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去明末救義士

第115章 漕銀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除蟲醫生 本章︰第115章 漕銀

    安慶兵備道衙門內,黃配玄黃巡撫正戰戰兢兢地坐在一邊,原本屬于他的正位上坐著一位蒼髯老者,正是新任的左都御史李邦華。就在剛剛,李御史把這個後進同鄉狠狠罵了一頓︰

    “你一個堂堂右僉都御史,廬安巡撫,身負南都西大門安防重任的朝廷四品大員,怎可如此不堪?那左良玉畢竟是朝廷封的伯爺,剛退到九江,你就連著給南京和北京急奏,說是左軍要去南京劫掠漕銀漕糧,危言聳听,嚇的皇上不顧清軍阻斷南北通路,連發詔令,而南京朝廷和民間也因此一日三驚,紛紛要舉家搬遷。你可有什麼擔當?你這是給我們江西籍的官員丟臉!”

    見老大人罵的唾沫橫飛,吹胡子瞪眼,黃巡撫也只能默默承受,低頭不言。直等老大人罵夠了,才從袖袋里掏出一張小抄,站在一邊的師爺見狀,趕緊著接了過去,只瞄了一眼就皺起了眉頭,趕忙交給了李老大人。

    李邦華狐疑地接過後只一瞄,就倒抽一口涼氣,問道︰你這是從哪里來的?

    黃配玄回道︰老大人,這張小抄是十多天前在安慶府里所得,之後池州,廬州,太平甚至中都多有傳播。

    李邦華氣的手都微微有點發抖,罵道︰這左姓匹夫,竟然還有這種心思!想把他做的那些喪盡天良的畜生之事,把屎盆子都扣到我們頭上,真是用心歹毒!你可有上奏朝廷參他一本?

    黃配玄道︰總憲大人息怒,現在這匹夫陳兵九江,隨時會順江而下,如果此時我們彈劾他,只怕皇上也要忌憚七分,如何理會?

    李邦華搖頭道︰你不知道我們這位聖上的心思,你我此時不彈劾,待到日後事發,你我都要被牽扯其中。更何況此次九江之行,必然需好言相撫,拿錢平事,不動用漕糧漕銀,怎麼可能平息左良玉手下這些驕兵悍將?你我如何承擔得起?

    黃配玄不覺倒抽口涼氣,忙點頭道︰多謝大人指教,我這就去寫那彈劾奏章,好好參這左良玉一本。

    當陳小四的主力船隊兩天後到達龍潭碼頭的時候,九江府庫里今年江西省的十八萬兩漕銀已經交到了左良玉手里,左良玉滿意而又羞愧的把兩位御史大人送上了坐船,一路上聆听著兩位御史大人的諄諄教導,拍著胸脯保證守好九江城,絕不讓流寇東進侵擾南直隸一寸土地!

    李邦華顫顫巍巍地登上了官船,滿眼都是如林的船桅,料峭的江風吹得他一陣陣的眩暈,他在一臉驚恐的黃御史攙扶下躲進了船艙,等船啟航後,他才長舒了一口氣,身子軟軟的躺倒在軟榻上,有氣無力地道︰只希望左良玉能信守諾言,管束好他的手下,否則你我兩人只能背負著罵名,以死謝罪了!

    此時的黃巡撫心里一片悲涼,他絕對敢肯定,那左良玉話里話外只是答應絕不陳兵金陵,保證抵御流寇不進入南直隸,可沒有保證他手下的那些死丘八不進入南直隸啊!而他所管轄的安慶池州地區可是就頂在最前沿,隨時面對這些丘八的劫掠!而眼前這位老前輩馬上就北上順天府了,再有什麼差池都和他已無關系。他現在感覺自己的脖子正一陣陣的發涼。但嘴里卻說道︰老大人真國之棟梁啊!一封書信,曉以大義,痛陳利弊,十幾萬亂兵傳檄而定,屬下敬佩!

