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跟我談奮斗

第221章 圈子和出路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摩吉印象 本章︰第221章 圈子和出路

    果然,沒過幾天,尹總那邊的采購部就傳來消息,給興鴻科技增加了不少訂單。

    這些訂單一直持續,采購數量整整提高了兩倍,而且非常穩定。

    專門負責跟蹤大客戶的馮子航向沈林風匯報︰“沈總,采購總監說,從明年開始,他們有可能以咱們家的產品為主,其他品牌為輔,希望我們繼續做好產品質量。”

    “那是必須的!”沈林風說,“你在甲方那里,不僅要隨時掌握他們公司的采購計劃,還要把在咱們公司的品牌理念,價值觀念不斷的說給客戶听,就像電視廣告一樣,當時你听了覺得平平無奇,但是听得久了,不自覺的就會記住產品。”

    沈林風知道,尹總公司的目標遠大,將來肯定會成為國產新能源汽車的標桿企業,一旦他們把興鴻科技的鋰電池作為第一采購目標,對興鴻科技將會又巨大的推動作用。

    這就是品牌效應。

    話說,跟尹總合作以後,興鴻科技的銷售部又開拓了幾家新企業,他們的影響也比較大。不得不說,其中或多或少是受尹總他們公司影響的。

    銷售人員出去之前說,我們是跟某某公司合作的。客戶听了,都忍不住要高看幾眼,給的機會自然會更多。經過送樣和價格對比後,興鴻科技的性價比絕對能打。

    鋰電池是新能源汽車的核心部件,其他東西只要掌控好,基本上都不是什麼大事情。

    因此,各大車企在選擇鋰電池的時候,往往是願意下血本的。尤其是近兩年連續爆發出幾起新能源汽車自燃事故以後,新能源汽車意識到電池不能出問題。

    一旦出問題,該汽車品牌就會受到極大的影響。

    至于其他部件,偶爾出現一點質量問題,稍微解釋一下,基本上就能過關。唯獨電池引起自燃,那肯定是需要專業機構檢測,出具檢測報告後,才會有人選擇性的相信。甚至大部分消費者都不會相信專業機構的選擇,直接拉黑新能源品牌。

    畢竟,新能源汽車屬于新事物,很多人還是習慣傳統的燃油車。若是新能源再多一些問題,肯定要會嚇退一部分客戶。

    目標客戶本來就不多,新能源車企的競爭又大,誰願意砸自己的品牌?

    尹總家做進去了,而且還在不斷增長訂單量。沈林風就尋思,是不是該拜訪拜訪尹總,請她吃頓飯什麼的。但是張永廉跟他說︰“沒有特殊情況,根本沒有必要。若只是為了吃飯,尹總每天忙得連軸轉,根本沒時間跟你好好吃飯。”

    “況且性別的差異,年齡的差異,注定你們兩個是玩不到一起去的。不瞞你,要不是我跟她有同學之情,估計也很難見到她幾次。”

    沈林風說︰“那你幫我約她嘛,讓我表示表示心意也可以。”

    張永廉哈哈笑道︰“到了尹總那種級別的人,什麼表示都沒意思。大佬關心的是產品質量,只要你的產品過硬,沒有任何質量問題,能夠給他們的品牌賦能,就是對她最大的幫助。所以兄弟,你就放心的做好產品。該安排你們見面的時候,我必然把你推過去。”

    “行吧。”沈林風也不勉強。

    其實,他也想去尹總面前刷一下存在感,讓對方印象深刻一些。

    品牌嘛,總要不斷強調存在感的。

    通過這件事,讓沈林風明白了一個道理,自己的實力還是太弱,在那些超級大佬面前根本算不上什麼,人家見他算是浪費時間。換個角度想一想,如果自己是跟尹總一樣級別的企業家,估計她見自己就是理所當然的事。

    別說約飯,可能約對方吃早餐、散步,甚至遛狗,她也是會欣然同意。

    沈林風想起一個小故事,說有某位某老板發財之後,就想多結交商圈大佬。他到處參加聚會,出入各種高端場合。終于在某天遇到幾位大佬,對方說散會要單獨組個局打麻將,然後出現了三缺一的情況。于是煤老板主動請纓,想加入他們湊齊角色。沒想到人家說,我們三個身份相當,地位相等,一起打打牌聊聊天是可以的,你一個挖煤的憑什麼跟我們一起打牌?

