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三齊吃了一晚上的瓜愣是沒從徐行嘴里听到什麼推進關系的騷話。
這給他急的呀… …
恨不得奪過手機親自示範。
一直打到護眼,小軟才戀戀不舍的與徐行互道晚安。
“你可真是… ..我都不知道怎麼說你丫的了。”
裴三齊把書一甩,留下一句睡覺去了便摔門而出。
… …
凌晨。
有些認床的裴三齊起來上廁所,轉到後院時突然發現一個人影擱涼亭外盤腿坐著。
正嚇的一個激靈的時候定楮一看,發現原來是徐行這個逼在打坐。
他滿心疑惑暗嘆︰
“咦,大晚上的不睡覺一個人擱這兒干嘛呢?”
悄悄來到身邊,發現倔驢一動不動的,已經完全入定。
伸手在他眼前晃了晃,依舊不為所動。
“嘿?”
裴三齊頓時樂了,好你個口是心非的家伙!
之前不是對打坐念經之類的修行方法嗤之以鼻的嘛?
現在當了掌門就突然改性了?
果然不到逼不得已根本體會不到什麼叫以身作則,雖然這道觀也就他一個光桿司令… …
听著對方綿長不絕的呼吸韻律和低聲吟唱的經文。
裴三齊沒有選擇打擾徐行,默默看了一會兒干脆擱一旁盤腿坐下同樣默念起靜心訣來。
… …
不知過了多久,徐行從入定中醒來,下意識的內視丹田。
經過兩天的吸納,真氣總量上確實略有增加,不過卻並不是像之前認為的那樣以指數級倍增。
他也不明白現階段自己丹田的上限是多少。
但估摸著在沒有完成蛻變之前,應該也是個水磨的功夫。
不過他並不惱。
修煉嘛,本身講究的就是個持之以恆。
至少在方向上沒問題總比百分之九十九的人幸運的多。
他隱隱有種感覺,等到什麼時候丹田積蓄的真氣足以沖破任督二脈完成大周天。
那個時候就是丹田蛻變之時,自己也必將迎來了不得的變化。
至于再後面的事情?
走一步看一步吧… …
“咦?!”
徐行這才反應過來,裴三齊什麼時候擱自己身邊坐著了?
不知道為何,他突然想到小說里主角修煉時被偷襲的描述,頓時有一種無法言喻的荒誕感。
“這或許才是宗門存在的意義吧… …”
換而言之,更穩定的社會環境同樣也是宗門消亡的原因。
… …
盯著裴三齊看了一會兒,徐行突然發現,他的呼吸節奏明顯比剛剛紊亂了一些。
果不其然,沒一會兒功夫裴三齊就從入定中醒來。
“嗯?”
徐行突然有種奇怪的猜想。
“啊∼∼∼∼∼∼∼”
裴三齊伸了個懶腰,舒服的呻吟著︰
“真特釀的舒服啊。”
看到旁邊徐行真目不轉楮的盯著他,這才尷尬的說道︰
“我看你在打坐,不知道怎麼的就… …你還別說,你這道觀貌似風水還行啊,明明四面都是車來車往的噪聲,怎麼的比我在山上還容易進入狀態呢?”
“這就是榜樣的力量… …”
“切,你就自賣自夸了… …”
裴三齊不屑的反駁道。
徐行裝作若無其事的樣子問道︰
“看你樣子貌似經常擱山上打坐?”
“害,誰說不是呢,我師傅他每天都逼著我們早晚修煉,一天兩次日夜不綴,還想著到你這兒能偷個懶的呢。”
“這樣啊… …”
徐行默默點頭,一下子搞不清楚具體狀況來。
“或許這就是主動修煉和被動修煉的差別?”
裴三齊起身活動活動身體,又朝四周打量一番道︰
“你每天都這麼嚴苛的要求自己的嘛,難道你真就想要一輩子爛在道觀了啊?”
徐行哭笑不得的說道︰
“修煉難道不是為自己而修嗎,整的好像誰逼著你當道士似的… …”
“得得得,當了領導還虛偽上了,是我思想覺悟低好了吧。”
裴三齊自顧自的端起茶杯猛灌一口,絲毫不嫌棄杯子是徐行用過的。
徐行猶豫了片刻還是勸誡道︰
“太陰之力可助陽氣入陰藏精安神,你練的八極拳又是走的至陽至亢的剛猛功夫,每天的打坐功夫還是最好堅持下來。”
裴三齊難得沒有反駁︰
“我師傅他也這麼說過,之前還不怎麼覺著… …剛剛這次入定,還真有種渾身舒坦的感覺。”
徐行眉頭一動,假噶嘛噶的念了句《醫說》里的句子︰
“藏精于晦則明,養神于靜則安,晦以蓄用靜以應動,善蓄者不竭,善應者不窮,此君子修身治人之術,唯性近者得之易也。”
“得得得,知道你通曉醫書,感慨兩句你又裝上了。”
“這不是裝。”
徐行突然有些認真的說道︰
“你之前說家里老爺子易怒而且心腦血管不太好,其實就有這方面的原因。”
徐行說的其實完全沒毛病,這也是為什麼大部分搏擊運動員壽命都不太長的緣故。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不單單是職業生涯的暗傷,很大一部分原因其實是過早的透支了身體潛能。
裴三齊怔了怔,緩緩點頭︰
“也是,練了一輩子拳又是那個年代過來的… …這或許也是他讓我來當道士的原因吧?”
“別管那麼多… …”
徐行拍了拍他的肩膀道︰
“道醫不分家,這也是為啥大部分道家功法都講究一個抱靜守闕,陰陽調和的路數,你才練了多少年?從現在開始注意這方面完全沒有影響。”
“喲!士別三日當刮目相待,咱徐掌門現在隱隱有種大家風範吶!”
裴三齊忍不住調侃。
徐行二話不說,直接給了他一脖遛︰
“掛單道士屁話那麼多,從今天開始老老實實的跟著我練!”
“好!”
… …
徐行都這麼說了,裴三齊自然不會否決。
畢竟雲游本身就是一件很嚴肅的事情,拋開兩人的關系不談,人家觀主願意指點你一二可是求不來的福分。
重陽祖師在《立教十五論•論雲游》中提到︰
“凡游歷之道有二︰
一者看山水明秀,花木之紅翠。
或玩州府之繁華,或賞寺觀之樓閣,或尋朋友以縱意,或為衣食而留心。
如此之人,雖然萬里之途,勞形費力,遍覽天下之景,心亂氣衰,此乃虛雲游之人。
二者參尋性命,求問妙玄。
登險峻之高山,訪名師之不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