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仲飛做事要是被江南風等人摸到了規律,肯定是會寸步難行的。
    他不是不想動市場監管局,而是飯要一口一口吃。
    審計局新來的領導班子也要適應一段時間環境,然後才能開展工作。
    都不能急。
    他們到了明珠市第一時間就來看望李仲飛這個老領導了。
    他們以為李書記可能不記得他們了。
    誰知道李書記不僅記得他們的名字,還說了曾經和他們在工作中發生的二三事。
    這讓他們非常感動。
    李仲飛給他們一個月時間熟悉工作環境。
    包括清理內部不听話的干部。
    一個月後,立刻對龍、周、李、郝四家的上市公司進行審計。
    外資公司暫時不要動。
    不是不能動,而是從四大家公司順藤摸瓜,把那幾家外資公司牽扯進來。
    那樣就可以順理成章,光明正大去查他們了。
    不然那幫老外會動用各方面關系,從上面給他施壓。
    高層中四大家族是沒有絕對的話語權了。
    不過那些可以影響經濟政策的智囊團、經濟財政顧問、資深專家,甚至是所謂的經濟界泰斗,還是掌握在四大家族手里。
    四大家族失去了人事大權,但財經大權卻還牢牢把控在手里。
    這是他們最後的底牌。
    就算是他們想放棄,那些人也不會答應的。
    所謂的既得利益群體,數量相當龐大。
    四大家族只不過是他們的代表。
    如果四大家族失去了領頭羊的作用,那麼,他們會立刻推出另外幾個利益代言人。
    當然,這個過程需要一定時間。
    也許會蟄伏十幾二十年。
    根據後續情況,再以另一種面目出現在社會上。
    這就是所謂的資本主義資本化生的特性。
    沒人知道會化生成什麼形態,他們自己也不知道。
    總之,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會有他們生存的土壤。
    李仲飛母親說的一點沒錯。
    這些搞經濟的精英,就是無冕之王。
    他們有的有行政級別,有的沒有。
    但都有一個共同特點,那就是門生故吏遍布國內重要城市、部門。
    影響力從高到低,確實令人恐懼。
    韓承業就是被這些人逼的,始終拿不出一個切實可行的經濟政策。
    以至于全國各地沒有統一的經濟方向。
    各自為政。
    韓承業身邊的智囊團給出的經濟政策,被那些資深經濟專家、泰斗級大咖,攻擊的體無完膚。
    而他們給出的經濟政策或者說是發展方向。
    他和他的智囊團又信不過。
    但還挑不出太大的錯誤。
    很明顯,那些人居心不良,就是拆韓承業的台。
    目的當然是讓他沒有作為。
    依舊按照前輩給出方針政策,五年、十年計劃做。
    在大方向不變的前提條件下,經濟發展的細節工作還是要根據時勢而做出調整的。
    韓承業要做的就是這些。
    但是那些家伙搗亂,真真假假給出一大堆意見和建議。
    這讓韓承業領導的那些班子成員也拿不定主意。
    再加上某些地方領導干部添堵,就算是玉皇大帝也要被氣個半死。
    更何況是韓承業呢!
    喜歡仕途︰求求你升官不要那麼快請大家收藏︰()仕途︰求求你升官不要那麼快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