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跟我談奮斗

第223章 無序競爭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摩吉印象 本章︰第223章 無序競爭

    吳恆毅畢竟在深圳混了多年,恆創科技成立後,獲得的訂單量確實不少。

    不到兩個月,公司便忙得不可開交。

    行政部每天都在想辦法招人,甚至吳恆毅把身邊打工的親友都拉來了。他對沈林風抱怨說,太忙了,太忙了,沒想到訂單多了也是一種負擔。

    沈林風笑著調侃,開業就得到大量的訂單,總比一大幫人嗷嗷叫的等著訂單,更讓人幸福一些。

    吳恆毅表示也有道理。

    “活了四十多年,咱也終于體驗了一把當老板的感覺。”他笑呵呵的對沈林風說。

    沈林風問道︰“給老板是什麼感覺?”

    “累,並快樂著。”吳恆毅臉上笑開了花。

    沈林風搖了搖頭,調侃道︰“你這才剛開始而已,老板的很多痛苦你還沒有感受到呢。”

    可不是,比如資金周轉,貨款結算,人員培養等等。

    任何事情都會推到老板手上,到了這里便不能不解決。解決不了的話,那就是事故,弄不好公司都給你整黃。

    沈林風還記得但炳森盲目擴張那一年,為了維持資金鏈,老但可是愁白了頭發。後來沈林風的三分利息的高利貸,他也當救命糧食。

    幸好,最後但炳森撐下來了。

    現在他談起這事,還心有余悸呢。

    當初豪庭裝飾剛開業那會兒,一個多月才開幾單,沈林風和李暢也慌得一批,心理壓力巨大。即使後來公司走上正軌,每天都要為工程質量、項目進度、訂單合同,以及客戶回款等問題操心。

    現在挺好,沈林風在興鴻科技什麼都不要擔心。

    當官要當副,其實管理職務也差不多。

    即使分管著銷售部,他也不會為訂單操心。畢竟上面還有總經理肖盛安,沈林風實在沒轍,完全可以把這人推給總經理。

    話是這麼說,關鍵還是興鴻科技的產品給力,沈林風前期也打下堅實的基礎,在圈內弄出了一定的知名度。隨著幾個大車企鋰電池用量的增加,興鴻科技只有生產壓力,不存在銷售壓力。

    當然,資金鏈偶爾也會緊張。

    主要是客戶的賬期太長,大部分都是月結九十天的,要不是興鴻科技資本雄厚,還真不好應對。

    所以那些明星老板們經常說,他們的公司距離倒閉永遠只有一天時間。這話真的不是沒有道理的。隨著沈林風對企業管理的理解,他越覺得做強做大不容易。

    做大以後還有一個好處,就是容易搞到銀行貸款。

    米娜在做鼎牛投資的時候,跟各大銀行的關系本來就處理得不錯,如今投資興鴻科技,當然也能弄到不少的貸款。興鴻科技工業園的土地、廠房、設備都掛著貸款,基本上不屬于他們幾個股東。

    除此之外,還有好幾筆信用貸款。

    貸款的額度,不是一般小企業可以比較的。

    沈林風這才理解,為什麼當初那些小額貸款公司的老板叫苦連天,聲稱銀行嫌貧愛富。大公司不太需要錢,他們卻想辦法讓他們貸款。小公司到處求爺爺告奶奶,想從銀行搞一點救命錢,卻被銀行客戶經理推來甩去,恨不得直接一腳踢出銀行營業廳。

    世界是矛盾的,矛盾的根源在于掌控的資源不同。

    隨著財富和閱歷的增長,沈林風感受越深刻。

    因此,他迫切的需要變強。

    不過他也清楚,自己脫離專業太久,本身算是一無所長。想要在越來越難混的當下打出一片天地,其實並不容易。圈內的老板都在吐槽日子不好混,現在賺錢不如以前容易。哪怕強如林德昌,也經常向沈林風抱怨︰“老弟,現在的經濟越來越難了,不知道大蕭條會不會到。”

    沈林風說︰“不至于吧,現在咱們在搞產業調整,可能會有一些陣痛,沒準再過幾年,一切都會變得好起來的。”

    林德昌搖了搖頭︰“你不要相信網上那種言論,事實上咱們的經濟下行趨勢已經形成。要不是地產行業支撐著,形勢估計更慘。老弟,我都想把工業園賣掉,專門回家搞房地產去了。”

    沈林風震驚的問︰“林哥,房地產不是一直被打壓嗎?”

