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6月10日,杭城的蟬鳴裹著熱浪涌進星寧產業園區。沈知意踩著高跟鞋穿過寫字樓大堂,玻璃幕牆外,兩處新建的公寓樓正在進行外牆裝修,“70年使用權,購房享八折優惠”的紅色橫幅在陽光下格外醒目。園區內人來人往,年輕的創業者們抱著電腦匆匆而過,空氣中彌漫著咖啡與代碼的氣息。
“沈總!”熟悉的聲音從身後傳來。宿華小跑著追上來,白色t恤的領口被汗水浸濕,手里緊緊攥著一份報表。20歲的他褪去了湘西少年的青澀,眼神中卻依然閃爍著初來乍到時的熾熱。“您看!”他展開報表,手指激動地指著一組數據,“‘火種’短視頻平台的月活用戶突破3000萬了!日上傳視頻量超過50萬條!”
沈知意接過報表,目光掃過那些不斷攀升的曲線。三個月前,宿華帶著團隊入駐園區時,平台用戶還不足百萬。如今,“火種”不僅成了年輕人記錄生活的首選,更孵化出無數草根網紅,甚至有偏遠山區的農戶通過平台直播賣貨脫貧。“你小子,果然是天生的創業者。”她笑著拍了拍宿華的肩膀,“用《從0到1》里的話說,你找到了真正的‘秘密’。”
宿華撓撓頭,從背包里掏出筆記本︰“其實多虧了您推薦的書和園區的資源。”他翻開內頁,密密麻麻的筆記旁貼著泛黃的書頁截圖——“真正的壟斷來自創新,而非競爭”“技術要服務于人性”。“我把這些理論融入產品,”他興奮地解釋,“比如算法推薦系統,不僅考慮流量,更關注內容的溫度和價值。”
兩人邊走邊聊,路過園區的夢想基金申請處時,排隊長龍一眼望不到頭。沈知意注意到隊伍里有穿著校服的學生、背著畫板的藝術家,甚至還有拄著拐杖的殘疾人。“上周有個盲人用戶給我們寫信,”宿華從手機里翻出截圖,“他說通過語音解說功能,‘看’到了這個世界的色彩。”
正說著,遠處傳來歡呼聲。一群年輕人舉著橫幅從共享辦公區沖出來︰“我們拿到夢想基金了!要開發無障礙短視頻剪輯工具!”沈知意望著他們臉上的笑容,想起園區創立時的初衷——為所有懷揣夢想的人提供土壤。而宿華的成功,無疑成了最生動的注腳。
傍晚,沈知意站在公寓樣板間的落地窗前。窗外,園區的燈光次第亮起,宛如繁星墜落人間。宿華的辦公室依然亮著燈,透過玻璃,可以看到團隊成員圍在白板前激烈討論。她掏出手機,給馬雲發去消息︰“你說的沒錯,短視頻或許真的會成為下一個風口。”
夜色漸深,杭城的霓虹與星寧園區的燈火交相輝映。沈知意知道,宿華的“火種”才剛剛點燃。在這個千禧年的夏天,互聯網的浪潮正以洶涌之勢席卷而來,而那些敢于在風口起舞的人,終將書寫屬于自己的傳奇。當她轉身離開時,身後的樣板間模型上,“70年,與夢想同行”的標語在月光下熠熠生輝。
喜歡杭城豪門沈知意的璀璨請大家收藏︰()杭城豪門沈知意的璀璨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