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大爺打斷了兩兄弟的對話,先和兒子一起敬四少爺,祝他考試順利,秀才得中,大大勉勵了一番。三人開始邊吃邊聊。
朱大爺先問到︰
小四,你讓你爺爺安排我去崇明縣為這個縣丞,是有何打算?
四少爺想了想,壓低聲音回道︰
大伯,您在衙門里做事,這朝廷的形勢您該清楚吧?您看這朝廷還能堅持多久?
朱大爺點點頭,又搖搖頭,示意四少爺繼續。
爺爺從去年開始讓大哥接觸些海商也已經是在準備後路了,我們這一家從太爺爺搬到這甦松地界,爺爺這輩才算真正開枝散葉,在這朱橋扎下了根基,但這天下亂世眼看就在跟前了,而這朱橋並不是什麼能安全自保之地,我和爺爺商量下來這四面環水的崇明島是我們目前唯一的選擇,我們要在這崇明島上建立基地,收容些人口,建作坊,組船隊,訓練民團,控制長江和近海水道,可以保全家族,靜待天下之變。而大伯您這縣丞正好是管著土地農事河防,現在長江近海水匪猖獗,崇明更是重災區,派去的官員都想著辦法盡快調離,而大伯您正好乘此機會掌控全局,我等這次院試結束,馬上安排上島的事宜,助大伯一臂之力。
朱大爺點頭道︰
這崇明島上的海盜水匪可不少,我這一去,可別是羊入虎口啊!
四少爺馬上安慰道︰
大伯放心,您只要在縣城里貓著,那些海盜水匪我一個個都會幫您收拾了。
朱大爺呵呵笑道︰
沒想到我們朱家還能出一個能文能武的梟雄啊!老大,你把這次去鏡壕的情況和我們說說。
大少爺一直在靜靜地听著兩人的對話,心里卻已經是驚濤駭浪,他努力讓自己平靜下來,緩緩說道︰
這次去鏡壕路上還算順利,我們從瀏家港出發,只在泉州停了一天,接著就到了鏡壕,去時走了十五天,回來稍快,用了十二天,我們家這條船帶去的貨物都賣了,綢緞的價格還好,布匹賣的價格很低,回來時船基本跑空了,只帶了小半船的白糖,另外帶了兩個洋鬼子,我剛才來之前一直在鋪子里算賬,這次綢緞一塊賺了六千多兩,棉布只賺了三百兩,糖估計還能賺一千多兩,我收了這兩個洋鬼子四百兩的船費,除去路上的開銷和泉州的旗金,這次有三千兩的賺頭。
四少爺問道︰
一路上來往的船只多嗎?
大少爺搖搖頭,說︰
不多,這一路上我們這支船隊是最大的,其他連我們的一半都沒有,最多也就三條船的船隊。
四少爺拿起酒杯又敬了大哥,道︰
大哥辛苦!鏡壕那里離瓊州應該不遠吧?如果去那里裝點貨要多幾天?你那帶回來的兩個洋鬼子是哪里人?干什麼的?
大少爺把酒喝了,道︰
瓊州也是個很大的島,要看你去哪里,一天到三天的路程吧。不過如果去南邊的話有南蠻子海盜,不一定認鄭家的旗。那兩個鬼佬是小弗朗機人,一個是洋和尚,另一個應該是個軍官,我看他每天在船上練習西洋劍法。
朱大爺奇道︰
西洋軍官來我們這里干什麼?他們下船後去了哪里?
大少爺回道︰
這我也不知道,我把他們帶來了甦州,說是過兩天會去松江。
四少爺來了興趣,問道︰
就在甦州?大哥能帶我去見見他們嗎?
大少爺道︰
可以啊,他們就住在前門街口的那家客棧,我們吃完就能過去。
三人推杯換盞,吃了近一個時辰,席間,隔壁陪桌的人紛紛過來敬酒,氣氛好不熱鬧。
酒足飯飽後,堂兄弟兩人出門找那兩個洋鬼子去了。路上兩兄弟又聊了些這兩個洋鬼子的情況,一路說說笑笑很快就到了路口的世界著名連鎖酒店悅來客棧。
喜歡我去明末救義士請大家收藏︰()我去明末救義士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