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跟我談奮斗

第257章 成長與改變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摩吉印象 本章︰第257章 成長與改變

    即使秦邱研有能力幫助大風坪,沈林風也不打算求她幫忙。

    同學感情之所以純粹,主要是平等,互相沒有要求,或者利益關系。

    如果沈林風開口,不管秦邱妍幫不幫忙,兩人世間的關系就變了。沈林風可不想跟秦邱妍走到最後,也像戴樂濤和韓飛一樣,撕破臉還對簿公堂。

    他堅信,只要夏影傳媒繼續努力經營大風坪,早晚有一天能得到政策支持。

    實際上鎮政府也很想支持,把大風坪的交通條件搞上去。奈何當前政府在過苦日子,財政預算遠遠不足。

    當務之急,還是繼續搞建設。

    人家搞建設,通常會面臨巨大的資金壓力。但是沈林風他們不會,而且也沒有一味的追求工程進度。

    因為他們的工作,是做給廣大網友看的,不緊不慢的干活直播,更新短視頻,就能從中得到收益。

    在直播中帶帶貨,搞搞pk,建設的經費就能搞定。

    用沈林風的話說,我們搞建設目的肯定是要打造山居民宿基地。不過,跟傳統的盈利方式有些差別。人家要等基地完成,投入運營再賺錢,而我們在建設過程中就把錢掙了。基地建成後的運營,並不是最重要的。

    實話講,他們現在還沒有認真思考基地建成以後,將如何最大化盈利呢。

    互聯網的崛起,讓景區打造有了不同的意義和盈利點。有的游客喜歡看風景優美的景區,體驗奇妙的露營經歷。

    但是,也有的客戶喜歡見證網上那種任務養成的過程。

    通過主播的勞動,一點一點完成目標任務,最終積少成多,量變引起質變,把基地完美呈現給網友,那也是一種滿足客戶情緒價值的體現。

    沈林風認為,打賞和購物支持,就是網友們對情緒價值買單的一種形式。

    因此,以前干工程項目的人,人家成為農民工。而現在大風坪參與建設的人,被稱為網紅主播。

    雇佣農民干活,他需要支付勞動報酬,而讓網紅主播努力干活,沈林風只要想辦法給他們帶來流量。

    為了流量,大部分網紅主播可以倒貼錢,而且還不能叫苦。

    畢竟,他們在直播啊!

    某些特殊項目,必須動用機器,肯定需要花費一些資金。當家勞動的基本條件具備後,樹屋和民宿改造的過程,基本上就是只需要支付原材料了。

    大風坪有七十多位主播,即使工作效率不如專業的農民工,進度還是不錯的。

    一天看到一個效果。

    不知不覺,大風坪的樹屋建設就看到了規模,大部分只差裝修。

    還有村民的住宅改造。以前很多人感覺不靠譜,拒絕合作。現在看到最先改造的家庭,開始產生住宿收益,一個個便反過來求沈林風了。

    那正是沈林風希望的效果,他打開格局,只要願意合作的,他都會安排相應的主播去執行改造。

    這股風氣,在大風坪漸成氣候。

    自然,在短視頻平台上,由夏影傳媒為推手,大風坪山居民宿為標的的大型矩陣ip逐漸有了影響力。

    這種影響力越來越大。

    大風坪的核心主播是沈林風和江夏,沈林風直播比較厲害,江夏的粉絲最多,兩人互補,又是一對,在網上的曝光量越來越大,擁有大量的粉絲基礎。

    沈林風曾經圈子里的人,絕大多數都知道他成了網紅主播。

    有的人注定了聯系,表示恭喜。也有的人直接把他拉黑,或者羞于跟沈林風為伍,認為網紅就是網絡乞丐,全靠乞討為生。

    面對質疑,沈林風沒有申辯,更不做解釋,堅持努力的直播、更新短視頻,帶領孵化中心的兄弟姊妹們賺錢。

    他太了解賺錢的重要性了!

    曾經身無分文的日子,還有因為貧窮而被人歧視的一幕幕,讓沈林風清醒的意識到,男人只有賺錢才活得有尊嚴。

    至于從事什麼職業,沒有人關心。

    即使你只博士畢業生,從事著人類最高尚的職業,若是沒有錢的話,同樣被人看不起。相反,哪怕你目不識丁,每天和垃圾臭蟲為伍,只要能賺到大把的錢,早晚會有人眾星捧月般把你圍在中心……

    社會就這麼現實!

