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未來听到這話後,微微一笑︰“我剛才沒說嗎?”
其他人听到這話後,不由開始翻看自己的筆記,尋找自己有沒有記過這個問題。
“我記得好想說了,我怎麼找不到了呢。”
“沒說吧,我好像也沒有什麼印象。”
“說了,你再找找。”
很多人不由開始議論了起來,一時間也不知道具體什麼情況。
他們希望自己剛才確實有記錄了這個問題。
陳志遠堅定搖了搖頭︰“這一點你確實沒說,因為這是我最關心的地方,你要是說的話,我肯定能知道的。”
鄭未來聞言,點了點頭︰“你們不用看了,我剛才確實沒說。”
眾人听到這話後,不由將頭抬起來看過去,臉上露出詫異的神情。
“你們知道我為什麼沒有講嗎?”
鄭未來看著眾人問道。
眾人不由搖了搖頭,自然不清楚什麼情況。
剛才說的東西有很多,一次性大家記了很多,似乎還是有缺漏。
所以在這個問題一提出來的時候,他們本能的去尋找自己的筆記。
希望能從筆記中,找到自己想要的答案。
可是,壓根沒有說過的事情,自然不會有記錄。
就算是把筆記本給翻爛了,也不會找到結果。
對于鄭未來突然問自己的話,眾人覺得有些奇怪,不明白什麼意思。
鄭未來看到眾人的臉上,都露出了疑惑,他不由笑著說道︰“你們現在的反應,就是我剛才沒有講解的原因。”
“有時候我們只把問題停留在最理想的狀態中,完全忽略了實際情況。”
“在我們的農業科研研究下,我們要做的不僅僅是數據和理論上的成功,更是要將實際考慮進去。”
“剛才我就在想,等我講解完後,誰會問出這個問題。”
“說實話,你們有些讓我失望了。”
“因為你們只停留在知識的獲取上,沒有深刻理解到實際的情況。”
“不得不說,只有陳志遠一個人問了我這個問題。”
“這確實值得我們每個人,都要好好的學習一下。”
眾人听到鄭未來的話,也大概明白他要表達的意思。
只是有些事情,確實沒有想那麼多。
在很多人看來,這好像就是一件小事。
畢竟自己以後要是研究的時候,一定會將這種事情考慮進去。
不會出現這樣的問題。
孫勇更是覺得鄭未來有點小題大做。
鄭未來看到眾人的臉上的表情,也大概了解到他們的想法。
他繼續笑著說道︰“你們是不是覺得我這麼說,有點小題大做,覺得你們以後絕對不會忘記這麼簡單的事情?”
其他人听到這話後,並沒有回答,反而用沉默代替了自己的想法。
孫勇笑著說道︰“鄭工,這話說的我覺得就是這樣。”
“我們做研究的,應該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數據上。”
“只有完美的數據,才能獲得更好的方向。”
“有了數據,實際中自然就會好了。”
鄭未來听到這話後,笑著點了點頭︰“這話其實說出來,沒有任何的問題。”
“可是你們有沒有想過,為什麼只有陳志遠一個人問我這個問題。”
眾人聞言,面面相覷,覺得這個問題沒有那麼的重要。
不知道為什麼鄭未來一直在強調這一點。
鄭未來看到眾人都不說話,他笑著看向陳志遠,問道︰“不知道你為什麼會問這個問題。”
“剛才你听了那麼多,腦袋沒有一點暈暈的感覺嗎?”
“畢竟一次性听了這麼多事情後,你可能都忘記我剛才講過什麼,都這是正常現象。”
陳志遠笑著說道︰“剛才您講的東西確實很多,不過我認為我最關注的事情,就是它的優點。”
“你沒有將他的優點說出來,這樣就會影響到我們接下來要不要去種植的問題。”
“這是最實際的問題,沒有這一點的說明,雖然我知道好,但是沒有辦法說服我自己。”
“就更不要提去說服村里人了。”
“就算我不問,到時候村里面人也會問,他們關心的點沒有那麼多。”
“就是收成好不好,最後能掙多少錢。”
鄭未來聞言點了點頭︰“大家都听到了嗎?”
“所有的事情,人家想到最根本的問題,其實最後只有一個指數來證明你研發的東西好不好,那就是最後的價值。”
“這也是我們研究人員最要注重的一個問題。”
“大規模的試驗,就是為了這一點價值的體現。”
“這也是最根本的一點,跟廣大農民群眾掛鉤的事情。”
“這就是我們的初心。”
“我們的初心,就是改變現在不好的狀況。”
“以後你們要牢記這一點。”
陳志遠听到這里後,瞬間就明白鄭未來說了這麼多話的原因。
不得不說,他最後說的很對,只有初心不變,才能透過事情看到本質。
眾人听到這里,仔細的思索了一下,也大概明白了鄭未來的意思。
鄭未來見狀笑道︰“你們只要知道一點,保持自己的初心,就不會被其他的事情所困擾。”
“這就是我們做研究和學習都要注重的事情。”
“針對于這一次的新型木耳菌種的優點,我也要給大家認真地說明一下。”
“它的優點有兩項,一個是抗病性,在原有野生生長情況轉為人工種植後,一般來講,抗病性很差。”
“可是,這一次我們所研究出來的抗病性,比以前提升了百分七十,可以說,只要種植下去,就能保證成活率,這樣一來,大家就不會有太大的損失。”
“就算是有損失的情況下,也在可控範圍之內。”
眾人听到這里,臉上露出了驚訝的神情,這完全就是提高了一半以上的抗病性,實在是非常難得的突破。
“第二點,就是出耳率,不僅得到了提升,還大大縮短了成熟的周期。”
“正常來說,我們第一次種植下去的木耳,最快成熟期,需要十個月到十四個月,也就是一年的時間。”
“這樣一來,說明我們要是今天種植木耳,最少明年才能有收獲。”
“對嗎?”
喜歡重生1983︰從挖參救父開始請大家收藏︰()重生1983︰從挖參救父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