摸著結局和之前那個玉佛沒啥兩樣。

    徐行不信邪。

    又花了幾百大洋買了幾塊其他材質的玉佩。

    可是結果依舊大差不差… …

    雖然可灌注的真氣量上有些細微差別。

    可是無論玉的品質好壞,能灌注真氣的量始終有限。

    稍微計算了下就能得出結論。

    這玩意兒等體積下儲存真氣的量遠不如電瓶。

    也就是說無論是從價格還是重量上。

    這玩意兒都完全無法替代電瓶的作用,委實是雞肋的很… …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特喵的,白浪費這麼多錢了!”

    一想到兩千塊錢就這麼打水漂了,徐行就肉痛的慌。

    這特麼純純的敗家大怨種!

    如果非要說有什麼收獲的話。

    那就是玉這種玩意兒不像電瓶那般構造復雜。

    在其碎裂的閾值下。

    內部儲存的真氣幾乎難以逸散,而不需要其他手法加以保存。

    但也僅此而已了… …

    可這有啥用啊?

    無外乎就是簡陋的電池唄,而且還是一次性的!

    如果不弄碎玉佩的話。

    里面灌注的真氣也無法再利用。

    “難怪古人沒有用這玩意兒當儲存工具… …有多少玉料都經不起這樣造的… …”

    類比自己的電瓶。

    一想到每天修煉都得報廢好幾坨腦袋大的玉料,徐行就是一陣肝顫。

    不過這倒也解釋了。

    為啥漢朝之後,金縷玉衣這玩意兒就沒那麼流行了。

    因為直到東漢時期。

    符這種更高效便宜的手段,才開始慢慢流行開來。

    … …

    當然。

    玉這玩意兒也不是一無是處。

    畢竟這玩意同時具備存儲和隔絕的功能。

    這是其他材料難以替代的特性!

    雖然樣樣通樣樣松。

    可也勉強算的上是結合了輕金屬和重金屬的兩大優勢。

    至少對他而言。

    多一種材料的選擇,對以後的煉器生涯也有一定的幫助嘛!

    “嗯,這兩千塊錢也不能說是白花了。”

    徐行只能這般安慰自己… …

    … …

    … …

    ———————————————

    喜歡大隱隱于市,道觀值三億請大家收藏︰()大隱隱于市,道觀值三億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大隱隱于市,道觀值三億》,方便以後閱讀大隱隱于市,道觀值三億第185章 結合輕重金屬的兩大優勢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大隱隱于市,道觀值三億第185章 結合輕重金屬的兩大優勢並對大隱隱于市,道觀值三億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