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島的半導體研究部門,除了原來的芯片設計小組,後來還組建了芯片制造研究小組。
芯片制造,並不是說你有了光刻機、蝕刻機、封裝測試等設備就行了,你還要研究怎麼使用這些設備提高芯片的制程和良品率。
制程落後,生產出來的芯片性能就落後,能耗高,良品率低了,造出來的芯片成本就高了。
現在實驗室購買回來的這些設備,性能比較落後,在可預見的未來,不能滿足自己的產業需求。
可先進的主流設備,因為有瓦森納協議在,華國企業不可能買得到。
就眼前的這些設備,在工作人員的操控下,生產192納米的芯片是沒有問題的。
但制程192納米的芯片,真的是跟當前主流的32納米差太遠了。
所以王銘洋想在芯片制造工藝和設備這塊努力一把,看看能不能把芯片的制程往上提一提。
不求最世界頂級,只求萬一被歐美國家限購,能滿足自己公司以後的產品需求就好。
就像在為華聊天時所听到的,要有危機意識。為華內部有一個“影子計劃”,這是任政飛當時親口跟王銘洋說的。
公司的人工智能產品越發成熟,用到的算力芯片性能也是越來越高,目前還可以依靠從國外進口。
但是隨著大型ai研究的深入,要想完美的達到設計要求,還得用專門的算力芯片,而不是市面上的通用芯片。
如果自己公司以後設計出來的芯片還是像上次那樣要拿給人家流片代工生產的話,所有的技術機密都會完全暴露出去。
人工智能專用算力芯片這個產品,未來涉及到的利益太大,難保國外的廠商不會起異心,王銘洋不想冒這個風險。
所以他打算自己設計,自己生產。
正在巡視間,突然听到邊頭的實驗室里傳來一陣爭執聲。
王銘洋不禁感到一陣愕然,望向李力持。
李力持明白王銘洋眼里詢問的意思,苦笑一聲說道
“這是極芯二號設計組長李鳴和半導體部門主任萊特寧為芯片設計的技術問題在爭論,兩人的觀點不同,已經吵過好幾次了。”
李鳴這個人王銘洋知道,就是以前在北沙實驗室的極芯一號設計小組的負責人。
此人工作認真負責,技術能力突出,肯于鑽研,有不錯的領導能力。
北沙團隊並入香島實驗室後,王銘洋讓他繼續擔任極芯二號設計小組的負責人。
至于另外一個萊特寧,是通過香島獵頭公司挖過來的,王銘洋倒是見過兩三次面,只不過每次都匆匆而過,沒能跟他深入交談。
當時看他過往的履歷比較輝煌,就讓他擔任了香島實驗室半導體部門的主任。
推開門口,王銘洋帶人走進去,剛好看到兩個臉紅脖子粗的人在對峙,旁邊圍著兩幫人,一部份是李鳴小組的成員,一部份明顯是萊特寧的人。
“大家冷靜一下,老板來了,有什麼事情大家先坐下來慢慢說。”李力持首先出聲了。
听見這話,轉頭看到王銘洋的李鳴心中一陣狂喜,老板是懂技術的,他肯定會支持自己的觀點和做法。
“老板,這個李不听指揮,我建議你裁掉他,不要讓他影響我們的芯片研究工作。”
剛進會議室坐好,萊特寧就一臉傲氣的跟王銘洋說道。
“王總,你別听他胡說八道,我覺得他一點都不懂我們的設計,還要瞎指揮,極芯二號的設計進展這麼慢,他有責任。”
“哦,李工,極芯二號的設計完成到哪一步了?按計劃,應該達到百分之五十的進度了吧。”
“沒有,老板,現在才達到百分之三十。”
“遇到什麼技術性難題了嗎?”
“這個倒沒有,只是有些事情,我們經常要跟萊主任溝通,影響了進度。”
“萊主任,能說說你為什麼不同意李工他們團隊的技術方案嗎?
我想了解一下你的看法,如果你的設想具有可行性或者比李工他們好的話,我們可以再組建一個開發小組由你親自帶領,公司是鼓勵良性競爭的。”
“boss,以我當年在麻繩理工大學研究得出的經驗,李工的團隊要實現極芯二號預定的技術指標,現在的技術方案根本不可行,他們沒有能力做到這一步。。。”
緊接著,萊特寧東拉西扯說了一大堆理論,讓人听得雲里霧里,但又覺得他說的東西非常高深而且又很有道理的樣子。
看著周圍的人被自己滔滔不絕的長篇大論給鎮住了,萊特寧心中不免一陣陣得意。
小樣,就憑你們這幫沒見過世面的華國人,我隨便扯幾個當年混日子時听來的理論,就把你們鎮住。
哼,要不是看在你們提供的高薪水的份上,我才懶得來這里上班呢。
等再混個兩年,把錢賺足了,再找個機會離開這個地方。
到時候,對外宣稱是這里的實驗環境水平太低,不能滿足自己做研究的條件,以前做的一樣。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然後再去找一家初步涉足研究半導體的公司繼續混日子。
想到得意處,萊特寧和他帶來的助手麥特嘴角忍不住微微上揚。
沉默了半分鐘,將剛才听到的東西在腦子里一轉,王銘洋就皺起了眉頭。
不對啊,這些東西一開始听起來不錯,但仔細分析後其實漏洞一大堆,全是各種老舊的理論東拼西湊出來的,沒有真正點到實踐層面的關鍵要點,可以說沒有多少有價值的東西,完全是假大空的言論。
心中起了疑問,王銘洋頓時開口向萊特寧問了好幾個問題,難度由淺到深。
一開始萊特寧回答的還是挺順溜的,到後面就開始支支吾吾,顧左右而言其他。
“李工,你來回答一下這個問題,給大家解解惑吧。”
看見萊特寧和他助手臉上的窘迫,王銘洋心中嘆了一口氣,看來,當初是自己大意了,導致公司遇到學術騙子。
都是光環效應害人吶,當初看到萊特寧以往輝煌的履歷,大家都沒敢懷疑過他是個水貨。
即使在後來的研究工作中察覺他說的東西不太對,也認為是自身的學識和認知不夠。
現在看來,他以往的履歷都是夸大編造出來的。
比如在一個著名的科技公司里上班擔任一個科研小組的邊緣人,他對外說是這個小組的核心成員甚至領導人。
等李鳴回答完問題,王銘洋鼓掌叫好。
同時,他還毫不客氣的揭穿萊特寧和他助手的虛假面具,並且警告他們立刻退還公司以往支付的薪水,否則讓公司的法務以詐騙罪起訴。
一開始,萊特寧還嘴硬,一副倨傲的樣子,威脅說要通過大使館反映王銘洋污蔑他,死不承認。
直到王銘洋讓李力持通知法務部的經理進門,這兩個家伙才慫了,答應王銘洋的條件,灰溜溜的離開。。。
喜歡悄悄地我在海里采礦請大家收藏︰()悄悄地我在海里采礦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