悄悄地我在海里采礦

第112章 硬件性能不足,軟件來湊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光芒數百丈 本章︰第112章 硬件性能不足,軟件來湊

    這些天在網上的各個專業技術論壇查閱了不少資料後,王銘洋的圖像新算法總算有了眉目,在盡可能避開各種已有專利的基礎上,他開始在腦子里構建新算法的各種邏輯代碼,準備編寫程序。

    一個星期,在敲壞兩個鍵盤後,王銘洋的新作品終于成功面世。

    深夜里還在加班的趙力波收到自己老板發過來的新圖片處理軟件和使用說明時,整個人都變得不好了,大聲嚷嚷起來,很快,整個研發小組的人都知道了老板的“神跡”。

    他們心里早已佩服得五體投地,自家老板真的是天才,只要是軟件方面的問題,好像沒有他解決不了的。至少大家入職以來,就沒听說有老板解決不了的技術問題。

    這不,前前後後不到半個月,又解決了一個困擾行業多年的難題。

    雖然老板在說明書里寫得很清楚,目前的這個初始版本還不能通用于所有的圖片處理場景,只適用于現在研究的圖片識別領域,但這已讓懂行的軟件開發工程師們驚為天人。

    公司的研發項目,硬件條件不夠,沒關系,老板會在軟件部分給你補上,在這樣的公司搞研發,哪個人不爽歪歪?

    聚在一起的開發人員嘰唧喳喳互相交流一通看法後,變得信心滿滿,再次斗志昂揚地回自己工位繼續干活。

    在公司研發部晃了一圈收割一大波崇拜之後,王銘洋交待律師記得申請有關專利,然後開著他的新座駕來到了工廠。

    “看看,這車夠猛夠霸氣吧。”

    在樓下停車場,王銘洋得意洋洋地跟正要出門談業務的朱宏顯擺。

    “大老板換車啦,來,鑰匙給我,我看看車里面的內飾。”

    搶過王銘洋手里的車鑰匙,朱宏坐進駕駛室,把門“砰”的一聲關上,點火,動作一氣呵成。

    “感覺好吧,視野開闊,坐姿高,像開坦克。”王銘洋笑著說。

    朱宏伸出頭來,回答王銘洋

    “真爽,我現在要去談個大單子,老開著那破帕沙特太掉價了,為了更好的給公司掙錢,我今天就開這車去了哈。”

    也不等王銘洋答不答應,朱宏轟一下油門,佛特探險者嗖的一下竄了出去,帶起一陣灰塵,只留下看著車屁股的王銘洋在尾氣中凌亂。。。

    搖搖頭,王銘洋去了陳明辦公室,兩人交流了一下電子廠和機械加工廠的近況。

    電子廠的生產線智能化改造已經開始,由韋方和十多個工程師帶著新招來的技術工人日夜加班干著。

    預計需要半個月的時間才能完成電子廠所有產線改造工作和員工培訓。

    生產線改造完畢後,所需要的人工崗位將減少三分之二。剩余的工人王銘洋也沒打算裁減,他計劃著讓陳明繼續租更多的廠房,上更多的智能生產線,讓這些培訓合格後的工人繼續留任。

    進入09年後,深城的普工工資普遍上漲,很多工廠開始喊出生產自動化的口號,這也是推動王銘洋進行生產線智能改造的原因之一,要想保持住競爭優勢,技術就不能落後于人。

    電子廠里的工人數量達到兩萬之後,王銘洋讓陳明停止了招聘,至于後續如何,需要等所有的生產線改造完畢再說,目前產能不足部份繼續讓亞迪電子代工彌補。

    王銘洋和陳明不是不想繼續擴大電子廠規模,只是現在租的廠房都是之前其他工廠退租的,東一棟,西一棟,甚至後來的廠房分布在其他的工業區里,管理起來不方便。

    比如現在的機械加工廠,隨著人數的增加,已是佔據了一整棟三層樓高的廠房,早就搬出了最初的地方。

    王銘洋在機械加工廠的專用辦公室和那台裝有輔助設計系統、價值過百萬元的服務器都在三樓的無塵隔間里。

    帶著陳明和黃升在電子廠車間里查看了一番韋方等人正在進行的手機生產線改造,王銘洋表示滿意。

    他鼓勵了大家幾句,說今晚請大伙搓一頓,讓正在干活的眾人火力高漲,干勁十足。

    招呼著韋方和幾個搞研發的技術骨干離開電子廠,王銘洋等人到一百米外的機械加工廠這邊。

    在三樓的研究室里,王銘洋交待了身後的眾人一聲︰

    “你們先坐會,喝喝茶,等我看完這段時間收集的數據資料,再一起開個小會。”

    “好的,王總,您先忙。”

    打開自己的手提電腦,連接上輔助設計服務器,王銘洋把韋方等人這段時間收集的數據都調了出來。

    這些數據已被服務器上王銘洋編寫的智能程序初步處理過,讓他現在的分析工作簡化了不少步驟,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這也是王銘洋當初要構建智能輔助設計中心的原因。

    他一直有種感覺,人工智能輔助研究和設計的出現,會大大加速人類的科學發展史,只是以目前的技術條件和社會環境而言,要想達到真正的人工智能還有很大一段路要走,但這正是王銘洋一直為之努力的方向。你不踏出第一步,永遠達不到你想要的。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雙眼快速掃描著數據,對,就是掃描,有著超級大腦的加持,王銘洋看讀文件時可以做到常人所不能達到的速度。

    他的大腦快速分析著,總結之後抽絲剝繭般從中發現這些數據里所隱藏著的規律,隨後將這些規律提取出來,再具現化成對應的數學函數模型。

    這些能用數學語言表達固化下來的東西就是研究的新成果了。

    別看王銘洋玩得簡單,但是不知道有多少搞研究的人就是跨不出這關鍵的一步,永遠困在里面,出不了成果。

    科學研究成果的出現是具有一定偶然性的,運氣好的話一下子就能找到想要的東西,運氣不好的白忙活一輩子也無絲毫成績。

    為了加大成功幾率,正常情況下的研究工作者只能不斷的反復試錯,增加更多的實驗次數,盡量依靠量變完成質變這一升華的過程,以達到目的。

    但是王銘洋這個超級bug就不一樣了,他的大腦能敏銳地從一堆基礎數據里快速發現普通人不能輕易發現的東西,能夠判斷出大概的方向,然後就可以圈出特定的範圍,讓手底下的研究人員在這個範圍里做研究驗證工作,整體算下來成功幾率高得可怕。

    這樣的研發模式,是王銘洋這段時間想到的能讓公司長期穩定發展的最好方式。

    因為公司要研究的技術項目太多,如果全靠王銘洋自己一個人大包大攬的話,累死累活他一天干夠二十四小時也干不完。

    喜歡悄悄地我在海里采礦請大家收藏︰()悄悄地我在海里采礦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悄悄地我在海里采礦》,方便以後閱讀悄悄地我在海里采礦第112章 硬件性能不足,軟件來湊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悄悄地我在海里采礦第112章 硬件性能不足,軟件來湊並對悄悄地我在海里采礦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