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二十三日,江寧的夏日正是最熱的時候,李彥穿著輕薄的紗衣,手里拿著一只透明的琉璃杯,琉璃杯上瓖嵌著一條黃金龍和一顆晶瑩剔透的藍寶石。
琉璃杯里則是剛倒出來的冰鎮的椰子汁。
高慶指著旁邊那尊鐵胖子說道︰“陛下,這支鐵炮重達1000斤,這顆炮彈有10斤,射程來到了五百米。”
“試一試!”李彥說道。
“好的,陛下請遠離此處。”
眾人被安排到遠處觀看。
工部的人開始忙碌,填裝火藥和炮彈,等到一切都準備就位後,隨著轟的一聲巨響,在青煙中,鐵炮沖擊出去,直接在四百多米外的牆壁上砸出一個坑來。
這一次的炮聲明顯比之前要大很多。
饒是有心理準備的人,也被嚇了一跳。
而且那火炮明顯往後震了一段距離。
李彥帶著人走到那牆壁前,他仔細看了看,鐵球落在地上,牆壁上的坑周圍還布滿了裂痕。
李彥湊過去仔細看了幾眼,心中忍不住大喜起來。
這才是他要的火炮啊!
之前的虎蹲炮,最多在山地戰耍耍威風。
這種炮就完全不同了。
“這顆鐵炮重10斤?”
“是的。”
“能否再提升一倍的重量?”李彥問道。
“這個……”高慶有些為難。
李彥記得明末的紅夷大炮,鐵炮重量應該就是在20斤左右,炮身起步在2000斤。
“不能嗎?”
“可以是可以,但要加重炮身。”
“那就加!”李彥干脆地說道。
高慶看了一眼陳凌,陳凌說道︰“如果要加,造價要提高,時常也要增加。臣等之前考慮到這一點,所以取了一個相對均衡的數值。”
“但如果火炮的有效射程能到1000米,在陸戰中對騎兵的打擊效果更加明顯,在海戰中,對敵人的勝率也會大大提升。”
李彥重點強調道。
“這些才是更重要的,必須加!”
“如果翻倍了重量,射程未必翻倍,因為火藥的威力有一個上限,即便增加了藥量。”
紅夷大炮不僅僅是對火藥的威力有要求,對火藥的科學配比也有極高的要求。
當然,火藥的藥量進一步提升,對炮膛的鑄造要求也更高。
否則很容易炸膛。
更別說火藥的配比更科學後帶來鑄造壓力。
“先增加!能增加多少射程增加多少射程!”
“是!”
李彥笑著拍了拍高慶的肩膀︰“你們都做得很好,已經完成了朕的預期,別有壓力。”
“都是臣等應該做的。”
“今晚帶著大家好好吃喝一頓吧。”李彥對陳凌說道,“朕會通知戶部,論功行賞的。”
“多謝陛下!”
“提升之後,直接量產!現在鐵量是夠的吧?”
“夠。”一邊的宋濂說道,“自從平定建安郡的越人之亂後,鐵的數量快速增加。”
李彥道︰“朕派禁軍花費那麼大的力氣去山里作戰,對付越人,等的就是這一天,這種鐵炮多鑄造一些,鐵的數量管夠,錢也管夠!”
他頓了一下,又補充道︰“火藥的數量也管夠!”
說完,李彥又與大家閑聊了一會兒,才離去。
回去的路上,他心情非常不錯。
現在第三代火炮也出來了,而且是重炮。
如果第四代火藥再搞出來,還可以提升重炮的重量來增加威力。
要知道,紅夷大炮起步就是2000斤重。
大航海時代,歐洲人的海上重炮能達到7000斤,可以放置更多的火藥來提升威力。
不過一門1000斤重的中等火炮,鑄造時長需要兩個多月。
一門5000斤以上的重炮,鑄造時長可能需要半年起步。
為什麼炮身要更重?
因為用鐵更多。
為什麼用鐵更多?
因為要加固。
為什麼要加固?
因為要放入更多的火藥來提升爆炸的能量,將炮彈推得更遠。
所以威力越大的火炮,對炮身的要求越高。
炮身的堅固,與冶鐵和用鐵量有關。
既然如此,那必然延長鑄造時間。
如此看來,這種東西,它的造價必然也很貴?
沒錯!
就今日陳凌和高慶展示的這一門1000斤重的火炮,造價大概2000兩。
還不算火藥和炮彈。
可以說,大炮一響,黃金萬兩,絕非虛言。
不過,李彥並不在乎這錢。
只要能造出來,到時候干死魏國,貴不貴都無所謂。
最後的最後,還有很重要的一點。
即便有錢,有鐵,有火藥,鑄造的產能也不可能快速提升起來。
這與虎蹲炮不一樣。
按照鑄造這種炮的工藝,第一年能造200門已經很不錯了。
要知道,在韃清南下到南京城的時候,巔峰時期的清軍,也就才擺出了200門重炮。
回宮的時候,劉文靜突然急匆匆趕來︰“陛下,臣剛到魏國傳來的情報,魏國掌握了火藥。”
李彥接過匯報看完後,淡然地說道︰“已經落後我們好幾代,不必驚慌。”
“會不會有人泄露了?”
“應該不是泄露出去的,大周的皇家圖書館里不是也記載過火藥嗎?”李彥說道,“你還記得朱益說的紅夷人也有火藥嗎?”
“臣記得。”
“所以,火藥不是我們獨有,紅夷人的火藥也可能是大周帝國傳過去的。”
“啊?”
看著劉文靜那震驚的表情,李彥沒有解釋太多。
難不成要他解釋“沒錯,因為地球是圓的”這種話?
自己穿越過來的這個世界,最該是一顆星球吧?
總不可能是一片懸浮在大烏龜上的方塊大陸吧?
就在李彥剛見識完第三代火炮的時候,與此同時,魏崇延也見到了他的第一代火藥和火炮。
“當初郾城的夏軍,就是用這個小桶擊敗的我們?”魏崇延有些不敢置信地看著魏無忌。
“是的,根據後來的消息,就是這種。”
說完,魏國的第一代火炮也發出了震動的聲音。
這一炮下來,魏國皇帝和大臣們無不震驚。
“真是神奇啊!”魏崇延嘖嘖稱贊,“朕現在算是知道那只舔狗為何突然有底氣了,他必然是從大周帝國的古籍里找到了許多神跡。”
喜歡朕忙著一統,沒心思做舔狗請大家收藏︰()朕忙著一統,沒心思做舔狗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