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完會議,一眾領導們直接就回去了,對于陳長安所說的留下來吃飯,也是笑著拒絕了。
陳長安倒是無所謂,可惜南易卻很失落,準備了不少食材。
領導們也來了,可惜沒能嘗一嘗他的手藝。
陳長安卻笑的很開心,這些食材大部分都會進了陳長安的肚子里。
領導們是走了,但是制藥廠里的工作還不能停,甚至還需要加快速度。
沒過多久,中醫學院的建設也進入到了收尾階段。
而在四九城附近的第一批學員們,也已經完成了公社的推薦,就等待著上級領導確認時間了。
趙書慶,是一位地地道道的農民。他的成份是中農。
早年間,趙書慶的爺爺輩,家里只有幾畝薄田。
有一天在田里干活的時候,偶然遇到了一個雛鳥。
按理說,還不會飛的鳥,身邊都應該有大鳥保護。
趙書慶的爺爺等到天黑要回家了,看著臥在地上嘎嘎叫的鳥,最終還是把他帶回家了。
在付出了幾兩酒和兩袋煙葉子,才從村里的老人那里知道。
這不是普通的鳥,而是鷹。
而鷹都是桀驁不馴的,想要馴服鷹,必須從小養。
有些鷹即便是從小養了,也不一定就會听你的話。還需要熬鷹。
熬鷹很簡單,就是在一個房間里。不給鷹吃的,你也不吃。
然後你和鷹對視著。直到鷹再不敢和你對視。才算是馴服。
趙書慶的爺爺和鷹就這麼大眼瞪小眼的,持續了三天。
熬的雙眼通紅,總算是成功了。
之後的日子,趙書慶爺爺就帶著這只鷹,兩只狗,專門從事抓兔子的工作。
僅僅只用了五年的時間,靠著每天抓兔子,賣肉。家里就有了二十畝的土地。
趙書慶的爺爺去世了,他的父親繼承了這只鷹,繼續從事這抓兔子。
可惜趙書慶的父親,在外出抓兔子的時候,被小日本殺害了。
只有養了幾十年的鷹,獨自飛回了家。而此時趙書慶家里,在當地已經有了上百畝的土地。
按道理,在華北地區,家里有上百畝的土地,不說給你一個地主的成份,一個富農怕是跑不掉的。
好就好在趙書慶的父親是被日本人殺的,他在心里痛恨日本人。
只要是願意打鬼子的隊伍,他只要能幫的,都會幫。
不僅僅是救了很多八路軍,還借過八路軍幾千斤糧食,好幾千塊大洋。
解放後更是積極分子。再加上整個村子都是姓趙。
趙書慶的成份不僅是中農,而且還是村長。
趙書慶看著自家剛剛成年的兒子,想著土地沒有了也不怕,畢竟他們家的鷹,還有好多年的壽命。
到時候讓兒子繼續帶著鷹去抓兔子,實在不行就在去找一只鷹。
可惜三年自然災害,人都沒吃的,更不要說鷹了。
村里人都得過趙書慶家的恩惠,也都是沾親帶故的,家里有一只雞死了。
就送到了趙書慶家里,覺得鷹必須要保住。
可惜鷹吃完雞肉之後第二天就死了。
這一下子,趙書慶慌了。家里唯一能翻身的機會,就這麼沒了。
這經歷過了三年自然災害,在想找鷹,繼續抓兔子,怕是很難了。
畢竟樹皮都能給你扒光了,哪還能有兔子呢。
就在趙書慶一籌莫展的時候,卻得到了上級的消息。
每個公社都要選出來一個至少高小畢業的年輕人,去四九城培訓幾個月,然後回來就是公社的醫生了。
听到這個消息的趙書慶,第一反應就是看向了自己的小兒子。
早年間,畢竟是擁有過百畝土地的家庭。又沒有被抄過家。怎麼可能沒點家底呢。
趙書慶听听名字就知道了,他可是有文化的。
不僅如此,他的幾個兒子,都是有文化的。
小兒子雖然淘氣一些,但也是初中畢業。
本想著以後靠著傳了三代人的鷹,繼續傳承給小兒子。
可惜了那只鷹了,就是不知道送雞的那家人是不是故意的。
既然沒有了鷹,那就需要給小兒子在去謀一個前程。
在趙書慶看來,這個公社醫生,就很不錯。
人吃五谷雜糧,哪有不生病的?
而全公社的病人都會去找公社醫生看病。
干不干活的先不說,就這地位,怕不是比公社書記還要高了。
誰家孩子不是個寶貝?生了病治不好那是你家孩子命不好。
治好了,那就是醫生的水平高。
所以在得到消息的當天,身為村長的趙書慶直接就去了公社。
在趙書慶的軟磨硬泡之下,公社書記終于決定,將名額給了趙書慶的小兒子,趙建紅。
沒過多久,就出來了消息。
四九城那邊一切準備就緒,而趙建紅也是第一批進京的學員。
臨行前,趙書慶不僅偷偷的給了自己小兒子十元錢。
還語重心長的說道“兒啊,去了四九城,要好好學啊。
你們這是趕上好時候了,當初你爸我年輕那會,兵荒馬亂的,你爺爺也是死在小日本的手里。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那個時候,想要學一門手藝,可不比現在。
那個時候三年學徒,能讓你吃飽,就是好師父了。
現在國家不僅教你們手藝,還能給你們安排工作。
這學手藝啊,全在你個人。有道是,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
你學了多少,以後就都是你自己的本事了。
本事大你就能吃飽,本事小你就餓肚子。
所以去了四九城,別貪玩。學成了你想怎麼玩,我都不說你。
你不是想娶隔壁村的翠花嗎?爹之前不想答應你。覺得他們家太窮了。
我這點家底,還有你幾個哥哥的。畢竟你大哥給我養老,就算是分家也要給你哥哥們分一些。
現在不一樣了,只要你能從四九城學成歸來,這婚事我答應了。”
趙書慶前面說了那麼多,趙建紅都是心不在焉的,直到說同意婚事的時候,趙建紅這才開始激動了起來。
“真的?爹你不會騙我吧?你放心,不就是學醫嗎?你兒子我天賦異稟,學什麼都厲害。
你看我上樹套鳥,下河抓魚,泥塘里抓泥鰍,那一樣不是一學就會?”
算了,兒孫自有兒孫福。學不會就算了,只要守在自己身邊,也不會少他一口吃的。
趙建紅先是獨自一個人坐著遠房二舅駕駛的驢車,來到了公社,又坐著公社的牛車一路來到了縣里。
集合了一起去四九城培訓的學員,就浩浩蕩蕩的一起坐上了火車,朝著四九城而去。
喜歡四合院︰我在火紅年代掙外匯請大家收藏︰()四合院︰我在火紅年代掙外匯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