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姐妹們,匯報一下10月3號的成績︰
截止晚上9點多,作者君手工統計的數據是1900多。(到這個點數字一般不會動了)
首先感謝大家的支持。
其中霸道總裁【愛吃冰糖炖隻果的秦皇】又干了個1888的禮物,作者菌收到了928。
把作者菌人都干麻了,下午打麻將贏了90塊的巨額賭資都不香了。
再次感謝秦皇的支持,你的秦皇,無限猖狂。
此處請兄弟姐妹們把“秦皇牛逼”四個字打在公屏上。
按理說明天應該是加更15章的。
但是既然都1900多了,無論後面有沒有滿2000,我就直接更20章吧。
然後為了感謝霸總秦皇我再加更5章。
所以我就直接更新28章吧。(20+5+3)
最後祝大家國慶快樂,中秋團圓;
祝還在職場發展的讀者大老爺們都早日成為高級牛馬;
祝已經成為霸道總裁的讀者大老爺們公司都做大做強再創輝煌。
———以下正文———
陳默抬手示意他們坐下,臉上露出一絲贊許的淡笑。
這笑容讓會議室緊繃的氣氛稍稍松弛了一絲。
然而,他接下來的話,卻像投入平靜湖面的巨石,激起了更大的波瀾。
“渡河雖然接近尾聲,”陳默的目光變得格外銳利,直射李峰,“但這不是終點,而是你們服務集團的新起點。”
他彎曲手指,用指節在光滑的桌面上輕輕一點,發出篤的一聲輕響,卻如同重錘敲在每個人心上。
“兩百多家全球子公司切換完成之後,實施團隊不會解散。
新上線的渡河ERP,也不會像傳統項目那樣,交接到解決方案部和系統實施部就完事大吉。”
陳默頓了頓,緩緩說道︰
“後期迭代更新、二次開發,所有需求響應和功能演進,將由你們IT自研產品線,具體來說,是你李峰的自研ERP部,主導到底。
IT運維支撐部會是你們的合作伙伴,只負責運維部分。
但後續的更新和開發主體責任在你們。”
他目光灼灼地盯著李峰︰
“也就是說,你現在的項目組團隊核心骨干,要原地轉化角色,成為精通渡河ERP的解決方案專家和實施專家。
架構和項目管理的精英更要保留。
開發任務可以繼續外包,但核心的掌控力,必須牢牢握在你們自己手里。
這是持續優化、快速響應業務需求的根本!
有沒有問題?”
壓力如山傾覆。
李峰幾乎沒有任何猶豫,再次“唰”地站起身。
這一次,他的聲音更加洪亮,在會議室里回蕩︰
“陳總放心,沒有問題!
自研ERP部全體,就是一塊磚!
集團哪里需要就往哪里搬!
實施團隊核心骨干名單和轉化培養計劃我已初步梳理完畢,隨時可以呈報!
IT運維支撐部有任何需求,我部全力配合,絕無二話!
保證渡河ERP這條生命線,在我們手里跑得又快又穩!”