    林德昌笑著說︰“這你就不懂了吧?房地產是國家的支柱性產業,現在打壓一下,不過是為了調整產業結構,讓其更加合理而已。你看到有誰做生意,會把自己最賺錢的主營業務斬掉的道理?相信我,房地產行業依舊大有可為。”

    這是沈林風听到截然不同的兩種言論。

    曾經秦邱妍跟他說過,千萬不要去投資房地產,房地產行業的未來一片黑暗,現在去投資無疑是踩坑,弄不好會陷在泥潭里拔不出來。

    林德昌的觀點卻恰恰相反,認為房地產前景依然光明,老百姓買房是絕對剛需。

    兩種不同的觀點,到底應該听誰比較好?

    如果只是單純的聊天扯淡,沈林風倒無所謂誰對誰錯。但是,他現在是站在投資的立場思考問題,便感覺到其中的嚴重性。投資決策的過程,可容不得半點差池。如果對形勢判斷有誤,結果大概率會分身斷骨,虧得渣渣都不剩一點。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林德昌這麼說,沈林風也在為他擔心。

    因此,他對林德昌說︰“林哥,我建議你還是保守一些,不要急于下定論。或許制造行業的未來依然光明。尤其是你現在做的新能源汽車周邊產品,你不是說前景很好嗎?雖然目前市場還沒有太大,可是咱們可是有十四億人口的大市場啊!假如新能源成功代替傳統燃油車,你還不得飛起來?”

    林德昌搖了搖頭︰“那是新能源汽車飛起來,咱們作為供應商大概率也好不到哪里去。你看看最近一年,又有多少企業殺進新能源汽車相關行業?”

    這話倒是沒錯。

    有很多新能源配件廠家的心態跟林德昌一樣,認為研發造車的成本太高,而且還得持牌,絕對不是一般投資者可以干的活兒。所以大家都盯上新能源汽車產業鏈這一塊,這兩年都紛紛涌入這個行業,導致行業競爭越來越大。

    好死不死,有些新能源汽車財大氣粗,他們不專心搞新能源汽車研發,而是參和進來打造新能源汽車供應鏈,打算從普通元件到基本配件,再到整車生產一鍋端。

    看那趨勢,似乎不給其他供應商留活路。

    大家都知道,產業一旦過剩,采購商就喜歡壓價。

    隨著涌入新能源汽車供應鏈的企業增多,各大車企壓縮成本,強制供應商壓價的行為,已經越來越明顯。他們要降低成本,肯定要在供應鏈環節找突破口。

    一來二去,供應商們只能被迫打價格。

    降價,延長結賬周期。

    這是現在新能源汽車配件和材料供應企業,遇到的普遍問題。

    用林德昌的說法,這跟以前電子廠廠遭遇的情況,本質上是差不多的。那些研發能力不強,產品質量不是很有競爭力的公司,遇到的情況更加嚴重。

    基于這種形式,林德昌的觀念才在短短的一年多時間發生改變。他認為制造業的前景越來越艱難,可能最後還不如房地產行業。畢竟房地產行業暫時沒有降價,大家口口聲聲說房地產泡沫太高,但是買房的人卻不少,而且相關產業鏈的價格也沒見下跌啊。

    沈林風覺得林德昌的話有一些道理,可他更願意相信秦邱妍的觀點。畢竟,秦邱妍的理論研究是很扎實的。關鍵是,她還有一個背景雄厚的家庭,對政策的解讀能力鐵定比林德昌強很多。

    不過,沈林風認為自己人微言輕,理論上也說服不了林德昌。

    只好對他說︰“林哥,我覺得還是兩條腿走路比較合適。你之前不也說過嗎?研發是制造業不斷發展的新機會,你公司的研發能力不錯,產品質量也有競爭力,將來肯定能站住腳。”

    新能源汽車競爭激烈,最後還是以性能和質量取勝。

    沈林風認為采購商再壓價,他們也要看產品的性價比啊。比如鋰電池這個專業賽道,產品更貴的那幾家反而發展得更好,福建那家都快要整上市了。短短兩三年時間,他們就從混亂的行業中脫穎而出,搖身一變成為老大哥。

    相對而言,興鴻科技發展顯得太慢,屬于第二梯隊公司實力,而產品力也在第二梯偏上。比他們更差一些的第三梯隊產品,隔三差五總有質量問題爆出來。

    比如續航能力不足。

    比如電池引起自燃,等等!

    ......

    喜歡不要跟我談奮斗請大家收藏︰()不要跟我談奮斗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不要跟我談奮斗》,方便以後閱讀不要跟我談奮斗第223章 無序競爭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不要跟我談奮斗第223章 無序競爭並對不要跟我談奮斗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