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綿溝,地質惡劣,情況復雜,交通極其不便,大部分是崎嶇的石路,葉辰一行人步行而來,好在有熟悉情況的童大山、嚴明海帶路。
一路走來,這一片區域的土壤極其淺薄,水土流失情況嚴重,入目之處是砂石地表,根本不適合植物的生長。
“劉偉明同志,石綿溝的情況看來不只是飲水問題嚴重,這種糟糕的環境問題,我們也不能忽視。”
“回頭,將這里的情況書寫成詳細的材料,向區里,市里,甚至省里的相關部門進行反映,必須要對這一片區域進行綜合治理。”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我們不能讓石綿溝這一片區域的糟糕環境繼續惡化下去,要不然,短則十幾年,長則五十來年,石綿溝的水土流失將會向其他的村莊波及蔓延。”
“我不能讓這種情況發生。”
葉辰在觀看現場的情形後,也是無比憂心。
“葉書記,我們之前也向有關部門反映過,但是回信都是千篇一律,沒錢,不具備綜合治理的條件。”
劉偉明說道。
“唉——”
葉辰聞言,也是無奈地輕嘆了一聲。
他也理解這種情況,畢竟,石綿溝附近的情況是極其復雜的,工程區域大,耗時長,還有,投入也大。
這種項目,的確是很難通過審批。
“好了,先將材料都準備齊全了。”
“回頭我們再考慮向上級部門申請立項的事情吧。”
他也只能暫時這般處理。
“是!”
劉偉明讓與他們同來的兩名鎮政府年輕同志進行記錄,兩人中,有人還在負責拍照與攝像,這些是劉偉明特別安排的。
他在鎮政府也蹉跎半生,如今,也想要在退休前,為老百姓做一些實事。
這種思想轉變,也是被葉辰的諸多行為所影響的。
上行下效,不外如是。
“走,我們繼續——”
一路走來,兩個時辰後,一行人終于來到了昌源河的邊緣,看著遠處水流奔騰的昌源河,所有人的心情都無比喜悅。
“方工,我們剛剛一路走來,大概的情況,你們也看過了。”
“你看看我們接下來應該怎麼辦?”
“如果真的要進行引水項目,具體有哪一方面的難度?”
葉辰問。
方工,方孝安,萬安集團專門派過來的技術小隊的領隊人物,是什麼大學的專家。
這個技術小隊,是王志專門花錢請來的專業人員。
王志是極其看好這個引水項目。
他本能地認為這個項目,能給他與萬安集團帶來極大的經濟價值和名譽價值,于是,他當天向林翠瑩及萬安集團董事會進行匯報,他的提議,也初步通過了集團的認可。
萬安集團董事會表態,要將這個引水項目極力促成,將其制定為萬安集團未來五年內的頭等大事之一。
畢竟,他們萬安集團還投資了龍崗鎮經開區。
當初龍崗鎮經開區的拆遷資金都是由萬安集團進行墊資的,後來,作為交換,葉辰及南湖區政府將龍崗鎮的諸多重要項目都交給了萬安集團來施工。
“葉書記,劉委員,我們也剛剛都仔細看過了。”
“我對于地質學和土壤學,也是初有研究,石綿溝附近的土質問題,大部分是因為水土流失引起的。”
“您剛剛提到的石綿溝一帶的生態環境綜合治理的說法是極其正確的,光是引水是沒有用的,這一片地區的降水,沒問題,之所以,沒有水,是因為植被遭到了嚴重破壞,植物無法蓄水保壤。”
“也因為這個,導致降水不斷地沖刷土壤,造成優質肥沃的土壤流失。”
“時間一長,形成了如今這種地質面貌。”
“我認為在引水的同時,進行綜合治理,將這一片地區的土地進化規劃,建造大面積的梯田。”
“之後,改善土質狀態,恢復植物種植能力。”
方孝安不愧是專業的,他通過剛剛一路上的了解,馬上便制定了初步的治理方向。
“方工,你是萬安集團派來的,我也知道萬安集團想要這個項目,這樣吧,你代表萬安集團就這個項目進行個詳細的規劃,同時,也弄個初步的預算書,再把將來這個生態環境綜合建成後所能帶來的經濟效益,環境效益也詳細地講清楚。”
葉辰決定將這種專業的事情交給方孝安這種專業的人來辦。
至于劉偉明他們,只需要擬訂項目申請方案書。
兩者同步進行,他要在自己的任職內,將這個生態綜合治理上馬完工。
他沒有忘記自己當初選擇當官的初衷,是為了更好地服務老百姓,為一方老百姓帶來福澤,帶來好的生活。
至于權力博弈,只是手段,他不會讓自己忘記初衷。
如今,他卸任呂州投資公司的董事長、總裁,已是鐵板上釘釘了,此事已經無力改變,更何況,他也對呂州投資公司寒心了。
他不想要將自己的心血注入這個無情無義的團隊中,反正當初他接手時,也是為了省委答應他的副縣級待遇,如今,他得到的,不只是副縣級的待遇,而是實職,這比他之前預想的要好太多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人嘛,要學會知足常樂。
“葉書記,我們是專業的,一周的時間,我會將項目可行性報告與工程預算書做出來,到時候,我們會請葉書記您先行過目。”
方孝安說道。
“好!”