    以前,沈林風覺得這個故事平平無奇。

    現在身處其中,的確感覺深刻。

    雖然尹總沒有當面拒絕過他,張永廉也沒有明說。但沈林風心中門清,其實意思差不多就那樣。

    心里明白一切,他卻毫無辦法。

    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本質就是如此,圈層之間同樣也是如此。圈子不一樣,強擠進去一點意思都沒有,反而把自己搞得跟小丑一樣。

    既然業務上合作成功,那就保持業務合作吧。

    沈林風心想,哥們還得努力啊!

    于是,他在堅守自己一畝三分地的同時,其余的時間都用來讀書。讀各種各樣的管理學書籍,還有國內外的名人傳記。有時候,也會翻翻歷史類的書。

    通過讀書,沈林風變得越來越心靜如水。

    江夏看到這種情況,建議他道︰“老公,不如趁年輕,去讀個研究生吧?或者上個ba之類的班級,據說里面有很多商業大佬,很多人去讀書的目的也是結交人脈。我感覺你也可以去嘗試一下,即使結識到好的人脈資源,多充實一下自己也挺好的。”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沈林風眼楮一亮,“對啊,我怎麼沒想到這一點?”<ba班並不重,現在卻覺得時機正好。因為,當下他需要調整自己的狀態,讓自己一直跟著興鴻科技成長,也讓自己變得更加沉穩靜心。

    上周開會的時候,肖盛安提出未來三到五年內,興鴻科技也要上市的建議,得到米娜、楊麗娜、文衛的鼎力支持。沈林風自己也表示支持。大家認為興鴻科技要適應未來發展,必須選擇上市,不斷做大做強,搶佔電池行業份額。

    大部分人評價企業規模的大小,產品競爭力的高低,往往會通過其品牌影響力,是否屬于上市公司等指標來衡量。

    雖然上市的企業不都是優質企業,至少它在某種程度上證明了其規範性。

    上市公司參差不齊,但肯定是有很多優質企業的。至于股價如何,上市以後會不會被操縱,那是後面的事情,也是非常錯綜復雜的問題,暫時不在興鴻科技考慮的範圍內。

    既然公司要沖擊上市,沈林風覺得江夏提出的建議非常好。在這節骨眼上去讀eba,不正是提升自己的最好時機嗎?

    想一想興鴻科技的團隊力量,他也覺得自己相對稚嫩。

    米娜作為大股東,她香港資本作為支撐,還有曾錦明在大陸的人脈資源,這些年在深圳做得風生水起,儼然已經成為高端商業圈的常客。

    可以說,米娜不是大佬勝似大佬。

    還有楊麗娜,那可是徹頭徹尾的企業家啊。她自己的公司做得不算大,但是比較精致,盈利能力和各項指標都比較健康。楊麗娜本身的商業經驗和人生閱歷,也不是沈林風可以比擬的。

    肖盛安和文衛更不用說,他們屬于專業技術人才,行業大拿,在國內鋰電池行業都享受盛名。隨著興鴻科技的崛起,兩人的影響力越來越大。

    他們沒有很多股份,但是專業影響能吊打沈林風。

    相對來說,第三股東的沈林風最沒有存在感。

    如果他還有一定的特長,就是銷售做得還可以,公關能力比較強。眾所周知,銷售雖然可以給公司帶來業績增長,但是銷售人員往往最容易被人忽視。當企業的業績不達標的時候,大部分人會把責任推給銷售,認為銷售人員不專業。

    但是,當銷量大增,前景一片光明的時候,更多人又說那是他們公司的產品力強。有那麼好的產品,什麼銷售人員賣不出?哪怕是牽一條狗出來,也照樣能把產品賣到火爆。

    在一個企業里,銷售人員和內勤人員一樣容易被替代。銷售人員比內勤風光一點,被老板重視的時候,可以在公司指點江山,批評每個部門。內勤人員只能默默干活,悄悄背鍋。可是老板一旦有心換掉銷售人員,會覺得他們會更好替代。

    真的,很多老板都認為隨便找個能說話的就行。

    現實中還有些卸磨殺驢,不願意給銷售兌現承諾,不發放足額提成和年終獎的老板呢!

    ......

    喜歡不要跟我談奮斗請大家收藏︰()不要跟我談奮斗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不要跟我談奮斗》,方便以後閱讀不要跟我談奮斗第221章 圈子和出路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不要跟我談奮斗第221章 圈子和出路並對不要跟我談奮斗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