    人們都說主播是網絡乞丐,但是他們大部分人不知道這份職業有多香。

    金錢上的收益,讓很多人甘願被稱為網絡乞丐,也在努力搞錢。

    實際上,沈林風對網紅主播也有自己的理解。他認為現在的主播,基本上等同于曾經的銷售人員,不管是最初全靠雙腿跑遍市場的,還是後來通過郵件、電話、微信推銷產品的,都是了不起的推銷員。

    最成功的銷售人員是把自己推銷出去,而網紅起號,就是一種自我營銷的過程。

    等他們擁有一定的粉絲量,逐漸被粉絲認可的時候,不管帶什麼貨,總能讓很多粉絲信任和接受。

    有些影響力巨大的網紅,甚至都不需要介紹產品,直接喊“一、二、三上鏈接”,所帶的商品便會銷售一空。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過去的產品,需要專業的銷售員。當下是產能過剩的時代,廠家更需要優秀的銷售人員和銷售平台。

    聰明的商家,早就不會再像過去,辛辛苦苦去搭建銷售渠道,花大量的成本讓利給經銷商,而是選擇更簡單高效的網絡銷售。

    實際上,短視頻已經取代了很多銷售模式,成為新時代的主要營銷平台。

    那些守著老觀念的人,注定要被時代淘汰。而擁有互聯網思維,又願意下苦功夫去研究的人,必然成為最後的贏家!

    因此,沈林風從來不認為自己是網絡乞丐,而是新時代的營銷精英。

    在他接觸短視頻和直播的這段時間,沈林風的思路越來越清晰。堅定的認為,只要自己不斷增加粉絲量和粉絲粘性,將來不管做什麼行業,都會領先別人一步。

    這種理念,被他不斷強調,傳遞給網紅孵化中心的小伙伴們。

    ……

    大風坪的建設持續到2022年底,終于完成了山居民宿的三期工程。

    完成以後,基地可以接待大量游客,光是具備接待能力的民宿酒店,就高達五百多個房間。

    還有建成的景點,已經通過沈林風、江夏,以及孵化中心小伙伴們的鏡頭,傳遍大江南北,影響著一個個網友。

    它們就像電視廣告,通過持久的輸出,把景區景點的文化植入游客的潛意識里。

    經過這麼多人的努力,孵化中心七十多位網紅中,有來有往,有的是帶著成功走的,有點暫時沒有取得效果。

    夏影傳媒做了一個內部統計,百分之八十以上的符華中心成員拿到不錯的效果,賬號粉絲量在五十萬以上。

    百分之十五的成員,粉絲量在二十至五十萬之間。

    剩余的百分之五,粉絲量較少,其中最高的十五萬粉絲,最低的只有六千粉絲。

    那個六千粉絲的堅持半年,感覺自己不是吃那碗飯的材料,主動退出了孵化中心。

    沈林風沒有為難他,直接放行。

    還有幾個百萬以上的主播,他們是在孵化中心成長起來的。可是成功以後,感覺自己掙得太少,或者想著單飛。

    他們向夏影傳媒申請退出,要和平分手。沈林風和江夏沒有特額別挽留,堅持按照協議辦事,讓對方該補償公司損失的,必須按照協議補償。

    其中,還產生了三起糾紛。

    有些人善于帶節奏,發動粉絲制造輿論,企圖給夏影傳媒施壓。

    沈林風和江夏十分懊惱。好在他們成立公司,準備培養主播時,就已經簽下專業的律師團隊,準備給簽約網紅的合同,也是經過專業律師研究過的,每次打官司都以勝利而告終。

    輸掉官司的人,表現也各有不同。有的選擇翻臉,有的選擇退讓。

    總之,人性在利益面前,一切都赤裸裸的展現出來,讓人無語。

    各種各樣的問題,也讓沈林風和江夏不斷成長。

    重要的是,風控的日子從2022年底,就迎來徹底的改變——社會又恢復正常的生產和流通,全國人民出行不再被限制!

    這是個好消息。

    喜歡不要跟我談奮斗請大家收藏︰()不要跟我談奮斗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不要跟我談奮斗》,方便以後閱讀不要跟我談奮斗第257章 成長與改變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不要跟我談奮斗第257章 成長與改變並對不要跟我談奮斗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