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快10點時,灣仔謝斐道,喜記炒辣蟹。
這家港島的老字號小店頗為簡陋。
店內牆上卻掛滿老牌和當紅影視明星前來光顧的照片。
林向東、趙睿、汪志東、林坤。
加上葉清和郭慧蘭,六個人圍坐一張方桌吃夜宵。<辦公室暢聊之後。
趙睿、葉清和郭惠蘭,陪著汪志東回酒店喝咖啡。
林向東和林坤跑步沖洗之後,又趕來陪著吃夜宵。
桌面一次性膠紙桌布上,擺了兩大份油色紅亮的炒蟹。
蟹肉金黃澄亮,香味四溢。
郭惠蘭笑著介紹道︰
“這家喜記炒蟹,也被港人稱作明星飯堂。
這種蟹是越南大肉蟹,最小的也有兩斤重。
港島的一斤,相當于605克。
這家店,我和清清每個月都要來一兩次……”
汪志東嚼著一只蟹腿,贊道︰
“味道確實很棒。
炒蟹算是粵菜中最經典的家常菜之一了。
我從小都愛吃這道菜。”
林向東笑道︰
“汪兄,你從小都有炒蟹吃。
那家里的經濟條件夠好啊。”
汪志東搖頭一笑︰
“小時候當然不可能經常吃。
我父母都是教師,生養了我們兄弟姐妹四個。
小時候,我們家也是經常飽一頓餓一頓。
我念小學和初中的那些年。
經常去河里摸魚,去稻田里捉泥鰍,去樹上掏鳥蛋。
我記得到了80年代吧,我都念高中了。
家里的生活條件才漸漸好起來。”
林向東呵呵一笑,端起啤酒杯︰
“汪兄,我們喝一個。
我小時候也過了幾年窮日子。
那時候還是小學五年級吧。
大概是85年到86年那兩年。
家里經常揭不開鍋,填不飽肚子。”
汪志東跟林向東踫杯,喝了一大口啤酒。
“我們60後和70後這兩代人。
小時候大多都有饑餓的記憶。
所以特別想賺錢,想吃肉。”
林向東又呵呵一樂︰
“是啊,我們倆是同類。
我每天都是無肉不歡。”
林坤又接話道︰
“我從讀中一開始,一直到讀完中六。
整整六年時間,每個禮拜能吃上一頓肉就不錯了。”
葉清又道︰
“那你們小時候也夠可憐的。
難怪一個個的都像是肉食動物。”
趙睿接話道︰
“70年代,我們家的生活也差不多是這樣子。
到了80年代,生活才開始好起來的。”
郭惠蘭笑道︰
“跟你們相比,我從小的生活稱得上優越了。”
林向東點頭道︰
“華夏人最大的優勢就是吃苦耐勞。
21世紀快到了,隨著華夏融入全球經濟。
十幾億人口也會迎來巨大的發展紅利。
而互聯網就是未來最大的機會之一。”
汪志東舉杯,又跟林向東踫一下,問道︰
“向東,你想象的互聯網是什麼樣子?”
林向東喝了一口啤酒,想想道︰
“十幾年前,美國的未來學家托夫勒。
在他的《第三次浪潮》中預言︰
社會形態將因為信息技術發展而發生巨變。
華夏在94年才接入國際互聯網。
這樣的科技浪潮已經開始影響社會發展了。
去年全國上網的網民數量不到30萬。
今年肯定能翻倍,最少也會超過60萬。
明年,可能就會迎來大爆發。
網民數量翻三四倍,超過200萬。
這只是電腦上網的統計口徑。
我相信明年網吧會開始在全國各地普及。
真實的上網人數肯定會有上千萬。”
汪志東點頭道︰
“這就是華夏與美國最大的不同。
現在華夏人上網,還是極少數人。
主要是it業人士,科研人員,還有海外的留學生。
四通利方論壇的點擊,有不少都是海外留學生。
現在上網太貴,太奢侈了。
電話線撥號上網,一小時要5塊錢。
這不是普通人能夠承擔得起的。
所以,網吧會成為普通人體驗網上沖浪的主要場所。”
林向東點點頭,又道︰
“汪兄,回到你剛才的那個問題。
互聯網在華夏會是什麼樣子。
我們要做的china.應該是什麼樣子。
我個人覺得,china.首先應該是一個新聞門戶。”
“新聞門戶?”汪志東一臉的詫異。
林向東點頭道︰
“對,就是新聞門戶,或者叫互聯網媒體。
互聯網的本質,我覺得就是兩點。
一是信息的分發,二是人氣的聚集。
雅虎運用搜索技術,通過分類信息導航這種模式。
實現了信息的分發和人氣的聚集。
用戶之所以使用雅虎,說白了。
能在它的網站上看到匯集的主流媒體新聞。
但是,雅虎是通過網頁導航功能實現的。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我們要做的china.。
為什麼不能直接向用戶分發新聞呢?
