魂穿祝英台之戲馬虐梁

第99章 補愧疚,刺史提生意

類別︰其他類型 作者︰虢國大宋人 本章︰第99章 補愧疚,刺史提生意

    二爺姜正儀听說是軍衣,喜得老爹還沒說話,他先說話了。

    雙手對拍道︰“我管的就是我們姜家的布料來往,若真有軍衣,我姜家自然能接,只是不知軍衣需量多少。”

    馬文誠點頭道︰“入冬前便需要三萬套,三個月後還需五萬套。共計八萬套。”

    二爺听這麼大的量也開始猶豫。

    姜老太听他談起軍需,有些猶豫。私想這廝要是真想將這買賣給姜家,大可一早便說。

    此時才說,不免讓人起疑,自己姜家從未與軍隊買辦打過交道,自然什麼流程都不知道。

    那邊姜正儀已經開始打听細節了。

    姜正禮听馬文誠說軍衣需要大量棉麻也跟著皺眉。

    姜家是種桑養蠶,產的是絲綢。羽家莊也有種麻。只是數量較少,哪里供應的上那麼大的用量?

    再說所有人都知,這軍需可都是要立軍令狀的。完得成,能掙不少錢,若沒有完成,那可是要殺頭的。

    見二弟對這宗生意有意,姜正禮便打斷問︰“敢問刺史,這樣大的需求,怕是我們做不了。這要是做不完,是不是也要受軍法處置啊?”

    馬文誠笑道︰“岳父說的是,這是軍需,是要立軍令狀的。”

    見馬文誠叫自己岳父,姜正禮長嘆一口氣,身子往後一仰,腰桿子直了直。

    他對二弟道︰“女婿都叫我岳父了,咱們就是一家人了。咱們莊上產的是上用的絲綢和湖綢。

    這冬衣需要的是棉麻,咱們莊子產量不多,我看還是算了吧。”

    姜正儀見大哥做了刺史岳父得意之余,還想管他手上的生意,心中頓起醋意。想再爭辯,腹內先想好爭辯得理由。

    倒是馬文誠見姜正禮提棉麻不夠的問題。他提出本縣多莊共織得想法。

    等王府采買將契約擬出來了,羽家莊可以看過再簽。

    只是先有一點,莊子必須先屯有三萬件冬衣的麻布,讓將軍買辦驗過才行。

    姜正儀覺得臨川縣共織是個這是個好辦法,只是這三萬件軍衣的棉麻布,屯起來有些麻煩。

    這麼大的量,一家布廝是拿不出來的,便是臨川縣所有的棉麻都收了來,還差不多,那可是一筆不小的費用。

    二爺問︰“這了軍衣購買得費用王府定的是多少?”

    馬文誠道︰“以現在的市價來定,大概每套軍衣五貫錢。”

    听到數字,姜正儀便掐著指頭算起來,算上采買麻布的的本錢和棉花的本錢,再去除工匠的工錢,每套冬衣大概能掙一貫半。

    若是自己家里種麻草,原料費用就會降下來,但還紡成線,會耗費時間,根本就來不及,必須有成品棉麻布。。。。。。

    二爺還在低頭算賬,三爺姜蔣正亞也殷勤上來道︰“這荊州將軍府需要軍衣,不知道需不需要軍糧啊。”

    馬文誠正坐微笑道︰“怎麼咱們羽家莊還有糧食?”

    姜正亞眯著眼楮訕訕笑道︰“這不是還有以後麼?”

    姜老太爺剛遇流民暴動見識了這馬文誠的厲害,如今軍衣訂單他是慎之又慎,先不說話,只在一旁听著。

    姜正亞算了半天,抬頭道︰“我算過了,第一批三萬套我們可以去籌集市面上所有的麻布,然後分給各個莊子給我們代做。我們只賺一貫錢,剩下半貫是讓其他莊子拿去。

    其他莊子做第一批軍衣的時候,我們去江州其他郡縣,采購棉麻布匹,我們就著手後面那五萬套,這樣時間我們是來得及的。“

    幾人都在一旁听著,姜正禮听二弟這樣算,也在心里算了一筆賬。每套軍衣掙一貫錢,三萬套就是三萬貫。後面的五萬套可以做掙七萬多貫。

    前後兩批軍衣可賺十萬多貫。

    只用半年的時間,姜家便有以前兩年的利潤了,這可是件肥差啊。

    馬文誠微笑道︰“姜家與我既是姻親關系,我又怎能見姜家受難熟視無睹呢?說出來也真是看看不能幫到羽家莊。”

    說罷用兩指相疊,夾起那賬單還給了姜正禮。姜正禮訕訕一笑,收在懷中。

    姜老太爺听這話,明里點頭,心里暗罵︰“要不是老夫看出是你帶人沖了莊子,逼你拿出這件訂單,你個王八兒子會拿出來了麼?”

    三爺是管糧食的,現下說的是老二的生意,自覺無趣,低頭只顧喝酒。

    姜正禮雖然知道這生意賺錢,可他想的又深一層。只要有宗生意在,姜家的糧食生意和鮮果生意幾乎等于全部停擺。

    姜家好不容易這幾年分出的三宗生意,又變回了一宗生意。又回到生意好則全家旺,生意敗則全家敗的場面。

    明知知道這是塊肥肉,可姜家實力有限,實在吃不下這麼大宗生意,他是個天生喜歡穩妥的人,這宗生意太冒險了。

    他想拒絕,與馬文誠眼神恰逢交匯,馬文誠見姜正禮眼神閃爍,似有躲閃,便知姜正禮想放棄。

    馬文誠在桌幾蘸茶水畫道︰“這宗生意是有些大,我本意是想給汝州蔡家。

    既然我與楚喬成了好事,我人在這里還是想先問問咱們姜家的意思。”

    蔡家嫡長女是馬文誠另一位貴妾,娘家實力要比姜家大幾倍。若這生意給了蔡家恐怕蔡家當場就答應了。

    姜老太爺知道自家實力不能與那蔡家相比,想是馬文誠是因為流民暴動這事心中有愧,便先將生意拿到姜家說。

    和蔡家一比,姜老太爺又有些心動,不免想若這宗生意成了,不出幾年姜家也有了蔡家的勢力。

    正應了那句︰余暮白發人,虎老雄心在。

    馬文誠又道︰“這批軍需要的多也要的急,若是咱們莊子想再考慮我們先不提,若各位長輩還是想要,我倒是有個一舉兩得的好辦法。”

    這話正說在姜正禮的心坎上,怎麼才有穩妥兩全其美的辦法呢?”

    馬文誠稱在離江州府衙很近的安平縣,那邊多產棉麻。

    那里的三大布莊和自己有些私交,可以先佘布匹給姜家。姜家只需找人做工就可以了。

    等將軍府第一筆銀子到了,需給布莊將賒欠的賬還清即可。“

    姜正儀听這話歡喜,也就是說,他們只需要出制衣工人的錢,就可以將將軍府的錢給套出來。

    喜歡魂穿祝英台之戲馬虐梁請大家收藏︰()魂穿祝英台之戲馬虐梁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魂穿祝英台之戲馬虐梁》,方便以後閱讀魂穿祝英台之戲馬虐梁第99章 補愧疚,刺史提生意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魂穿祝英台之戲馬虐梁第99章 補愧疚,刺史提生意並對魂穿祝英台之戲馬虐梁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