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去明末救義士

第17章 翹班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除蟲醫生 本章︰第17章 翹班

    二丫早早就起來了,見小丈夫睡得沉,怕吵醒了他,就到對面屋里由兩個丫鬟幫著她梳妝打扮,今天是回門的大日子,妝容不能有一點兒馬虎,二丫現在是朱家的主婦,徐姨娘也把自己的貼身丫鬟打發了來幫忙,老太太也一早差人來囑咐了一番,二丫從頭到腳珠光寶氣,全副武裝,比新娘那天都精致。一直忙了一個時辰,朱煜申起床看著盛裝之下的二丫,也是吃驚不小。完全是換了個人,已然成了一個雍容華貴的貴婦人。

    臨近中午,四條船組成的船隊悠悠的蕩出了鎮子。

    今天是個雨天,朱煜申看這天氣估計是海上來了台風,不過應該是在台風的邊緣,沒有了炙熱的太陽,清新的海風帶來了難得的涼爽,雨也是一陣一陣的,怕路上無聊,四少帶了四書在路上看,船一晃一晃的,看書很快有點頭暈,四少怕自己暈船,就放下了書,出艙向隨行的管家朱福打听起了家里的各房和生意情況。

    朱福斟酌道︰

    大爺從南京國子監肄業後,老太爺安排他一直在甦州衙門候補,順便也看顧著甦州的布莊和綢緞莊的生意。也一直沒什麼好的差事。

    二爺從小就跟著故去的老太太打理織坊,原來還管著家族里的田莊和糧店生意,但因為老太爺現任官職要避嫌,糧店生意五年前明著轉給了二爺他岳丈娘家經營,暗里就只留了兩成的份子,這織坊,這兩年生意不怎麼景氣,特別是織布那塊,虧的都做不下去了,只靠綢緞那塊撐著。

    您父親三爺一直埋頭科舉,常年在應天書院里,也就管管家里園子里的一些內務,這兩年老太爺才讓他把家里的賬房都管了起來,另外家里在外面的一些股子也都讓他料理,如亨通錢莊,張氏典當等我們可都有著點小份子。

    四爺從小讀不了書,就愛舞槍弄刀的,老爺也由著他折騰,這不前年娶的你四嬸還是長威鏢行的大小姐,老太爺讓他管著車馬船行,據說他還一直攛掇著老太爺入股他媳婦娘家的鏢行,老太爺可一直沒有同意呢。

    另外大少爺已經管著和幾家合作的海運生意了,這兩年可是賺錢的大頭啊,據說已經和閩浙的鄭家牽上了線,雖然我們只佔了小股,大股是知州那位和宮里的公公,但這利可厚的很啊。

    朱煜申問道︰

    家里有些什麼作坊嗎?

    朱福道︰

    木匠作坊倒是有七八個師傅,還有個酒坊,不過自從糧店轉手了後也沒再怎麼開釀,現在靠著以前的存貨維持著。

    朱煜申道︰

    沒有鐵匠鋪,窯廠或首飾鋪子什麼的嗎?

    朱福道︰

    真沒有,這些個也不怎麼賺錢的吧,我們這里還是綢緞,棉花和糧食的生意最多,畢竟都是江南這里的特產。

    朱煜申又問︰

    我們田莊有多大?有沒有什麼荒地空閑著?

    朱福搖搖頭,道︰

    這小的還真不知道,這都是二爺他們家管著,我回去可以去幫你問問二房的管家。

    朱煜申點點頭,鑽回了船艙。

    趁著有風雨,一道閃電朱煜申穿回了現代的朱申,上網查詢一番明朝考試的歷史記錄,終于在一個付費網站查到了崇禎15年甦州府院試的考試內容,還有好幾篇當時的優秀範文,朱申都仔細研讀了一遍,心里一陣高興,默念一聲準備回去繼續回門之旅,卻發現不知不覺間窗外晚霞普照,不下雨了,知道只能耐心等待下一個雨天才能穿越。就安心過起了現代的日子,順便開始查找珍妮紡紗機,飛梭織布和土豆紅薯種植的材料來。

    隔天朱申聯系了那位師兄,約了中午見面吃個便餐,找了個清淨的館子,兩個人海闊天空地邊吃邊聊,那位師兄比朱申早兩年畢業,明年就該退休了,他畢業以後先是去了本地一家國營的老鋼廠,後來這些廠子都陸續並給了著名的那家巨無霸,他因為實在錢少,又是外地人,有一家外地的鄉鎮廠子請他去做技術總監開了個當時來看很高的價錢,他就掛職停薪跑去了,去了才發現真是個村辦土廠,設備還是從國營老廠子拆下來的甦聯設備,兩台平爐,一台轉爐。至今他都保留著全套的圖紙和資料,听的朱申差點蹦起來,現在這市面上還哪來的非電爐煉鋼的實操資料,之前找遍網絡和圖書館,都只有理論資料。真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

    朱申當即就要晚上登門看資料,說是自己當年學的專業課還是煤焦吹火爐子,出來學校後進了那家巨無霸,只有現代的電爐子,從來沒見過真正的古典煉鋼法,心頭一直有遺憾,大拍師兄馬屁,說他轉型期的經歷就是每個冶金男的夢想。師兄被吹得熱血上頭,給公司打電話找了借口直接翹班,帶著朱申回家看圖紙去了。

    喜歡我去明末救義士請大家收藏︰()我去明末救義士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我去明末救義士》,方便以後閱讀我去明末救義士第17章 翹班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我去明末救義士第17章 翹班並對我去明末救義士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