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忙著一統,沒心思做舔狗

第183章 銀行是把好刀!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畫凌煙 本章︰第183章 銀行是把好刀!

    沈彬立刻明白,與晉國的合作,不僅僅是商業問題,還是政治問題。

    是晉國內部的政治局勢,推動了夏晉的商業。

    沈彬說道︰“臣愚鈍,魏國為何也要求如此大量的絲綢?”

    “魏國內部已經有一批人和我們貿易獲利,當然想要盡快拿貨,晚了就有其他人找上我們了。”

    沈彬詫異道︰“如此說來,晉國和魏國都是爭先恐後想要跟我們做買賣了。”

    “目前如此。”

    “那我們豈不是現在就可以向他們推行紙鈔了?”沈彬有些激動地說道。

    “現在恐怕還不行,他們要接受紙鈔的前提,是我們的民間都接受了紙鈔。”

    沈彬立刻明白過來,他轉移了話題,說道︰“今年京畿的絲綢截止到目前,產出了七十萬匹,在大夏內部賣出了三十萬匹,賣給魏國二十萬匹,還有二十萬匹的存貨。收入為五十萬兩,除去那些開支,淨收入為三十萬兩。”

    李彥心中微微一驚,淨利潤竟然高達60,也就是說,還有至少40的降價空間。

    現在是一兩一匹,能降到600文一匹。

    如果產能繼續擴大,邊際成本進一步降低,甚至可以降到400文一匹。

    “布匹的產出為100萬匹,淨收入20萬兩。”

    “接下來的幾個月,因為晉國和魏國的要求數量增加,加上我們內部的需求,淨收入還能增加100萬兩。新式紡紗機這一年預計給朝廷帶來了150萬兩的收入。”

    沈彬繼續說道︰“另外,目前八家聯合商社招募的工人數量將超過了萬人,每一個工人的月俸是一兩銀子。同時,隨著蠶絲的需求增加,養蠶人數增多,桑園種植業開始擴大。這八家聯合商社可能會解決大約五萬人的生計。”

    李彥問道︰“對本地糧價有影響嗎?”

    “暫時沒有出現糧價上漲的情況,至少臣打听到的江寧的糧價比去年和今年年初是有下降的,已經降到一兩銀子一石。但有一件事可以說明江寧織造司對民生起到的作用。”

    “什麼事?”

    “听公孫贊說,江寧城賣鞋的,最近供不應求。”

    “哦,與織造司有關?”

    “大多數購買鞋的,都是織造司的工人,他們為自己或者家庭成員購買,添置了不少。糧商也賺的比往年要多一些,布匹商也是如此。”

    李彥點了點頭道︰“這就對了,這些對于一個人來說,是生活必備的。”

    “之前還有人說新式紡紗機會導致不少民間婦女失去收入,現在看來,她們不但沒有失去收入,因為市面購買增多,蠶絲、桑葉需求的增加,反而讓許多人有了工作的機會。鞋子、布匹和糧食購買增加就是最好的說明。”

    李彥很滿意。

    新式紡紗機的布局並不算快,江寧到目前還是官府在做,民間肯定有人已經掌握,但還不敢公開大規模擴張。

    慢是慢了點,但李彥並不著急。

    大夏本質上還是農業社會,商業社會的許多硬性條件都還缺失。

    例如契約制度的規範,例如相關律法的完善。

    再例如,直接制約商業活動的貨幣形式問題還沒有大面積解決。

    這個時候越著急,反而越容易出亂子。

    想要在以後全面鋪開,就得先把底子打牢,把基本盤布下來。

    商業的基本盤,就是甦州和京畿。

    只要拉動甦京兩地的商業,就能形成大夏的商業經濟帶。

    這個經濟帶一旦形成,不僅可以輻射徐州南部的經濟特區,為徐州戰線提供大量的物資,還可以輻射到常州、洪州和更偏遠的越州。

    為什麼這麼說?

    經濟帶一旦成熟,這兩個地方將會出現大量有消費能力的中產。

    一旦中產規模化出現,將會出現大量消費需求,僅僅靠京畿和甦州的是不可能解決的。

    常州、洪州和更偏遠的越州,自然會有人加入生產的行列,帶動地方一部分制造業的產生。

    當然,這種制造業的規模,是沒辦法和21世紀相比的。

    畢竟生產力擺在這里。

    不過李彥也已經滿足了,經濟的發展不可能一蹴而就,它有它的規律。

    “聯合商社貸款80萬兩,按照利息,今年銀行的收入是8萬兩。”沈彬繼續說著,“目前已經有一千萬兩存進來,剩下三個月,一共要支出的利息錢是1萬兩。銀行最少可以賺7萬兩,臣還僅僅只是算了姑甦的銀行。江寧的銀行目前正在籌備。”

    “另外,臣測算了一下,隨著貸款人數增加,商品售賣數量增多。銀行一年賺500萬兩沒有問題。”

    “那至少要帶出去6000萬兩。”

    “十天前陸續有農民到銀行貸款,每天有一百戶,每戶貸款100兩,一天就是一萬兩。”沈彬開始給李彥做測算,“現在甦常趕上均田。甦常一共有三千萬畝地,假設其中有兩千百畝要賣。一畝地一兩,就足以帶出兩千萬畝,雖然目前銀行只在姑甦郡,其他郡無法貸款,但若是以後陸續在各郡開設,可以貸至少一半出去,也就是一千萬兩。按照銀行利息收入,一年是一百萬兩。可以維持十年!”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如此說來,均田之策,銀行還能分一杯羹了?”李彥明知故問道。

    “是的,畢竟許多百姓沒有錢,但如果他們能買到田,通過他們的勞動創造,銀行每年從里面十抽一,抽十年,比他們去民間借高利貸要強得多。”

    說到這里,沈彬激動起來。

    “所以陛下的銀行之策,實在是千古妙計!”

    不僅對內可以重新分配資源和財富,從中賺錢,以後對外還能收割。

    沈彬越來越覺得,銀行的存在,可能會影響以後所有人,包括晉國和魏國。

    甚至遙遠的遼國,以及那不知名的蠻夷。

    李彥卻沒有接沈彬的話,他沉默下來,他在思考一些問題。

    一些經濟層面的問題。

    市場經濟有著看不見摸不著的威力,一旦產業建起來,標準化和技術得到了充足的發展,將會爆發出巨大的能量。

    可問題就出現在發展這個過程。

    市場經濟是非常脆弱的,至少在權力面前是非常脆弱的。

    到了八月底的時候,李彥開始著手準備人選去徐州建立徐州經濟特區。

    這個時候,西線的局勢已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郾城在支撐了七八天後,城中一半的反抗力量被夏軍摧毀,魏軍處于崩潰的邊緣。

    如果是陣地戰,不需要這種傷亡率,大軍早就崩潰了。

    八月三十日這一天,魏崇延的命令終于落到了正嗨飛起來的賈政道的頭上。

    賈政道立刻意識到不妙,他想了好一會兒,才感慨道︰“看來接下來,我們要與夏國全面議和了。”

    喜歡朕忙著一統,沒心思做舔狗請大家收藏︰()朕忙著一統,沒心思做舔狗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朕忙著一統,沒心思做舔狗》,方便以後閱讀朕忙著一統,沒心思做舔狗第183章 銀行是把好刀!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朕忙著一統,沒心思做舔狗第183章 銀行是把好刀!並對朕忙著一統,沒心思做舔狗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