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耀祖突然用馬克筆在白板上畫起拓撲︰“如果給每個服務加裝事務補償機制呢?”
他畫出TCC模型草圖,“像給王工的新動車加裝備用制動。”
葉蓁蓁立即在筆記本上敲擊︰“可以結合我在SQL解析器里實現的語法轉換...”
“停!”陳默突然打開視頻會議系統,“連西山湖的仿真集群,用上周備份的生產數據快照,部署王工的新架構分支。”
這是華興特有的“平行驗證”機制。
從現網每日同步的數據庫鏡像,能在隔離環境完整復刻生產系統的數據結構。
三排機櫃正在實驗室待命,隨時可以灌入不同版本的系統鏡像。
“把曼谷海關模塊的流量錄制腳本灌進去。”陳默調出壓力測試控制台,“按120%業務峰值配置負載。”
馮亦如快速登錄跳板機︰“正在部署OraCle基準環境...王工的分支代碼打包完成沒有?”
“在arChrefaCtOr分支,已經集成事務補償模塊。”葉蓁蓁的雙手在鍵盤上翻飛,屏幕里的軟件正在構建新的鏡像。
鐘耀祖盯著監控面板︰“物理機資源分配完畢,128台E5服務器分成A/B兩組,A組跑現有架構,B組跑新架構。”
當周衍啟動壓測工具時,兩套系統同時開始吞吐模擬數據。
王啟明指著B組監控屏,他看到了勝利的曙光︰“看!分庫事務吞吐量比A組高出40%!”
“別急,等長事務模型加載。” 馮亦如調出預先錄制的德國稅務復雜事務包,這是包含217個存儲過程的魔鬼測試用例。
突然B組監控屏泛起紅光,SLA指標開始跳水。“事務補償觸發太頻繁!”葉蓁蓁抓取到一條死鎖日志,“分庫序列生成器沖突了!”
馮亦如露出魔鬼的微笑,此刻心里想的是,“你看,我就說吧,還非不信,幾個頭鐵怪”。
他正有些得意的時候卻听見了陳默平靜的聲音,“切到混合模式,把復雜事務路由到A組架構。”
當周衍調整F5負載均衡策略後,B組的TPCC曲線重新抬頭。
馮亦如驚訝地發現,在AB組聯動的模式下,整體性能仍比純OraCle架構提升28%。
在場幾人都一臉佩服的看著陳默,特別是幾個天才少年,原本以為自己的老大是個搞管理的,結果目前看起來技術很牛逼啊。
陳默迎接著眾人驚訝的眼神和佩服的表情內心毫無波瀾。
兄弟們,重生回來的我是拿著正確答案啊。
後世華興的高斯數據庫的架構、內核、算法都被愛好者們扒了個干淨。
要不是想著早點把正確答案“不經意”的透露給你們,加快一些項目進度,他是腦子病得多厲害才陪著幾人通宵加班啊。
當林雨晴提著麻辣燙進來時,五個人正盯著滿牆的監控數據。
王啟明的襯衫領口泛著汗漬,馮亦如的西裝外套早已扔在角落。
“服務化架構在常規場景表現良好。”周衍指著JVM監控圖,“但跨境支付的長事務......”
“出現15%的補償回滾。”葉蓁蓁揉著太陽穴,“看來咱們的動車組遇到連續彎道不好過啊。”
陳默掰開一次性筷子︰“所以需要兼容方案。”他用筷子指向架構圖的核心節點,“保留集中式事務作為兜底,其他模塊...”
“動態降級!”鐘耀祖突然拍桌,在白板上畫出雙模架構,“正常走分布式提升性能,異常時自動切換集中式處理!”
馮亦如盯著GC日志,突然抓起觸控筆在屏幕上標注︰“那就給每個服務添加心跳檢測,給咱們的“動車”加上鐵路信號系統。”
凌晨四點的會議室重新沸騰。
褪去興奮的情緒後,又累了一宿的眾人紛紛睡去。
徐璐在她的行軍床上夢見無數數據包在光纜中穿梭,每個IP包頭都印著華興的菊花標。
...
兩周後,當這套“雙模事務引擎”在鵬城數據中心灰度上線時,陳默站在環形監控牆前啃著剛從微波爐里拿出來的熱騰騰的包子。
二十塊屏幕閃爍著不同時區的業務流,甲骨文和自研數據庫的流量比從8:2逐漸變成6:4。
“東南亞核心事務延遲降低28%!”徐璐的聲音帶著顫抖,“德國模塊通過EBS兼容性測試!”
王啟明和馮亦如癱在會議桌兩端,中間堆著七個喝空的咖啡杯。
曾經的對手此刻正用紅筆在架構圖上交叉批注。
“別放松。”陳默突然指向某塊泛黃的監控屏,“印尼子公司系統庫存模塊出現鎖等待。”
葉蓁蓁快速定位問題︰“是分布式序列生成器的沖突......”
“我來調優。”周衍已經打開SeCUreCRT連接測試集群,“用雪花算法改造主鍵生成策略。”
...
八月的最後一周,華興召開了首次高斯數據庫攻堅復盤會。
鄭非親自到場,坐在會議室的角落,听著各團隊的匯報。
“分布式事務模塊的吞吐量提升到12萬TPS,超過OraCle10%。” 馮亦如的聲音里帶著一絲自豪,“鎖沖突問題基本解決,寫放大控制在2.5倍以內。”
鐘耀祖接著匯報︰“LSM樹的實驗性分支在特定場景表現優異,我們計劃在下一階段推廣到核心交易系統。”
胡笳代表應用團隊發言︰“三大高頻鎖競爭場景的適配完成,物流、倉儲、財務模塊的故障率下降了60%。”
鄭非點頭,目光落在陳默身上︰“陳默,接下來的計劃呢?”
陳默站起身,調出全球部署方案︰“我們計劃在Q3完成全球186個稅務區的合規模塊適配,Q4進行跨國結算系統的壓力測試。同時,鐘耀祖團隊正在研發新一代分布式事務引擎,目標是將吞吐量提升到15萬TPS以上。”
“很好,” 鄭非說道,“但不能只盯著技術。OraCle不會坐以待斃,我們要加快生態建設,爭取年底前完成主流行業軟件的兼容性認證。”
會議結束後,陳默帶著團隊走向實驗室。
馮亦如突然拉住他,有些扭捏的樣子看得陳默目瞪口呆︰“默總,說實話我剛開始不理解為什麼要招這麼多年輕的‘天才少年’。”
接著又不好意思的笑了笑,立馬說道,“現在才明白,他們帶來的不僅是技術,更是打破常規和敢想敢為。”
陳默哈哈笑道︰“老馮,華興的傳統就是‘軍團作戰’,牛逼不,無論是資深專家還是年輕天才直接給擰成一股繩。接下來要搞注意開源社區,吸引足夠多的企業參與進來,形成我們自己國產數據庫生態。”
馮亦如點點頭,這些他也清楚。
卻發現陳默在旁邊笑得很陰險,“听說海數、恩墨的老板都是你的好基友?你差不多可以提前行動起來了。”
實驗室里,顧南舟團隊和鐘耀祖團隊和正在爭論新的優化方案,葉蓁蓁和甦琳在調試新的壓測工具,王啟明的團隊在對接最新的業務需求。
而陳默則從他們身上看到了高斯數據庫的曙光。
前世華興的核心系統去美化大概花了4年時間,今生爭取減半吧,還得騰出時間做別的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