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過了十七天。
    在李仲飛的調度下,市委班子成員和其他市領導的積極執行下,多達一百六十多條整改項目全部完成。
    這並不是說李仲飛的領導能力有多強。
    而是錢到位了。
    干活的工人可不管你是誰,一天一開錢,少一分都不行。
    他們就指著這份短期工來生活呢。
    李仲飛是在鄉鎮一級額基層干上來的,知道農民工的辛苦和不易。
    他們的要求不高,只要不拖欠工資就行。
    一天一開錢的做法讓他們非常滿意。
    干起活來自然認真賣力。
    這是其一,其二,李仲飛真把他們當人看。
    帶領著市委、縣委、區委班子成員和他們在一個大鍋里吃土豆炖白菜。
    隔一天還送一次肉。
    讓大家解解饞。
    量管夠。
    人都是這樣,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
    很多項目原本干起來費時費力,在有經驗的農民工的建議下,采取了最優方案。
    省了很多時間。
    為此,李仲飛獎勵那名農民工五千塊錢。
    所在班組人人多給一天工資。
    在這種激勵機制下,人人獻計獻策,共同研究可行性實施方案。
    一些縣委書記、區長還建議讓相關專家來設計更好的施工方案。
    但李仲飛一律不采納。
    那些在工地上干了十幾年的農民工不比他們有經驗。
    李仲飛要的是實用,要的是效率。
    不需要整那些華麗費錢費時的設計方案。
    按照李仲飛的思路,不僅提前完工,還節省了不少錢。
    要不然肯定會臨時增加施工隊伍。
    接下來幾天,各位市縣領導分別開始驗收自己負責的那攤工作。
    結果全部合格,沒有一項需要返工的工程。
    在結束所有工程的竣工大會上,很多工人都表現出十分失落的樣子。
    他們都表示工期太短了,還沒干夠。
    希望以後再有這樣的活讓李仲飛別忘了他們。
    跟著李書記干活舒坦。
    李仲飛一口應承下來,並實話實說,說現在的活太少了,如果是外地出來打工的,建議回家鄉附近找活干。
    雖然不如外地賺的多,但離家近,可以有時間照顧家。
    國情如此,誰也沒辦法。
    深達市包括大部分這樣的地級市的基礎設施建設,房地產等項目,差不多都建完了。
    以後再也不會出現前二十年那樣的火爆建設場面了。
    尤其是不少農民工為了兒子買房,已經負債累累。
    作為父母來說,能有多大力氣就使多大力氣。
    首先要保重身體,然後才為子女分擔一點經濟壓力。
    要是實在沒有那個能力也別強求。
    只能讓子女獨自承受了。
    對于李仲飛掏心窩子的大實話,所有人在感同身受的同時也非常感動。
    李仲飛還說,誰不想賺錢,誰不想買買買,但前提是大家能賺到錢。
    一套房子就透支了未來十年,十五年,二十年的收入。
    哪還有多余的錢可花?
    當然,條件好一點的還有余錢。
    沒買房的家庭本來就沒錢買,除去日常生活開銷,還是沒有錢,一樣還是不能買買買。
    所以說,龍國的大部分老百姓還不能算富裕。
    只能說剛跨過了溫飽線。
    以後的日子要保持一個穩字。
    喜歡仕途︰求求你升官不要那麼快請大家收藏︰()仕途︰求求你升官不要那麼快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