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
這是已經擁有一票否決權了。
不過後續融資肯定會稀釋股份...
陳默看對方的表情,決定加一把火。
“李總,”陳默的聲音打破了凝滯的空氣。
“您創立神馬,是看準了出行市場的痛點。
您想做瑞子咖啡,是看到了現磨咖啡市場的巨大潛力和效率提升的空間。
我們骨子里,是一類人。”
他看著李攜耀的眼楮,一字一句地說道︰
“我們賭的,都不是那百分之幾的股權差價,我們賭的是,能不能把這個市場,徹底掀翻!”
“徹底掀翻”四個字,像帶著火星的箭矢,瞬間點燃了李攜耀內心深處那壓抑已久的獨屬于創業者的野火和賭性。
李攜耀反應過來了。
是啊,他在糾結什麼股權比例?
他在神馬早已證明過自己,普通的財富自由早已實現。
他再次出山,難道是為了再做一個不溫不火的品牌?
不,他要的是顛覆,是再造一個行業標桿,是證明自己寶刀未老,是要獲得更大的財富和更高的社會地位。
陳默的加入,帶來的就是顛覆性的力量。
這是火箭的助推器!
為了這個,34%的股權,給了又如何?!
只要能把星巴克這些巨頭拉下馬,只要能把瑞子做成千億巨頭,他李攜耀依舊是那個傳奇!
一股豁出去的狠勁涌上心頭,瞬間壓倒了所有的算計和不甘。
李攜耀猛地抬起頭,眼中重新燃起喬雅熟悉的那種近乎狂熱的銳利光芒。
他不再看喬雅,目光如電,直視陳默︰“好!陳總,就按你說的!34%,第二大股東!技術你主導,供應你優先,華興資源你推動!細節條款,”
他看了一眼角落里的林雨晴,“讓我們的團隊去敲定!”
“李總!”喬雅驚呼,卻被李攜耀一個眼神制止。
陳默臉上終于露出了今晚第一個舒展的笑容。
他站起身,隔著茶桌,向李攜耀伸出了手︰“李總,魄力!預祝我們,掀翻這個市場!”
兩只手,一只帶著商海沉浮的滄桑力量,一只透著年輕掌控者的沉穩自信,在彌漫著普洱茶香的空氣中,緊緊握在了一起。
角落里的林雨晴突然感覺自己成長了。
原來這就是商業談判嗎?
原來這就是大佬之間的討價還價和極限拉扯嗎?
原來A大佬也可以給B大佬打雞血嗎?
這是談成了?
兩人甚至都沒談具體要投資多少錢,只是把股份佔比確定下來就要開香檳了?
她把疑惑也一並記錄下來,準備找時間請教默總為什麼。
沒有全圖掛的林雨晴並不知道陳默的這次投資的公司會是什麼結果,但全程旁听記錄的她仿佛有種見證歷史的感覺。
哪怕只是馬嘍,她也算是見多識廣的馬嘍。
一周後,帝都,國貿三期。
君合律師事務所位于高區的豪華會議室內,空氣里彌漫著頂級意式咖啡的濃郁香氣,卻絲毫沖不淡那份劍拔弩張的專業緊繃感。
巨大的環形會議桌一側,坐著陳默、周星海以及君合的兩名資深律師,面前堆著厚厚的文件。
另一側,是李攜耀、喬雅以及他們帶來的財務顧問和法務團隊。
周星海,這位以犀利嚴謹著稱的合伙人正逐條過著最終版的股東協議和公司章程。
實際上在他接到陳默電話的時候,就忍不住跟自己的助手兼鐵桿下屬炫耀自己當年的牛逼。
他和陳默也算是相識于微末了,至少那個時候他剛上君合合伙人,屁股都還沒坐穩,而陳默更只是華興的一個普通三級部門部長。
當年兩人因靈境互動而相識,他老周後面也算帶助理幫陳默打過黑工的男人。
後面陳默青雲直上的事實證明了他的戰略眼光超前。
再往後便是靈境互動被鵝廠戰略投資、陳默在彩南省開啟買買買模式、投資瑞子咖啡這一系列收並購相關的法律事務處理都讓周星海團隊賺了個盆滿缽滿。
此刻的他一心二用。
一邊想著高低得帶默總去海釣一次感謝一下,一邊正用語速極快卻字字清晰的風格,把投影出的條款都挨個念著︰
“...核心決策一致通過原則,適用于以下事項︰
公司年度預算及重大資本性支出;
股權融資或債務融資方案;主營業務方向的重大變更;
核心高管(CEO、CFO、CTO)的任命與解聘;
以及涉及關聯交易金額超過人民幣伍仟萬元的議案...”
周星海的目光掃過李攜耀和喬雅,“李總,喬總,對這一條的覆蓋範圍,是否還有異議?”
李攜耀沉聲道︰“無異議。但需明確,陳總作為股東委派的董事,在涉及由陳總關聯方(即其控制的咖啡莊園)供應原材料的關聯交易表決時,需遵循關聯方回避原則。”
“這是自然。”周星海點頭,在文件上做了個標記,“已體現在關聯交易章節的特別約定中。回避不代表無發言權,陳總可在董事會討論階段陳述意見,但最終表決時不投票。”
“技術團隊主導權部分,”喬雅翻到對應條款︰
“約定由陳總推薦CTO人選,經董事會批準後任命。
CTO對技術路線、團隊組建、預算執行擁有自主權,但重大技術決策及預算外支出需向CEO報備並納入整體管理流程。
技術團隊的薪酬體系獨立于瑞子主體,由陳總方負責,但需符合瑞子整體薪酬框架,避免內部失衡。
這點,我們確認無誤。”
這是雙方拉鋸後的妥協結果,陳默是不想管瑞子咖啡這破技術團隊的,說句實話這IT團隊和華興IT真不是一個量級。
李攜耀和喬雅非得塞給他,說是“能者多勞”。
在華國,哪家公司的企業IT團隊會超過千人啊?
這特麼還不算外包。
算上OD(高級外包)和WX(外包)得破5000人了。
注意,這只是企業內部IT,不是研發團隊。
國內大多數公司IT團隊能過百人都能稱得上一句規模龐大了,瑞子咖啡將來發展到最鼎盛的時候撐死了也就這個規模。
陳默甩開腦海里亂七八糟的吐槽,把注意力放回會議室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