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葛當然是去搶礦的。從蘆下村往西翻過三座大山就是西華山,那里有著朱葛最早發現的鎢礦礦點,相比起後來發現的礦點,這里有著最好的開采和運輸條件。在山上的礦點前面有條瀑布,那就是一條章水支流的發源地,這里常年水量充沛,挖出的礦石可以直接裝進竹簍,綁上幾根從山上隨處砍來的竹筒往水里一扔,就會隨流漂浮而下。在山下的水流平緩處,安排人把竹簍打撈上竹筏,就能一路運到南安城外的碼頭上,裝上江船後順流進入贛江運去長江入海口的基地。
輕車熟路的朱葛帶著隊伍也用了足足兩天時間才趕到了西華山山腳下,遠遠看見那座坐落在一塊岩石之上的竹樓,無比熟悉。這不僅勾起了他很多的回憶,尤其是那兩個上次和他一起來挖礦的警衛兄弟,他知道兩人現在都己經升了官,一個成為了大少爺身邊的警衛隊長,另一個則保護著三少爺,長年往來于南洋各地,成為了三少爺身邊的親信。現在他們三個當初一起出生入死的兄弟,天各一方,也不知道何年何月才能再聚在一起!
朱葛對這里的地形很是熟悉,當初建這個竹簍收礦站時前後建了兩次,第一次是在上面那塊灘涂地,那里地勢更平坦,可一場山雨就把竹簍給沖塌了一半,他們只得听從當地山民的建議,把竹樓建在了現在這里。原來那里則作為竹筏的堆放場,專門修竹子造竹筏。
現在的竹樓離一個小山村大約有二里多地,建在一塊突起的岩石之上,位置有點險峻,多少屬于易守難攻之處。不過在火槍的面前就根本不夠看的。小山村原本也就幾戶人家,可是自從開了礦,人就慢慢多了起來,很多周邊的山民搬過來做了專業礦工,最好的時候,一個礦工勞作十幾天,就可以趕上以往山里一年種地的收獲,這小小的山村一下子多了百來戶人家,現在也有了正式的名字,就叫西華村。原因則是朱葛那時在這個竹樓上寫的《西華山礦石收購處》的牌匾而得來的。現在這塊牌匾還在,只是上面的字跡已經斑駁,朱葛站在離竹樓五十米處也只看得清收和處兩個字了。
和朱葛他們對峙的有十來個漢子,手里拿著各種兵器,有刀,有叉子,有鞭子,還有兩張獵弓,看朱葛這里烏泱泱百多號人圍上來,一個獐頭鼠目管事模樣的人上前來大聲叫道︰“這位兄弟,哪條道上的?我們這里可是縣里黃大善人的產業,往日和道上的兄弟可都上了號的,不知兄弟們此來何事?”
朱葛回頭看了看隊員們的打扮,都是江面上船家的衣著,不覺哈哈笑出了聲,問身邊的伏虎道︰“我看上去這麼像道上的麼?”
“隊長,我們都叫你聲大當家的不就更像了麼?哈哈!”
“呵呵,看來我這山大王不當也不行了,你們誰先把那兩張弓給點了,我再和他們白活白活。”
“好 ,我來安排。”
就听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