    見老大人緊閉雙眼,累癱在那里,黃巡撫也就不再多話,坐在一邊閉目養神,思考這後面的對策。此時船身的搖晃越發的清晰,隱隱還能听到江水拍擊之聲和從船體深處傳來的吱嘎之聲。突然,他感覺到有人正躡手躡腳向他靠近,他猛然瞪大了眼楮看去。卻是那師爺,見他睜眼,馬上向他招手,示意他出去船艙。黃巡撫跟著師爺出了船艙,沿著手指的方向看去,只見江北岸停滿了各種船只,密密麻麻圍繞這一片江岸,還不斷有船只從下游行來。在他的印象中,最近這段江面上早已沒有船只通航,湖廣江西的民船都被丘八們強征了去,哪還有人敢把船開至安慶以西。他忙問身邊的師爺道︰此處是何地?哪來這麼多船?

    師爺回道︰那是龍潭鎮,大人可還記得半個月前的那封協防文牒,您看那旗號,應該是甦淞水師!

    黃巡撫一陣錯愕,看著這桅桿林立繁忙異常的北岸,喃喃道︰不是說只有兩條船,幾百號兵卒嗎?怎麼現在這麼多了?

    師爺也奇道︰是呀,這昨日路過時我也只見到一條船,難道是今天剛到的?原本以為只是隨意來個幾百人充充數,應付應付的,這現在看來還是真來協防的呀!

    黃巡撫突然來了精神,心想這是來了救兵了呀,這下我安慶池州好像就不用再孤單的面對這上游的威脅了!

    師爺悄聲問道︰大人,咱們要不要過去巡查一下,看看是哪位大人帶兵前來的啊?

    黃巡撫眼楮瞟了一眼船艙方向,拒絕道︰以後再說,先把老大人送去安慶,老大人身負重任,聖上急著召老大人進京必要重重倚仗以穩定局勢,切不可耽誤。我們日後再來即可。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師爺趕緊稱是,道︰對對,國事要緊,再說這也應該是他們客軍來拜見巡撫大人您呀!

    幾條船順流很快就越過了龍潭碼頭,往安慶而去。

    重載的春潮主力船隊花了足足六天才從崇明基地到達了龍潭碼頭,按照事先的計劃,很快以碼頭為中心,展開了一個半徑五里的三層防御圈,特別針對可能發生的火船攻擊,在上游拉起了十個從北岸到江心的鐵索水泥樁。行船時轉動絞盤放下鐵索,封鎖時則轉動絞盤拉起鐵索。

    又花了足足兩天時間,整個船隊的物資才陸陸續續卸載完畢,就在陳小四準備按計劃率戰船殺向九江之時,一艘斥候小艇從上游趕了回來,帶回了九江大營發生兵亂的消息。

    左良玉在從武昌撤向九江的時候,基本把沿線各州府的駐軍都裹挾了過來,原因就是在和李自成的襄陽一戰中,其原本從東北一路就跟隨他的人馬損失巨大,不得不緊急招兵買馬補充實力,在這明末亂世之中,軍頭的人馬數量可就是保命的根本啊!而這些湖廣明軍自然本身也沒什麼戰斗力,早就害怕留下來單獨面對李自成和張獻忠的部隊,雙方一拍即合,呼啦啦跟著左良玉拋棄了原應守衛的城池,逃來了九江。而這些雜牌軍的數量已經遠遠超過了左良玉原有的親信人馬,這也埋下了隱患。

    胳膊肘往內拐是人之常情,左良玉也不能例外。他從心底里不在乎這些雜牌軍,自然在分配餉銀的時候不可能一視同仁。這次九江府庫里的十八萬兩漕銀絕大部分都分給了自己的嫡系部隊,湖廣雜牌軍的底層軍官和士兵幾乎就沒拿到糧餉,可如何安撫這些雜兵呢?

    喜歡我去明末救義士請大家收藏︰()我去明末救義士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我去明末救義士》,方便以後閱讀我去明末救義士第115章 漕銀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我去明末救義士第115章 漕銀並對我去明末救義士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