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玄沒問三嬸為什麼沒去上工。其實不必問,農村婦女大多如此,家里總有忙不完的活計——做飯、洗衣、照料孩子、縫縫補補,哪一樣都不比下地輕松。
三嬸執意留孫玄吃午飯,做了他最愛吃的紅燒肉和貼餅子。飯桌上,三嬸不停地往他碗里夾肉,自己卻只揀些青菜吃。
孫玄故意說自己早上吃的太飽了,把肉又撥回三嬸碗里。
飯後,三嬸收拾碗筷,孫玄靠在炕上打了個盹。
秋日的陽光透過窗欞照進來,暖洋洋的讓人昏昏欲睡。他做了個短暫的夢,夢見自己還是個小孩子,趴在母親膝頭,听她哼唱古老的歌謠。
醒來時已是下午兩點多。孫玄幫三嬸挑了水,劈了柴,這才告辭出來。他不急著回城,而是騎著摩托車往王奕家駛去。
村里有一排低矮的土坯房,那是村里的牛棚。孫玄經過時特意放慢了車速,朝那邊望了望。
門鎖著,靜悄悄的,一個人也沒有。他輕輕嘆了口氣,心里有些悵然。
他不知道他們受的冤屈啥時候才能平反。
孫玄擰動油門,摩托車繼續向北行駛,最終在一處略顯偏僻的小院前停下。
這是王奕的家,院門緊鎖,靜悄悄的。孫玄把摩托車支在牆根下,左右看了看,確定沒人注意,便踩上摩托車座位,利落地翻過了不高的土牆。
院子里比往常更加凌亂,農具東一件西一件地散放著,晾衣繩上掛著幾件破舊的工作服,在秋風里輕輕晃動。
孫玄從空間里取出一塊牛肉,約莫有三四斤重,用油紙包得嚴嚴實實。
他輕車熟路地推開廚房的門——那門鎖早就壞了,只用一根鐵絲勉強掛著。
廚房里很是簡陋,土灶、水缸、一張小桌、幾個瓦罐,就是全部家當。
孫玄挽起袖子,從水缸里舀水洗了手,開始忙活起來。
他先是將牛肉洗淨,切成適口的塊狀,然後生起火,架上鐵鍋,倒入少許油。
待油熱了,放入蔥姜爆香,接著下牛肉塊翻炒。肉香很快彌漫開來,孫玄適時加入料酒、醬油、冰糖和幾種香料,最後倒入適量的水,蓋上鍋蓋小火慢炖。
趁著炖肉的工夫,孫玄開始收拾廚房。他把散亂的碗筷洗淨歸位,掃地擦桌,將那些農具一一整理好靠在牆邊。
最後從空間里取出一些米面糧油,小心地放在櫥櫃里。
牛肉的香味越來越濃,彌漫在整個院子里。孫玄掀開鍋蓋看了看,湯汁已經收得差不多了,紅褐色的牛肉塊在鍋里咕嘟咕嘟地冒著泡。
他撒上一把蔥花,將紅燒牛肉盛到一個大碗里,用另一個碗扣住保溫。
傍晚時分,王奕拖著疲憊的身子從地里回來,肩膀上扛著的鋤頭仿佛有千斤重。
一天的勞作讓他的腰背酸痛,手上的老繭又厚了一層。遠遠地,他就看見自家院牆外停著一輛熟悉的摩托車——那是孫玄的車。
王奕的嘴角不自覺地上揚,腳下的步子也輕快了許多。在這個偏僻的村莊里,會來看他的也只有孫玄這個兄弟了了。
他從兜里掏出那把已經磨得發亮的鑰匙,打開院門的鎖。
剛推開門,一股濃郁的肉香就撲面而來,讓他的肚子不爭氣地咕咕叫起來。
"好香啊!"王奕深吸一口氣,腳下的步伐更快了。
他推開堂屋的門,果然看見孫玄正躺在炕上休息,炕桌上放著一個大盆,旁邊還有兩碗冒著熱氣的米飯和一瓶白酒。
"你小子今天怎麼過來了?"王奕驚喜地喊道,一天的疲憊仿佛瞬間消散了。
孫玄坐起身,笑著打量了一下王奕"來看看你餓死沒有。瞧你這身板,比上個月又瘦了。"
王奕把鋤頭靠在門後,脫掉沾滿泥土的外套"別扯淡了。現在吃的沒多好,但餓死人倒不至于。今年的糧食產量提升了,分到的口糧比往年多了些。"
孫玄笑了笑,沒有繼續這個話題。他心里清楚,雖然糧食產量確實提高了,但交完公糧後,真正分到農民手里的依然只夠勉強填飽肚子。
這些年來,他親眼看著王奕從一個白淨書生變成了如今皮膚黝黑、手掌粗糙的莊稼漢。
兩人盤腿坐在炕上,孫玄打開那瓶白酒,給兩個粗瓷碗里各倒了一些。
"來,先吃點肉。"孫玄把盛滿牛肉的盆往王奕那邊推了推,"特意給你做的。"
王奕也不客氣,夾起一大塊牛肉塞進嘴里,滿足地眯起了眼楮"真香!好久沒吃到這麼好吃的肉了。"
兩人一邊吃一邊聊,從村里的變化聊到城里的新鮮事。
但孫玄敏銳地察覺到,王奕的笑容背後似乎藏著心事,喝酒的時候總是不自覺地嘆氣。
"你小子這是咋了?"孫玄放下筷子,直接問道,"心里有事就說出來,別憋著。"
王奕喝了一大口酒,長長地嘆了口氣"哎,年齡大了,煩心事也多。回城的事情我早就不抱希望了,就是和小芳的事情,我現在拿不準主意。"
孫玄點點頭。他知道林小芳是王奕的對象,也是個下鄉知青,不過被分配到了其他市下面的村子,兩人見一面都不容易,大多靠書信往來。
"你們倆咋想的?"孫玄問道,"現在政策雖然緊,但也不是沒有操作的空間。"
王奕搖搖頭,眼神黯淡"我們是想結婚,可兩個人都不在一個地方,怎麼辦啊?結了婚也是兩地分居,更折磨人。"
孫玄思索片刻,突然一拍大腿"怎麼沒辦法?你去村里找大隊長,直接把戶口落在我們這里。
你現在有房子,等把戶口落完後在這里結婚也不是問題。等你們結婚了,把林小芳的戶口也遷過來不就行了?
上面也沒有規定知青不能結婚。她下鄉的地方,能少一個知青也是為村里減輕壓力,應該不會不同意的。"
王奕的眼楮亮了一下,但隨即又黯淡下來"這辦法我也想過,可是萬一以後有機會回城,我們倆的戶口都落在這里了,豈不是耽誤了小芳?我不能這麼自私啊。"
孫玄心里明白,王奕的擔心是多余的。他知道歷史的發展方向,知道用不了幾年,高考就會恢復,知青也會陸續返城。
而且王奕的父母,雖然現在還在下放勞動,但遲早會平反。到時候給自己的兒子和兒媳在城里安排個工作根本不是問題。
喜歡穿越60年代,不留遺憾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穿越60年代,不留遺憾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