“那這個事情先說定了。”
葉辰聞言說道。
“劉偉明同志,剛剛水利局的那兩名技術同志,他們人呢?”
他問。
“葉書記,剛剛沈東同志和麻興文同志,好像往那邊的山頭上走去了。”
“我听他們說,好像發現了什麼東西。”
劉偉明指著他們右手邊的山頭,說道。
“那我們也過去瞧瞧。”
葉辰見狀,說道。
“好的,葉書記。”
劉偉明說道。
“對了,童大山同志,那邊是什麼?”
葉辰問。
“葉書記,那是真武觀。”
童大山說道。
“什麼?真武觀?什麼情況?你是說那山上有一座道觀?”
葉辰說道。
“是的,葉書記,那一座道觀有很多年頭了。”
“不只上面有道觀,那道觀還有人了,觀中住著六個道士,兩個道姑。”
“還有,那道觀中供奉著真武大帝,很靈驗的,每年三月初三,都會有人來這里朝拜。”
童大山連忙說道。
“真武大帝?”
“真武觀?”
葉辰聞言,方才回憶起這個地方。
前世,他在區里參會時,有不少領導都說過這個地方,他們都說這個真武觀的真武大帝很靈驗的。
只是,他當時是個無神論者,所以,沒有將這個事情放在心上。
如今,他倒是來了幾分興趣。
“走,我們去瞧瞧。”
他提議。
“是!”
之後,一行人來到了真武觀,來真武觀的路上都是崎嶇的小路,很難走的。
待他們靠近後,入目之處,發現在山頂的中央部位,有一座道觀,那道觀中佔地少說也有十幾畝地,都是古色古香的建築,亭台樓閣都有。
“童大山同志,這個道觀是什麼時期的?”
葉辰說道。
“葉書記,據道觀的人說,少說也有300多年的歷史了。”
童大山回答。
“300多年?”
“是夠久的。”
葉辰聞言,不由嘀咕了一句。
之後,快步進入道觀中。
人剛進入道觀,便遇上了水利局的那兩位同志,他們竟然在參拜真武大帝,這讓葉辰頗為不悅。
心說,在下鄉工作期間,做這種事情,也太荒謬了吧。
只是,他不是水利局的局長,也沒有權力責罰他們,更何況,水至清則無魚,他也不想要太過苛責,免得給自己招來不好的名聲。
“葉書記,劉委員,你們怎麼過來了?”
“你們也來參拜真武大帝嗎?”
“這個真武大帝很靈驗的,不少大領導們都會來這里參拜。”
沈東說道。
至于麻興文,還在伏地祈求著什麼。
“行了。”
“你們收斂些吧。”
“我讓你們來是為了勘探地質與水文情況,不是請你們來參拜神佛的。”
葉辰見狀,還是訓斥了一句。
“呃——”
“葉書記,不好意思,我們知錯了。”
“剛剛是我們失禮了。”
“我們認錯,對不起。”
沈東見狀,馬上解釋起來。
他清楚葉辰的身份,不只是龍崗鎮的鄉黨委書記,還是南湖區的區委常委,是貨真價實的副縣級實權干部,這種人,又豈是他們這種小人物能對抗的?
之前,他們沒有注意,如今,回想到今天的下鄉任務是葉辰負責的,但是他們竟然中途擅作主張,來拜神,這不是在打葉辰的臉嗎?
“葉書記,我們真的知錯。”
“我們再也不敢了。”
剛剛還在拜神的麻興文也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馬上向葉辰認錯。
“哼——”
“我希望你們下不為例。”
“我不反對你們拜神,畢竟,這種事情,不歸我負責,但是你們在下鄉期間來辦事的途中,擅作主張,這種行為,嚴重影響到了龍崗鎮老百姓的利益,我希望你們今後不會再犯了,要不然,下次落在我的手上,我會新賬舊賬一起清算的。”
“明白嗎?”
葉辰大聲說道。
“葉書記,我們真的知錯了。”
“我們保證,絕對不會有下一次了。”
麻興文與沈東見狀,馬上表態說道。
“行了。”
“今天的事情,我先不追究了。”
“剛剛我與萬安集團的方工他們談過了關于建設引水項目的意思,你們與他們互相交換交換意見,回頭也讓你們水利局發個文件。”
葉辰叮囑了一句。
他這人,不是小心眼兒,從來不會將人逼得沒有活路。
“好的,葉書記,我們明白了。”
喜歡重生︰巔峰仕途請大家收藏︰()重生︰巔峰仕途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