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眾席上人們看見美麗的女孩溺亡在充滿鮮花的河流之中不由得嘆息,在這場關乎權力的爭斗與復仇之中,奧菲利亞才是真正被命運愚弄之人,才是最無辜的人。
    作為主角的哈姆雷特依舊深愛著這位女孩,但是父親的仇恨壓的他喘不過氣來,兩家之間完全沒有結合的可能,從他裝瘋賣傻的時候就注定了要犧牲自己的愛。
    “真是可憐啊,進無前路、退無後路,她比起哈姆雷特來說才是最可憐的那個人。”
    “可惜她少了一絲朱麗葉的決絕,如果可以拋開家族的一切和哈姆雷特在一起……”
    “不可能的,哈姆雷特只想要復仇,這個女孩注定要成為犧牲品的。”
    悲劇式的結局似乎讓觀眾們有了很多思考,反而是不再注重“復仇”這一個點,但舞台上的場景變幻,劇情並沒有因為奧菲利亞的死而停下,倒是推向了最後的高潮。
    父親和妹妹的死讓雷歐提斯徹底瘋狂,正如哈姆雷特要殺死克勞迪斯一樣,他也必須殺死哈姆雷特來完成自己的復仇。
    雷歐提斯與克勞迪斯一合計,兩人都想要整死哈姆雷特,並決定用毒酒和毒劍殺死這位“眼中釘,肉中刺”。
    隨著幕布的來開,《哈姆雷特》的第五幕展現在人們的面前。
    命運躲在天上,嬉笑的看著地上的人群。
    這是一處墓地,與掘墓人調侃死亡的哈姆雷特目睹了奧菲利亞的葬禮。
    面對這位曾經的愛人,哈姆雷特也不知道自己該不該流出眼淚。
    但同樣出席妹妹葬禮的雷歐提斯看見殺死自己父親的凶手和導致妹妹死亡的罪魁禍首,憤怒的他與哈姆雷特產生了沖突。
    兩人決定以決斗的方式完成復仇。
    “呦,又來了,甦均似乎很熱衷在戲劇里面描述決斗,上一部的《羅密歐與朱麗葉》也是如此。”
    萊歐斯利笑了笑,看了一眼旁邊的克洛琳德,這位首席決斗代理人。
    “《哈姆雷特》的背景與《羅密歐與朱麗葉》一樣都是取材自楓丹,有決斗要素並不奇怪。”
    克洛琳德淡淡開口。
    “唔,這麼說的話必須要死一個了……可是我覺得他們都很無辜,真正該死的只有克勞迪斯……”
    希格雯有些糾結,她也是個善良的好孩子。
    “咳咳,如果感覺不對的話,希格雯你可以不用看。”
    那維萊特一向很關心美露莘的心理健康問題。
    “謝謝那維萊特大人,但是我想知道最後的結局。”
    “那我估計可能不止死一個。”萊歐斯利笑道,讓那維萊特額頭有些黑。
    美露莘們只是孩子啊。
    舞台上的克勞迪斯也得知了決斗的消息,他設置的毒酒和毒劍陷阱想要除掉哈姆雷特。
    所有人都在緊張的看著哈姆雷特這一次是否會再度化險為夷最後成功反殺克勞迪斯,但命運再度給哈姆雷特以及觀眾席上的觀眾們狠狠甩了一個嘴巴子。
    哈姆雷特的母親葛楚德誤飲了克勞迪斯為哈姆雷特準備的獎勵毒酒而身亡,哈姆雷特和雷歐提斯在決斗中均被毒劍所傷……
    這一刻大家伙才再度回憶起那句話——生存還是毀滅,這是個值得考慮的問題。
    觀眾們現在好像確確實實看到了命運,看到了命運所施加在舞台上每一個人身上的影響。
    但復仇會因此而停止嗎?人的選擇依舊很重要。
    面對殺死自己父親和母親的克勞迪斯,哈姆雷特拿著毒劍在眾人釋懷的目光中刺向國王。
    他完成了復仇。
    在生命最後的時刻里,哈姆雷特與雷歐提斯和解,此時的哈姆雷特已經沒有了之前抗爭命運的傲氣,正如他接受了現實一樣接受了命運。
    只有天知道。
    哈姆雷特︰剩下的只有沉默。死)
    這是他的臨終遺言,這位曾經向往真善美的理想主義者和完美主義者留下這句簡短的話之後離世。
    剩下的只有沉默……
    全場安靜,他們也配合著這般沉默,角落里的空緩緩閉上了眼楮,同為王子但哈姆雷特最後只能相信命運讓他感到不甘。
    他不信命運,從五百年前的坎瑞亞之戰到現在他就沒有相信過命運,可如今舞台上演的這一幕讓他不得不思考,他也會如同哈姆雷特一樣嗎?
    已經沒有人關心“丹麥”這個國家的未來,這場悲劇的落幕讓不少人紛紛嘆了口氣,他們似乎也明白這部作品想要表達的東西了。
    原以為只是簡單的復仇爽文,再到後來以為是王子的掙扎成長,再以為是一位善良之人的黑化歷程,但現在所有人都看明白了這只不過是命運開的小小玩笑。
    “命運虛無縹緲,我們又如何能相信這得看不見摸不著的東西?”
    身為久經考驗的人類主義戰士,白發男子依舊堅定自己的信念。
    劇本中的哈姆雷特會向命運妥協,但是他不會。
    “干嘛那麼上綱上線呢?單純看作一部優秀的作品不是很好嗎?”
    潘塔羅涅笑著鼓掌,《哈姆雷特》的台詞功底和人物塑造簡直沒得說,就算是比起《羅密歐與朱麗葉》都更勝一籌,畢竟算是莎士比亞晚年的巔峰之作。
    “你一向不是很推崇甦均文字中的思想嗎?”阿蕾奇諾有些好笑的看著他。
    “作品與作品之間是相通的,這一部《哈姆雷特》只是讓我們看到了一種可能,正如哈姆雷特所說的那樣,他有能力、有理由、有方法、有機會可以完成復仇,但他的選擇導致了最後被命運愚弄,這能怪命運還是他自己呢?”
    潘塔羅涅看得很透徹,如果有研究甦均作品的協會,他必定會靠著“學術能力”成為會長。
    沒錯,這也是甦均或者莎士比亞所想要告訴每一位《哈姆雷特》的觀眾的,有時候個人的命運與外界的偶然無關,而在個人的選擇和天性。
    只是這隱藏在這深處的內容可能需要普通人反復思考,而那些本就有所體會的人只能感慨一聲︰你甦先生還是甦先生啊。
    喜歡原神︰我有一座圖書館請大家收藏︰()原神︰我有一座圖書館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