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夫子快步進了屋內,和幾位見了禮,寒暄幾句後,拿出文書說明了自己來意。
    幾個縣令先是傳看了一下文書,隨後拍手道︰“我們也是听說樂同縣的事,聚在一起商議,本來還事關門商量。
    如今見常夫子帶著文書前來。齊太守都都發話,我們盡可以大張旗鼓起來。
    出兵出糧出人,我們都肯,咱們江州自己的地盤,可不能讓他馬家佔了去。
    只听樂同縣的慘事,就知唇亡齒寒,咱們定要將那馬家趕出去。”
    常夫子自那一日離了樂同縣,便不知道樂同縣如今究竟是什麼情形。
    听他們幾人這樣說,提心吊膽,惶恐不及。忙問眾人樂同現在如何。
    建成縣的關知縣向他道︰“我們離樂同不過百里,那日听樂同縣起了戰事,我先派人去看。
    老遠就見城內人群涌出,推車擔單的,攜家帶口的往外逃命。
    又見城內廝殺聲一片,城外有人圍著搖旗吶喊,城里有人邊打邊退。
    派去的人不敢上前,只听里面官兵大喊要捉活。就見牙城外還埋伏一些,沖著那追出來穿盔甲的就放火箭。
    趕來的那隊不妨,被射死幾人,叫上後面的再往外攻。
    派去的人怕自己的性命也丟進去,只得跑回來,和我說了這些。
    只一日之後,就見許多百姓,拄著拐杖,攜家帶口的往我們建成逃命了。
    我問了他們才知,樂同的知縣梁山伯帶著人去偷襲馬家的軍隊。馬家人多勢眾,他們怎麼打得過。
    他們的人卻被馬家人識破,騎馬對土兵,在城外狠狠打了一仗。
    後又打到城內,馬家佔了樂同的縣城,又把樂同翻了個底朝天。他們像是在找什麼人。
    梁知縣帶著兵支應不住,最後退出城外。
    里面的人都逃了出來,逃到我們這里一部分,還有逃到別處的。”
    常夫子听了這話,心下不安,攥得拳頭手心冒汗,急問道︰“你們可知那梁知縣去了哪里?”
    幾人合掌道︰“這個我們倒是不知,只知道了像是帶著人逃到哪個山上去了。”
    常夫子听見梁知縣跑山上去,心中想︰“山伯一定是找那祝英台,祝英台那里有人又有糧,天然的險峻,說不定還會助他一臂之力。丟了樂同不怕,反正這馬家人進了江州,只要江州的人合到一處,來個關門打狗,讓他有去無回。”
    這里放下心來,與各位知縣說起,那梁山伯是自己的義子干兒,就是他找了齊太守的。
    自己此刻出來也是征兵找人。因為沒有經驗,竟連自己的門生奴僕都了過來,讓大家笑話了。
    那幾位知縣听了都稱贊一回,皆擺手道︰“常夫子不必這樣說,咱們都是江州人,又不是匪類,都沒有動過刀槍。
    咱們只商量著齊心才能趕走馬家就是,管他笑話不笑話。”
    幾人都笑了一場,隨後商量對策,該如何出人,出多少人,出錢出糧何日集結,怎樣安置流民。
    常夫的意思是,如今樂同失守,想那馬家也不會坐以待斃。
    他們要趕在馬家前面征更多的人。同時又勞累四位知縣方便幫向外傳遞消息。大家齊聚臨川縣一起出發。
    幾人一拍即合,當時就仔細商議對策,暫且細說。
    只說馬文才不分晝夜,披星戴月,往臨川縣城里趕。他一面趕路一面心道︰“常夫子就算趕路,這兩日應該也不會走遠。他慣坐車, 我只騎馬一定能捉住他,知道不知道他人現在何處。”
    想著常夫子年事已高,定戀著書院。萬松書院也在臨川,常夫子再走,書院他不會不要。
    只先往書院去找,定是能找得到的到的,遂帶著人急匆匆的往萬松書院趕。
    一路幾饑餐露宿,只為趕時,傍晚時分,一隊人穿過竹林,萬松書院展露眼前,
    馬文才見門前如往常點著門燈。再見舊景在前往日種種皆在腦中,心中禁不住感嘆一回。
    身旁的劉朝英沒有讀過書,頭一遭見這書院,只在門前左看右瞧。
    捋著袖子感嘆一回道︰“這樣好的去處。真是神仙也能住得,我不識得字,都想搶來一本書在里面待上一天。
    馬文才讀了書,心中有尊師重這個線提著,听他們這些話很不受用。
    斜眼瞪了劉朝英一眼向他道︰“你去叩門,有人開門,你只問常夫子可否在書院。要是看門的問了,你就說找~”
    馬文才停頓一下,而後道︰“你就說你是鄒秋平的家人,來找常夫子問句話。”
    劉超英听了,照二公子的話去做,敲了半晌的門,才有一個看門的老翁來開。
    那老翁提燈來看,見門前二十多人各個膀大腰圓,背後肩寬,遂問他們來找誰?
    馬文才怕這老翁認出自己,低頭在後,一言不發。
    只要那劉超英上前搭話,劉超英便把二公子交待自己的話說了,只說自己是鄒秋萍的家里人,找常夫子說句話。
    看門的老翁听這話,先是哦了一聲,隨後向他們大聲道︰“別人家里的人來的早,獨你家里人來的遲,常夫子已經帶著人走了,
    你們才來,你們這樣不守時,遲了還怎麼打仗?”
    劉朝英听這話里有話,扭頭朝二公子看了一眼,見二公子點頭。
    遂又轉頭對那老翁笑道︰“老翁說得可是,我們那里道路難走,所以來遲了。我們現在就打算往那里趕,不知常夫子他們帶著人往何處去了。”
    看門老翁指著東邊道,常夫子帶人往大元縣去了,你們往那邊去找吧。
    眾人听了急急上馬,甩著鞭子夾著馬肚子,掉頭往大元縣去了。
    幸而此時天熱,夜間趕路涼快得很,一隊人馬之趁著夜色拼命往大元方向趕,又跑了一個時辰,馬兒實在跑不動了。
    他們只能在靠路邊放馬,胡亂睡了一夜,打算第二日再找。
    等到次日清晨,旭日東升,這早晨算得上一天里最涼快的時間。
    馬文才站在官道中間,面朝太陽朝兩邊望了望,見前後竟無來往一人。
    不禁口中喃喃道︰“果然是起了戰事,路上人都少起來。”
    喜歡魂穿祝英台之戲馬虐梁請大家收藏︰()魂穿祝英台之戲馬虐梁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