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策的“威逼利誘”之下,文勝真的調兵遣將,準備出關應戰。
為了鼓舞士氣,高策親往軍中犒慰將士們。
武狩十九年的燕雲一戰,高策率兵奇襲上都城,奠定了戰爭的勝局,也讓高策在北疆軍中建立了威望。
所以當高策再度出現在北疆軍中的時候,北疆將士士氣大振。
高策立于將台,沖著北疆軍中將士們喊道︰
“諸位將士,戎狄部族肆虐中原數十載,燒殺搶掠,無惡不作,使中原生靈涂炭,讓無數的家庭支離破碎,我們好不容易把他們趕出了長城,而今他們又要卷土重來,我們能答應麼?!”
台下的數萬將士們齊聲回應道︰
“不答應!”
“不答應!”
高策高聲喊道︰
“好!”
“我們不能答應!”
“此次出關應戰,就是要明明白白的告訴戎狄人,我大燕才是這片土地的主宰!”
“殺!”
數萬將士們眼中含著殺意,齊聲喊道︰
“殺!”
“殺!”
“殺∼!”
數萬名將士的喊殺之聲震懾雲霄。
高策見士氣已經被激起,便看向一旁的隨國公文勝。
文勝微微頷首,旋即上前喊道︰
“將士們,隨本將軍出戰!”
“是!”
隨國公本想將留守在長城之內的軍隊交給高策指揮,可高策執意隨軍出戰,並說道︰
“孤是大燕的太子,大敵當前,孤豈能龜縮于城內!”
不得已,文勝只能答應高策的要求。
旋即,隨國公文勝命令副帥守衛長城,而他自己親率大軍出關應戰。
戎狄部族此番南下只是為了牽制燕軍,配合寧王高隱的計劃,吸引禁軍北上,他們並沒有與燕軍死戰的意思。
故而當隨國公親率大軍如潮水般涌出的時候,北夏軍隊便亂了陣腳。
慕容婉嫣已經得知大燕皇帝派八萬禁軍北上,她本以為文勝會等到與禁軍會師之後,再出關與她決戰,沒想到北疆軍忽然出擊,打亂了她的部署。
北疆軍憋在關內好久了,此番出擊好似猛虎下山,摧枯拉朽般便沖破了戎狄部族的陣營。
北疆軍的進攻沒有任何技巧可言,更沒有兵法的運用,就是硬實力的沖擊。
……
戰斗歷經三日,北疆軍沖北夏軍隊連續發動了十余起沖鋒,雙方近萬將士喪命沙場,無數傷兵慘慘哀嚎。
最終,北夏方面率先忍不住了,大量的士兵傷亡再一次損害了北夏僅剩不多的元氣。
慕容婉嫣明白當年馳騁疆場、威震中原的戎狄鐵騎已經不復存在,燕國已經不是他們所能抗衡的了。
為此她召來吳文益商討下一步的行動。
戎狄王帳內,慕容婉言向吳文益問道︰
“吳卿,今燕軍猛攻,我軍損失慘重,依卿之見,我們是否要與燕軍繼續周旋下去?”
聞听此言,吳文益深深的嘆了口氣,語氣頗為無奈的說道︰
“臣本以為北疆軍會與援軍匯合後,再出關與我決戰,真沒想到,一向用兵沉穩持重的文勝,竟然敢現在就出關應戰!仗打得還如此之凶狠。”
慕容蜿嫣也嘆了口氣,淡聲說道︰
“是啊!”
“孤也沒想到文勝竟然有如此膽識,這完全不像是他的行軍風格。”
“吳卿,孤听聞大燕太子親臨,你說是不是他給文勝支的招啊!”
吳文益沉思片刻,點頭說道︰
“這倒是有可能。”
“臣听到一個傳聞,是這位大燕太子以死相逼,才讓文勝不得已率兵出關應戰!”
慕容婉嫣哼了一聲,沉聲說道︰
“這小子還真不簡單啊!”
“若是他將來繼承了燕國皇位,我大夏恐無寧日啊!”
吳文益點了點頭,又說道︰
“依臣之見,現在燕帝已經將禁軍調出了京,禁軍已經在來這里的路上,再想要回東京,會花費很長的時間,這些時間足以支持寧王接下來的行動,咱們的目的也算是達到了。”
“我們要的是燕國內亂,然後我們坐收漁翁之利,絕不能卷入燕國的爭斗。”
慕容婉嫣看著吳文益,淡聲說道︰
“吳卿的意思是,我們應該撤了?”
吳文益微微頷首,又說道︰
“我們應當徐徐後撤,不能讓燕軍察覺出端倪。”
慕容婉嫣微微頷首,沉吟道︰
“孤明白!”
………
之後的幾日,戰場上的局勢發生了詭異的變化,戎狄部族一邊抵抗的燕軍的攻勢,一邊緩緩後撤。
每當燕軍停止追擊的時候,北夏軍隊又會過來侵擾,迫使燕軍繼續進攻。
文勝覺得這是北夏方面的誘敵深入之計。
但是高策看得明白,他知道戎狄部族只想要靠此方法最大程度的牽制住燕軍,讓他們忽略京都局勢。
高策又豈能讓慕容婉嫣如願,他當即便向文勝提議,抽調十五萬北疆軍,徹底將戎狄部族趕回漠北。
文勝思慮再三,也不再猶豫,立刻頒布帥令,調集十五萬北疆軍向戎狄部族發動了迄今為止最凶猛的一場攻勢。
在燕軍的進攻下,北夏軍隊後撤的陣型被徹底打散。
慕容婉嫣看出來北疆軍這次是來真的了,不敢怠慢,連忙下令撤回漠北草原。
還好慕容婉嫣率領戎狄部族南下的時候,專門留下了一支軍隊接應大軍,這才讓他們有驚無險的從燕軍的虎口中逃脫。
就這樣,在禁軍來援之前,北疆軍肅清了北部邊疆,收復了被佔領的那幾座小城,戎狄部族再度遠遁漠北。
…………
與此同時。
東京城,大燕皇宮,啟明殿。
這一日,是大燕皇帝的生辰,不知為何,從來不會過生辰的他,忽然宣召,于啟明殿舉行壽宴,令朝廷重臣攜家眷入宮朝賀。
啟明殿內,推杯換盞,分外熱鬧。
皇帝端坐于龍椅之上,享受著百官的擁簇,台下百官及其家眷一起為皇帝慶賀壽辰。
不過這場壽宴少了最重要的兩個人。
皇後錢靈蘊被幽禁宮內,皇太子高策被貶至燕州城,二人不能至此為皇帝慶生,就連皇帝的貼身太監鄭植如今也不得近皇帝身。
喜歡大燕宮廷請大家收藏︰()大燕宮廷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