他的表態又快又狠,透著一股子強大的執行力。
不僅接下了重擔,更主動把“配合IT運維支撐部”的姿態做足。
這就是李峰,永遠能在電光火石間通過“加權平均法”做出的最優選擇。
目前對于他來說,緊跟陳默的意志,就是最大的利益所在。
陳默滿意地點點頭,示意他坐下。
目光轉向馮亦如︰
“馮總,新部門擔子很重。
ERP和數據庫是集團運轉的雙腎,必須確保萬無一失。
同時,也要為未來可能的雲化、智能化升級預留空間和人才。
骨干名單和資源需求,盡快報給我。”
“明白,陳總。”馮亦如沉穩應道。
“內部骨干盤點正在進行,重點在于保留核心架構師和能快速轉化角色的實施專家。
對外,我們計劃在三個月內,從頂尖院校和友商定向招募一批有潛力的新生力量補充進來,形成梯隊。”
“嗯。”陳默頷首。
目光終于轉向了風暴的中心,EDA。
會議室的氣氛再次變得凝重起來。
鐘耀祖下意識地挺直了背,張哲的眉頭重新鎖緊,李維明也不再看桌面的筆記本電腦,專注地看向陳默。
陳默的目光緩緩掃過他們三人,最後落在會議室巨大的落地窗外。
一架銀白色的飛機正掠過遠處湛藍的天空,留下一道清晰的尾跡雲。
“至于EDA自研部,”陳默的聲音清晰地傳入每個人的耳膜,“它不再屬于自研系統開發部,也不再是信息技術工程部的一個分支。”
他頓了頓,轉回頭,目光如炬,一字一句,擲地有聲︰
“我個人將不再兼任信息技術部總監。”
“集團將新設立二級部門 —— EDA產品線。”
“由我兼任總監。”
轟!
盡管眾人早有預感會有大變化,但當陳默親口說出“由我兼任總監”這六個字時,會議室里依舊炸開了鍋。
鐘耀祖的呼吸猛地一窒,雙眼瞬間爆發出難以置信的光芒,死死盯著陳默。
仿佛要確認自己是不是出現了幻听。
張哲博士交叉的雙手瞬間松開,手指下意識地抓住了桌沿,臉上寫滿了震驚與一種被巨大重視包裹的喜悅情緒。
李維明鏡片後的眼楮也驟然睜大,隨即迸發出強烈的灼熱光彩。
馮亦如、李峰、甦琳雖然不在風暴中心,但同樣被這石破天驚的決定震得心神搖曳。
特別是馮亦如,EDA自研部讓他心力交瘁,這群收購整合以後的技術大佬讓他煩不勝煩。
壓又壓不住,罵又罵不得。
這下好了,這個燙手山芋總算甩出去了,自己可以專心做自己的ERP和數據庫了。
眾人很明白,集團IT總裁、車BG副總裁陳默親自兼任一個EDA產品線的總監,並且不再兼任信息技術工程部總監。
這說明了什麼?
說明集團IT總裁的工作重心和關注焦點發生了變化。
說明EDA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關乎集團核心競爭力的戰略高度!
更說明資源、權限、優先級,將獲得最頂格的傾斜!
“為什麼?”陳默自問自答,目光銳利地掃過鐘、張、李三人,聲音沉凝如鐵。
“因為BalOng 5000射頻前端的0.18%偏差,給我們所有人都上了一課!
因為EDA,是芯片設計的上游命脈,是我們芯片國產化替代的核心支撐點!
它技術壁壘極高,整合難度巨大。
直接關系到海思未來數代主力芯片的研發效率和成敗!”
陳默的目光最終定格在鐘耀祖臉上,帶著期許,也帶著要求︰“耀祖。”
“陳總!”鐘耀祖幾乎是條件反射般應聲,聲音帶著一絲激動的顫抖。
“新EDA產品線下,設三個三級部門。”陳默語速平穩。
“數字後端與AI驅動研發部,由你負責。
集中力量攻堅你的‘盤古’P&R(布局布線)引擎、‘伏羲’AI時序收斂助手。
物理驗證(DRC/LVS)、良率優化(DFY)等後端全流程,AI在芯片設計更深層次的應用落地,比如基于熱成像模擬的自動熱點優化、功耗精準預測,是你的核心戰場。
你需要從禾芯團隊中補充熟悉接口融合的精銳,加強協同,把AI這把刀,磨得更快,插得更深!”
“是,陳總!”鐘耀祖的聲音充滿了被信任和賦予重任的激動。
“保證完成任務!盤古和伏羲,絕不會讓您失望!”
陳默目光轉向張哲,語氣帶著對技術泰斗的尊重︰“張博士。”
張哲深吸一口氣,挺直了腰板︰“陳總,請指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