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問還好,知道後他有點不太想要,不過自己不吃可以給家里人嘗嘗。
    王川打開裝米的袋子,李文華終于知道他們為什麼能買回來這麼多大米了,這些基本都是碎米。
    盡管在這時候已經屬于難得,但用來還債肯定是不合格的。
    碎米也比棒子面好,李文華天天吃面食,也想換換口味。
    總共有五十多斤碎米,大家都是三五斤的要,多了不好張口。
    李文華本來想用家里定量存下來的標準粉多換一些的,想想自己也要去上海,家里不像別人那樣缺糧食,就只要了三斤。
    這時候想弄大米去江西是最好的,其他幾個糧食大省有的以小麥為主,有的是混合著種,江西則是以大米為主,而且沒受什麼天災影響,只有人禍,相對好弄到一些。
    不過可惜,他還沒跟車去過,只能東拼西湊吃點米飯。
    下班後他沒和趙鵬飛一塊走,而是在路上找地方把東西收進空間,拿了些面粉來到李老頭家。
    這次去上海又得一段時間,提前拿點糧食過來,免得像上次那樣,回來顧大媽餓的打擺。
    除了面粉還拿了幾條魚,剛到手的燻拉絲也留了點。
    沒想到顧大媽一眼就認出了燻拉絲,“好些年沒見過這吃食了,小李,你去上海了?”
    “顧大媽您以前吃過啊,我還沒去,同事帶回來的,給你們拿點嘗嘗。”
    “你這孩子真有心。”
    顧大媽打心眼里喜歡李文華,在這年頭有吃的還能舍得送來,親孫子也就這樣了,能不喜歡嗎。
    丫丫裹在小被子里吐泡泡,李文華向她吹了下口哨,引得她好奇的轉著眼珠子尋找。
    小孩子不哭不鬧的時候很可愛,李文華就想逗逗她,但見顧大媽回屋拿著錢出來,趕緊推車開溜。
    顧大媽哪能追得上他,在後面喊又沒用,只能碎碎念的回屋。
    李文華騎車來到姥爺家,說了明天晚上七點多的車,到時候會過來接,提前準備好要帶的東西。
    回家後,李文華找小丫頭要來本子,把殘本醫書一字不落的抄下,到時候醫書會直接送出。
    對待這些領導,他從不耍小聰明,原原本本的交出去,怎麼試驗,用不用都與他無關。
    听他說要跟車去杭州,還要去上海,老太太就開始琢磨做些什麼吃的讓他帶著路上吃。
    冬天不用再烤饅頭片了,直接做饅頭帶車上熱就行,再包些餃子煮熟後凍上,用開水悶兩遍蘸醬也能吃。
    為了看上去不那麼顯眼,用的還是標準粉,做出來沒那麼白。
    吃晚飯時,李大強說起今天院里發生的事。
    “老大,你今天上班不在家,傻柱又相看對象了,那姑娘看的許大茂都眼熱……”
    李文華想到聾老太那天和傻柱的對話,看來真給找了個好看的。
    大概上午十點半的時候,媒婆帶了個姑娘進院,由于星期天大家都休息,又有太陽,曬被子曬太陽的都在院里,進來就引起了眾人的注意。
    除了衣服破點,皮膚糙了點,五官長的確實不錯,個子也不矮,有一米六多。
    有大媽問媒婆︰“您這是給誰介紹的姑娘?”
    媒婆說︰“聾老太太托我給你們院何雨柱介紹的。”
    姑娘長相不錯,楊瑞華就上心了,追問道︰“這麼好的姑娘,您這上哪找的?”
    這也算是在夸媒婆有本事,路子廣,媒婆笑著回道︰“不瞞您說,為了滿足老太太的要求,我可沒少跑,這姑娘可是我打听了不少人,才在二十多里外的村里找到的。”
    院里人一听是農村的,興趣頓時消了大半,剩下一些年輕男的頻頻偷看。
    楊瑞華也不例外,長得好看有什麼用,娶回家又沒定量,不得吃家里人的口糧,別說以後孩子,就算只是多一個沒定量的她都接受不了。
    但她也不敢得罪媒婆,假笑的說︰“那您可受累了。”
    不光她不敢得罪媒婆,院里一幫窩里橫的都不敢得罪媒婆,指望以後媒婆給自家孩子介紹對象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媒婆的嘴能把人說死。
    還不只限于巷子里,走哪說哪,到時候城里農村都會有你的傳說。
    媒婆最會看人臉色,見眾人的表情,也知道他們在想什麼,如果不是聾老太的要求,在這節骨眼她也不會介紹農村姑娘,笑著打聲招呼帶人往傻柱家走。
    昨天就已經和聾老太約好了,今天直接在傻柱家見面,聾老太早上就到傻柱家等著了。
    等媒婆進了傻柱家後,院里人小聲議論起來。
    “傻柱是真傻了吧,找個農村的吃什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