我們可以有自己的編輯甚至記者。
我們每天轉載全國甚至全球的新聞。
針對一些重大新聞,匯集成專題報道。
而一些大事件,比如明年的法國世界杯。
我們甚至可以派人去現場報道。
互聯網的優勢在于能實現全國甚至全球覆蓋。
這是任何一家報紙都做不到的。
其二就是快速和及時的響應。
其三,就是網頁版面理論上是無限資源。
對重大新聞事件能全方位集納各種信息。
當我們做到這種程度,用戶就離不開了。
當用戶規模達到幾十萬,幾百萬。
網站的影響力,任何一家報紙都無法相比。
到時候,廣告商自然就會上門尋求合作。
這樣的一個新聞門戶網站。
它的運營模式就比雅虎更先進。
同時,我們還有李顏宏的先進搜索技術。
用戶也可以通過搜索入口。
或者也可以稱之為搜索門戶。
用我們的超鏈分析技術,搜索到其他網站的資訊。
一個新聞門戶,一個搜索門戶。
兩個項目都可以獨立發展,各有盈利模式。
在公司內部,又有分工和協同。
這樣的一家網站,或者說一家互聯網公司。
將來必然還能為用戶提供更多的服務方向。
比如電子郵件,即時通訊,游戲之類。
我們能提供的互聯網服務內容越多。
用戶黏性就會越強。
公司的護城河也就會越寬。
在我們的起步階段。
就是新聞和搜索這兩大核心業務。
這也是未來長期的兩大核心業務。
我相信,在互聯網時代。
只要一步領先,就能步步領先。
china.就是我們匯集用戶的一個平台。
是我們打造的互聯網航空母艦。
圍繞這個平台,我們通過資本運作。
完全可以打造出一個互聯網航母艦隊。”
汪志東沉思一陣,贊道︰
“這樣的構思和規則,的確充滿想象力。
同時,也有嚴密的商業邏輯。”
林向東微微一笑︰
“這是我作為一個媒體人的視角和想象。
這個項目,新聞和搜索這兩大核心業務做起來了。
去納斯達克上市融資,就是順理成章之事。
到時候,才是中華網真正起飛的階段。
現在,我們需要盡快推出china.這個網站。
然後通過並購,還有自身發展,迅速做大影響力。
汪兄,出任這樣一家公司的ceo。
才是你夢想真正開始的地方。”
汪志東點了一根煙,內心頗為掙扎。
想了一陣,汪志東又問道︰
“向東,中華網確定要收購四通利方的網絡論壇?”
林向東點點頭︰
“收購論壇不是根本目的。
我們需要一個比較成熟的人才團隊。
盡快將china.這個門戶做起來。
年底,李顏宏夫婦二人就會回國。
到時候,搜索門戶也會盡快推出來。
接下來,中華網還要在港島和美國展開並購。
我們要在98年上半年基本解決這些事。
然後通過法國世界杯的報道。
讓中華網名聞全國,並產生廣告收益。
只有保持這樣的節奏。
中華網才能趕在99年申請納斯達克上市。
從目前的市場氣氛看,以雅虎網為參照。
中華網上市時,被市場追捧的概率很高。
我們可以快速融資幾千萬甚至上億美金。
這筆資金,可以讓中華網的發展一騎絕塵。
中華網上市之前,設立一個10的股票期權池。
其中一半是為汪兄出任ceo設計的。
我相信,最多15年時間。
中華網的股票市值就能達到1000億美金。
到時候,汪兄這5的股權,價值50億美金。”
汪志東搖頭一笑︰
“未來的事,未來再看。
眼下,中華網想要單純收購四通利方論壇是不現實的。
這個論壇與四通利方公司是一體的。
如果想要收購,很可能需要整體收購。”
趙睿詫異道︰“整體收購四通利方?”
汪志東點頭道︰
“對,這大概是唯一可行的方案。”
趙睿搖頭道︰
“可是,四通利方除了這個網絡論壇。
其他資產和業務,對中華網並沒有價值啊。”
汪志東又道︰
“這就是問題的癥結所在了。
這個論壇首先是四通利方的售後服務論壇。
沒辦法分割開的,四通集團也不會允許。
還有一個問題,四通集團雖然是民營企業。
實際上產權問題非常復雜。
它是集體所有制,當初是以鄉鎮企業名義創辦的。
段老板為了解決產權問題,已經努力快10年了。
產權關系依然沒辦法理順。
所以,中華網想要收購四通利方論壇。
對四通利方進行整體收購,可能是惟一的辦法。
向東,我建議你們找段老板談談。
我也跟你們交個底,四通利方的價值不到900萬美金。
合理的價值在800萬美金左右。
中華網如果報價900萬美金整體收購。
段老板很可能會同意的。”
林向東點頭一笑︰
“好啊,那我們就去找段老板談一談。”
林向東明白,汪志東自然舍不得四通利方那13的股權。
如果中華網以900萬美金收購四通利方。
汪志東這些股權就能順利變現。
這樣的好事,可能嗎?
當然是不可能的。
不過,中華網想要完成兩年之內去納斯達克上市的目標。
汪志東出任公司ceo,又是關鍵的一步。
趙睿和李顏宏,目前都還不具備這個能力。
中華網的管理團隊,只能由汪志東這位大將來領餃。
喜歡重生︰截留19萬,一路狂飆請大家收藏︰()重生︰截留19萬,一路狂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