槍響了,事情徹底鬧大了。但是也阻止了兩個廠工人打架的事情。
相比鳴槍示警,工人們的生命更重要,反正陳長安是這麼覺得。
開槍了還有解釋的機會,真要是因為兩邊工人打架死人了,這才真的是鬧大了。
隨著槍聲的響起,兩個廠的領導紛紛出現。
摩托車廠這邊劉炳輝本來還在車間里詢問這麼多工人一窩蜂下班的原因。
剛剛得到結果就听到了槍聲,對于劉炳輝這樣的老兵,對槍聲很敏感,立刻就往廠門口跑去。
軋鋼廠這邊,李懷德和楊廠長之前已經發現了很多工人聚集在廠門口,但是並不知道發生了什麼?
听到了槍聲,也開始往廠門口趕去。
現場陳長安職位最高,開始安排兩個廠子的保衛科人員,趕緊先把被打傷員搶救出來。
而工人們這會已經知道闖了大禍了,有沒有死人不知道,反正動過手的這會心里都很害怕。
畢竟打架的時候,都是一時沖動就上了,打起來就紅了眼,哪還管得了那麼多。
這會冷靜下來了,才開始後怕。想的也開始變多了。
自己動手了,因為有同事被打了。但是對面要是死人了,自己會不會要吃槍子。
就算不吃槍子,很多人都看到自己動手了,怎麼辦?會不會被人舉報?
自己會不會被送去勞改?自己要是被送去勞改,自己的家人怎麼辦?
全家人都靠自己一個人工作養家,自己要是不在了,這個家就過不下去了。
在聯想到自己鄰居家,改嫁的女人,還帶著女兒改嫁。
在那鄰居家里那是什麼待遇?自己的姑娘以後會不會也是那樣的結局?那可是自己最疼愛的小姑娘啊。
有些人甚至已經開始害怕的發抖了。越想越覺得自己不該出手打人。
不一會,保衛科就把被打人員救了出來,情況比陳長安想象中的要好很多。
只有兩個人被打的站不起來了,還都是軋鋼廠的工人。還有一個頭被打破了,還在流血,這個是摩托車廠的。
剩下的兩邊都有幾個人胳膊腿被打斷了。
這個結果比陳長安之前預想的要好很多,畢竟幾百上千的在一起打群架,想想都很恐怖。
陳長安當時果斷讓劉紅軍也是出于當時場面的震撼,陳長安當時甚至覺得肯定已經出人命了。
看來雙方工人們還算沒有完全失去理智,下手的時候還是留手了。
畢竟雙方沒有什麼深仇大恨,最多就是顯擺不過的惱羞成怒。你給我來一下,我給你來一下。
不管怎麼樣,至少沒出人命,這也讓陳長安松了一口氣。
這時雙方廠領導都趕了過來。劉炳輝來到現場,看到被控制的雙方工人,還不是很了解情況的劉炳輝找到陳長安,了解了緣由。
雙方都交換了一下了解的情況,陳長安也知道了今天雙方工人為什麼會在下班之後聚集在一起的原因了。
陳長安真的是無語,這幫人真的是吃多了撐的。
原本覺得有些對不住工人們,畢竟當初大過年的加班,很多人還都是自願加班到很晚。
幫助廠子很順利的完成了上級要求的任務,陳長安也是很感激工人們。
再加上陳長安骨子里刻著的加班要給加班費,但是這個年代卻沒有這個說法,陳長安一直覺得自己虧待了工人們。
既然不能發加班費,工資也是國家定好的,那就只能在吃飯上彌補一下工人們。
結果卻導致了一些工人跑到軋鋼廠工人面前顯擺去了。
這會陳長安也是決定,以後吃飯標準不能提高了,這真的是一不小心就出事。
而劉炳輝也了解了剛剛陳長安在現場的處理辦法,也覺得陳長安的處理沒什麼問題。
甚至堅決果斷,畢竟雖然劉炳輝沒見到幾千人圍在一起亂毆的場面,但是這會工人都還沒走呢,也能想象得到。
當初陳長安到達現場後,看到的震撼場景。
這個時候,你說什麼都沒用了,根本就沒人听你,能夠盡快制止打架行為的,只有鳴槍示警了。
這個時候派出所的人也來了,見到現場雙方這麼多人在,也是硬著頭皮下車過來了解情況。
這個時候的國營大廠都是有自己的保衛科。而且權力很大,很多廠子的保衛科根本就不理派出所。
甚至很多級別高的廠子都有自己的保衛處,權利比派出所可要高得多。
但是接到報警,有槍聲,還是要出警的,來到現場。看到摩托車廠和軋鋼廠這情況,派出所的人立刻不想管了。
軋鋼廠就不說了,國營大廠,級別也不低,人家廠子的事,人家自己保衛科自己解決就行了。
對面這個摩托車廠也是不簡單。這年頭有幾個廠子能夠出口創匯?這摩托車廠也不是簡單的,這兩家鬧矛盾也是兩家自己解決。
再不濟那也是人家兩個廠子的上級領導來解決問題。
但是來都來了,為了面子也不可能招呼不打就走吧?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最少也要和雙方廠領導們打聲招呼再走吧,于是硬著頭皮還是走了過來。
陳長安和劉炳輝看到派出所的人來了,劉炳輝當即就迎了上去。
軋鋼廠的楊廠長和李懷德也是一樣,畢竟兩個廠子都是屬于同一個部門的,雙方最上面的領導都是一個人,說聲兄弟單位不為過。
但是和派出所,那就不是一個單位的,雙方互不統屬,這個時候肯定是先把派出所的人打發走了。
然後再來處理雙方的事,實在不行也可以去找領導們去評評理。
雙方都是這麼想的,也是這麼做的,幾句話就打發走了派出所的人。
在互相溝通了解了情況之後,以及送去醫院返回人員帶來的反饋,不會有人死亡之後。
放走了所有工人,兩邊廠領導在摩托車廠會議室商量一下怎麼處理這個事情。
至于說為啥在摩托車廠,因為摩托車廠的辦公樓就在馬路邊上,離得近。
雙方都想盡快把事情解決,然後上報部里,畢竟還是動槍了,不可能不上報,先自行處理,然後在看看部里是什麼意見。
會議室里,摩托車廠這邊只有陳長安,劉炳輝和劉紅軍。
而軋鋼廠只有楊廠長,李懷德,和保衛科長。
畢竟,當時雙方廠子的保衛科長都在廠門口執勤,對當時的情況比較清楚。
至少也要看看雙方對事情的描述有沒有太大的出入。
之後才是廠領導們根據雙方的錯誤,提出處理意見,在妥協,退讓于爭取中,完成這次談判。
喜歡四合院︰我在火紅年代掙外匯請大家收藏︰()四合院︰我在火紅年代掙外匯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